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大器又晚成的,當屬鄉村扛把子劉邦。
劉邦,前半輩子挺坎坷的。如果他來講故事,估計能做《中國好聲音》的頒獎詞。
18歲時,他說:“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於是壹路風塵、壹路汗水,來到了魏國的首都——大梁城。
他來這裏,是想投奔信陵君魏無忌的。
可殘酷的現實,對他造成了成噸的傷害。信陵君早已經去世好幾年了,為了填飽肚子、也為了自己飄渺的情懷,他來到了外黃,投奔了信陵君之前的門客——張耳。
見識了世面,還是得回到故鄉。可是離家多年,早已物是人非。當年的沛縣,如今早已成為秦國的領土。當年的習俗,統統都要廢除。
人活著,要適應時代。
這時候的劉邦,內心是十分苦悶的。
少年時的理想,是做壹名遊俠。
可如今偏偏被困在十裏鄉村之間,每天所做的都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張家被偷了,他得去抓賊;李家鬧離婚,他得去勸和;王家有親戚來串門,他得去清點人口。
年少的熱血,被他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劉邦在工作之余,還是會做著那個美好的夢。
可夢終究會醒來。
兩眼壹睜,發現現實的不如意,他也會借酒澆愁。他經常去武負的酒店裏喝酒,由於身上錢不多,只能賒賬。
神奇的是,劉邦從來不用還錢。因為只要他去喝酒,酒店裏的客人就多好幾倍,老板娘就把多賺的利潤,當作劉邦的酒錢。
在無數個夜晚,劉邦瞇著朦朧的醉眼,卻是那麽的清亮。對自身命運的不甘、前途的憧憬,他始終沒有放棄追尋。
當看到秦始皇出巡的車隊時,這個胸懷夢想的中年男人,終於激發了內心的豪情:“大丈夫,就該過這樣的人生(大丈夫當如是也)。”
有的人,不羨慕金錢、不愛好名聲、不稀罕權利,他的情懷、豪情只屬於這片江山。
見識過大城市,還是得回到自己的農村。
雖然身處泥潭,他還經常的45度角仰望星空,偶爾留下清亮的淚水:“也許我這壹輩子就這樣了吧,什麽理想、什麽豪情,統統是狗屁。忘了吧。”
當妳渴望擁有什麽的時候,妳偏偏得不到;
當妳要放棄的時候,它卻犯賤壹般,來到妳身邊求收留。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作非為、山東六國的貴族蠢蠢欲動,人心思變。
壹個改天換地的大時代即將到來,劉邦莽莽撞撞的闖了進去。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壹聲怒吼,徹底震動了天下的人心。
因為押送徭役的時候,逃亡的人太多,劉邦也只好帶著剩下的人逃亡到芒碭山。雖說人不多,也是壹支生力軍。蚊子肉也是肉啊。
沛縣的縣令也想在這個大亂世中,撈壹票大的。
於是派蕭何、曹參聯系劉邦,希望他能助自己壹臂之力。可他是個沒擔當的家夥,劉邦還在路上,他就反悔了。
妳說來就來、妳說走就走,玩我呢?
劉邦帶著自己的小分隊,與沛縣的父老鄉親裏應外合,拿下縣城。因為見過世面、能團結眾人、手下兄弟多,沛縣父老推舉劉邦為沛公。
這時候的劉邦,已經48歲了。
以後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3年後,51歲的劉邦成為漢王;再過4年,56歲的劉邦成為天下的主人——大漢帝國皇帝。
這個年齡,在我們現在看來稀疏平常的很。但是在那個年代,這已經是老年人了。
秦始皇50歲去世;漢文帝47歲去世;漢景帝48歲去世;
作為皇帝,他們享受著這個世界最好的美食、醫療、住房,還是在50歲左右去世。說明在那個年代的人,基本只能活到這個年齡。
劉邦在同齡人陸續去世的年齡,才開始追逐壹生的夢想,並且用了七年的時間成為天下說了算的那個人。
如果是妳,能夠壹輩子對未來充滿向往嗎?
能夠壹輩子保持少年時的夢想嗎?
能夠壹輩子為了可能會到來的機會而努力嗎?
如果妳能夠做到這三點,即便成不了劉邦,也能實現壹個小目標。
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