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吐槽商品價格高並不意味著消費者不努力或工資不高。這種抱怨更多地反映了消費者對價格的感受,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收入判斷。
在當今社會,我們經常聽到人們抱怨這很貴,價格上漲了。
產生這種感覺的主要原因是:對價格的不滿、財務壓力和預期與現實的不壹致。
價格上漲可能會引起不滿,特別是當價格上漲明顯超過通貨膨脹率時。
在過去的幾年裏,農產品市場經常經歷洋蔥、生姜和大蒜等產品的大幅上漲,還衍生出壹些網絡流行語,如“大蒜很殘忍”、“豆子很有趣”、“生姜是妳的軍隊”、“洋蔥掀起波瀾”和“糖很高貴”。
蔬菜中的這些配料、輔料和其他家庭需求並不大,價格上漲仍然會使每個人感到昂貴。高價格可能會給我們的財務狀況帶來壓力,尤其是在經濟不穩定的時期。
近年來,經濟環境不好,大多數人對高消費會更加謹慎。
當某些商品的價格超出我們的預期時,尤其是同類產品的競爭價格。
就像李佳琪直播間裏某品牌的眉筆,在眾多美妝品牌中不是最貴也不是最便宜的。在比較了其他產品後,消費者認為該品牌的眉筆價格昂貴,因為它超出了心理預期。
其次,每個人的工作價值觀和消費觀不同。
有些人將工作視為生活的壹部分,認為職業發展是追求幸福的關鍵。他們願意不斷學習和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好的薪水和職業機會。
他們傾向於理性消費,註重質量和耐用性。他們會定期考慮自己的購物清單,以確保他們購買的商品符合他們的生活和職業目標。
當這類消費者遇到商品價格上漲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他們希望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他們的抱怨通常反映了他們對高質量和合理價格的期望。
有些人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強調休閑和娛樂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更喜歡縮短工作時間,以便騰出更多時間從事業余愛好和社交活動。
他們願意花錢體驗生活,追求舒適和享受。他們更願意購買奢侈品、食品和娛樂。
當他們面臨商品價格上漲時,他們也會因為物價上漲而抱怨,因為物價上漲可能會削弱他們追求生活享受的能力。他們的吐槽通常反映了他們對優質生活的向往。
最後,昂貴的商品與妳是否努力工作無關。
誰不努力?
現代職場競爭激烈,很多行業都面臨著人才競爭的壓力。為了保住工作或獲得晉升,我們往往需要不斷提升自己,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
面對996,許多人不得不加班和長時間工作以滿足公司的需求或完成任務。如此長的工作時間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
就業環境不好,許多工作變得不穩定,就業合同很短,或者公司經常裁員。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感到焦慮,不敢輕易辭職。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使我們能夠隨時隨地接收與工作相關的信息和任務,甚至當我們在休息時,我們也被迫加入到工作中。
我們都在為生活而努力工作,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認為昂貴或暫時負擔不起的東西而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