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故鄉之行散文

故鄉之行散文

故鄉之行散文1

 又是壹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我帶著無限向往的心踏上了東去的汽車,我心裏很清晰,此行就是回家的旅程。因為,奔忙了太久的我,需要安靜壹會兒。

 次日才到故鄉小鎮,鄉村的霧氣可真大,幾乎掩蓋了壹切貧窮和醜陋,匆匆忙忙搭上**的村巴,趕往遙遠的村裏。小小的村巴可也真快,猶如壹個快樂的小精靈,在雞鳴相間的村莊之間跳躍。

 深冬的農村,似壹個紅透了的蘋果,黃裏透紅。往日郁郁蔥蔥的山梁,如今荒草連天,山腳下的果樹,還給自然壹點點綠色。而炊煙,就如神秘的面紗,美麗了農村的風景。壹**壹**的稻田,被長長的野草占滿了,當風霜過後,野草似乎太脆弱,成了殘冬的俘虜,留給大地壹片蒼白蕭瑟。河岸邊的翠竹青青,如不肯屈服的士兵,日夜駐守在村民身邊。村間的小溪清澈見底,脈脈細流,如壹首老歌。正是這裏甘冽的溪水,養育了壹代又壹代農村孩子。水裏嬉戲的鴨子,用壹串串的水珠編織了壹個個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把我拉回到少年。可不,跟林間的鳥鳴,田間的昆蟲,匯編壹曲大自然交響曲,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組合,這難道就是最純最真的天籟之音?遠處有樸實的農人,挑壹擔柴草,走向田間,嘴裏掛著壹絲笑意,或許是今年豐收的肯定吧。稻田的壹角,是壹群小雞的覓食,褐色的黃牛在悠閑地啃著茅草,肥碩的身體,油光滑亮的毛發,銅鈴般大的眼睛,似乎還念著壹年的忙碌,正在呼呼喘氣。時而又跑來壹條黃狗,豎著尾巴串到小屋人家……

 暖暖的陽光,熏得小村昏昏欲醉,沒有繁雜的聲音,小村顯得村莊如此安逸。清風,白雲,山嵐都停留在這刻,才讓小村如此嫵媚。

 眼裏的農村,是個沒有離愁別恨、沒有繁文縟節的天堂。眼裏的農村是那麽的簡單、那麽的純粹。

 這裏的壹切,都令我好陶醉。不知為何心裏的許多感觸就如決堤的洪水,猛然襲來……

 走了太長的路,近乎麻目,好想坐在小樹底下的石塊上歇壹下,看著滿地黃葉的地上長滿青草,或者光禿禿的梧桐掛滿果實,似乎比城市的高樓大廈美麗多了。

 壹絲涼風吹過,壹片黃葉掠過眉間,突然有種落葉歸根的念頭,莫非?自己真的累了?仰望蒼天,上帝就踏雲而來,我相信夜裏會滿天星光。

 於是,我希望

 ——寧靜的夜,早點到來。

故鄉之行散文2

 金秋時節,我與妻終於回到闊別了四年的第二故鄉——淮南。

 淮南是壹個老工礦業城市,號稱“百裏煤城”,系我國特別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火力發電基地之壹。淮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時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後劉安在八公山招賢納士,著書立說,編纂了千古名篇,被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的《淮南子》,而華夏美食豆腐就是來源於淮南。我於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因工作關系從老家調入淮南,壹住就是十七年。十幾年來,我在這片古老而充滿新生機的城市裏,娶妻生子,工作有過輝煌,也有過令人傷心的記憶。然而不論怎樣,淮南成了我的第二個故鄉,也成了我生命中無法割舍的地方。

 由於工作的變動,我從淮南來到了省城合肥,於是在淮南與省城兩地之間又奔波了好幾年。記得四年前的壹個春天,我仍象往常壹樣,在淮南乘火車來省城。那天是乘中午的火車,由於時間還早,於是來到火車站東邊的壹個小花園休息。時值春天,生機勃勃,暖風吹佛,空氣中到處飄逸著花香,小花園裏的桃花更是燦若蒸霞,美不勝收。可是,哪曾想到,由於種種原因,這壹別竟四年沒有回淮南,惦念真是日增壹日。現在好了,終於回來了,心情格外的舒暢與激動。

 當天晚上,便請四年多來壹直住在我們淮南老房子裏的嶽母,及在當地工作的內弟***進晚餐,氣氛和諧溫馨,食物豐富實惠。第二天清晨,吃過早飯後即與妻來菜市場——那可是我十幾年曾天天光顧的地方,與諸多賣菜人都相識,如“雞蛋女”、“豆腐男”等。不過,又是幾年過去了,不知他們或她們是否還安好麽?菜場是壹片蓋有天棚的露天場地,我們去時,見它還是那麽熱鬧,那麽繁忙。我們首先來到“雞蛋女”的攤子前,見她仍是以前的樣子,然也顯得老了許多,頭發花白了,但笑容滿面的神形卻是始終保持著。妻與她招呼後並聊了起來,還說我幾年沒回淮南了,“雞蛋女”忙說,“是呵,是有幾年沒看到妳了,在省城壹定發大財了吧,哎喲,真了不起。”“哪裏,哪裏,倒是妳越來越精神呢!”其實,我在省城的這幾年,除了每天忙於工作外,最主要的是購了壹套房,成了真正的房奴壹簇卻是事實的。我這樣想著,壹邊逛著,不知不覺地來到“豆腐男”的攤子前。“豆腐男”是壹位五十多歲的男人,頭有些光頂了,臉孔黝黑,他的豆腐在淮南做得最好,倘若在冬天或逢年過節的時候,想要在他那兒買豆腐,往往要排上好長的隊伍。據說他曾經被北京的壹家豆制品廠聘用過,月薪金達到好幾萬元。或許故土難離,不久又回到淮南,仍舊擺攤,熱心服務。那天,我稍遠地看了看他,仍見他始終忙碌著,臉孔黝黑,但精神飽滿,幹勁十足。平民百姓的生活大抵如此,平凡而真實,年復壹年地過著。然平靜真實的`生活不也正是壹個民族,壹個國家幸福狀況的真實寫照麽?

 第三天,我們吃過早飯,準備上淮南城區的壹座小山——舜耕山遊玩。舜耕山呈東西走向,蜿蜒起伏,綿延20余公裏。有山峰30多座,最高峰海拔216米,數萬年來壹直橫亙於淮南與長豐縣之間,猶如壹道天然的屏障阻隔在山的南北之間。相傳,此山因古舜帝之命名,由此亦可得與八公山齊名了。因陋舍在這舜耕山主峰山麓之北,步行約壹公裏左右便可到達,早年便常常可以登其上而俯瞰百裏煤城,倘天氣好的時候,還隱約可見自西向東靜靜地流淌著的淮水。陽光下的淮水,黃白而瀲灩,如練似帶,仿佛是系在舜耕山腰上的壹縷絲綢,讓人縈懷遐想。那天,我與妻從山腳向上攀登,到了半山腰的時候,只見壹條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把舜耕山壹分為二,仿佛在舜耕山的腰間系了壹條大彩帶。我們欣喜於這樣的馬路——妻說,這條馬路是上屆政府部門專門為舜耕山旅遊籌建的,現在成了當地老百姓飯後散步或快走的壹條通道。路的兩旁盡是樹林與壹些不知名的藪叢,時值中晚秋,樹葉青黃雜揉,壹些只有在南方可見的黃櫨樹葉,已披上紅紅的秋色,為這舜耕山上點綴出壹派火紅的秋景來。我們取出手機,拍攝了許多照片,有路,有景,有人物……

 當我們正要向山頂上繼續攀登時,接到內弟的電話,要我們到他家去吃午飯。我與妻只好下山,並把壹此雜物帶好,因為我們下午即將離開淮南。內弟準備了豐盛的壹桌好菜,餐畢,內弟專門用車把我們送到火車站。離開時,內弟家的壹條小鹿狗竟依依不舍地哼哧著。但火車很快馳離淮南。車上,妻說這麽年我們***同乘壹列車來回兩地還不多呢。是的,這些年,我們總是聚小離多,現在總算漸漸地好起來了。而這次,我的第二故鄉之行也便結束了。

故鄉之行散文3

 緣於這壹個特殊的情結吧,好久也沒回到故鄉了,臨時做了壹個決定,就匆匆回到故鄉啦!這個早晨,天氣突然轉陰,我還怕下雨呢!但壹路還好,天氣陰涼舒爽,倒沒下雨,壹切都在愜意靜舒的環境中進行,風呼呼地從我的耳邊刮過,壹路都在為我唱著贊歌,我真想豪邁地大喝壹聲:“故鄉!我回來了!”今天我真的很高興,意氣風發,鬥誌昂揚,心在激蕩著無限美好的幻想,情在滾曳著無限美麗的詩章,文思在采著甜蜜的靈感,心中在蕩漾著無限的幸福和渴望,壹聲聲鳥兒的嫣啼時而從耳邊擦過,我的心真的醉了!醉成桔紅色的歌曲,壹路在歡唱!……

 闊別故鄉六年有余了,從故鄉打通水泥路那壹天起,我就壹直想回故鄉看看,那壹年,鄉賢黃六味先生從北京回來,我匆匆趕回故鄉平和縣霞寨鎮鐘騰村橫路下組,與他做了促膝長談。談到家鄉的建設,家鄉的電,家鄉的路,如今這些都實現了。故鄉都通上“大電”了,就是並上並使用國家大電網的電,再也不使用自己小水電發的電壓很低的電了。現在的大電,24個小時都有電,家用電器都能供上電,也有電視轉播設備,連外國的電視節目都能轉播和看得到。叔叔家還建了兩間洋房,“不見木”的混凝土結構樓房,而且是蓋了三層半,住房是絕對寬敞明亮了。水泥路也打到家門口,小汽車和摩托車都可以開到家門口。據說叔叔的孫子還在縣城金鸞灣買了壹套130多平米的套房,真的是家鄉巨變,政通人和,路通了,電通了,房屋敞亮,鳥槍換炮,就是不壹樣。

 家鄉的竹林還是那麽茂密,青壹色的翠,竹林清歌,鳥兒清明透亮地啼著,輕霧輕輕地灑著嬌媚,與竹葉細細的,溫馨的親吻呢喃著,在風的細撫下,小樹林輕輕地唱著歌,山野靜靜地醞釀著詩的思羽,壹切都是這麽美好,這麽寧靜,還有青松,杉木樹,也輕輕地展望著散文和小說般的靈思和幻想,這壹切真的是很使人沈醉呀!……

 到鐘騰村村址,首先拜見了古時候的武榜眼黃國梁的畫像,看了榜眼府的風貌,鐘騰村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清朝乾隆年間出了個武榜眼,後來朝庭還撥款建了個榜眼府,已茲紀念。現代賢人恢復高考後考上重點大學的就有二十幾個,幾乎年年都有人考上重點大學,人才層出不窮,絡繹不絕!

 為了在山路彎彎的穿行方便,我是騎著摩托車回家的。到家後,首先拜見了暫時先安置在叔叔家裏的瓷觀音和佛祖像,然後我就用摩托車馱著叔叔直奔石鼓坪。石鼓坪風景這邊獨好,童年經常在這裏放牧玩耍,就在這壹顆大石頭上,如今這顆大石頭也被石匠琢平成壹個平臺。聽叔叔說,這壹個大石雕觀音雕像就要置放在這上面,其他的要建樓臺館舍,把用的地平面都鏟出來了。水泥路也打通,直達到要樹立石觀音的地方,國家電網的大電也架設到這裏了,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等資金籌集到位,就可以興建殿堂樓閣了。遙見山上的輕霧繚繞,我真想大喊壹聲:“石觀音!我回來了!石鼓坪!我回來了!美麗的家鄉橫路下,我回來了!還有鐘騰村!我回來了!……”

 做為家鄉的壹個遊子,我真的很想很想回到您的身邊,哪種感覺是多麽多麽的美妙,壹個在家鄉靈山秀水中熏陶撫育下長大的牧童,曾經把最美最美的文學、音樂、書法、體育的夢想都在這裏萌牙,開花,結果,是故鄉這最最美麗的山水靈氣,是家鄉這炫麗的美景,秀麗的翠竹、杉木樹、青松鑄就了這只頑強的山鷹的英魂,以及鵬鳥——青春的翅膀也曾在這裏交響著奔向大海的夢想,這壹支支明媚的歌,壹組組美麗的詩,還有那花團錦簇的夢,將永遠在這裏織取,我們將和鄉賢黃六味先生壹起,同心同德,齊心努力,把家鄉橫路下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美好,讓巨大的石觀音石雕像,早日地樹立起來,成為家鄉橫路下壹道最美麗的風景!

 美麗的家鄉,福建省平和縣霞寨鎮鐘騰村橫路下組,這高山子頂上出奇地靈川異秀、地靈人傑的小山村,將向世人展示她過人的美麗,永恒的風采!……

 20xx.8.12.寫於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