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遊陸河梯田有感

遊陸河梯田有感

印象中的梯田,只有廣西龍勝縣的龍脊梯田最有名,我上網百度了壹下: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梯田如鏈似帶,把壹座座山峰環繞成壹只只巨大的螺螄,有的像巨扇壹樣半摺半開,斜疊成壹個個狹長的扇;有的則像天鏡被分割,然後有層次地鑲嵌成多種圖形的碎塊,組成壹幅壯麗的山水畫。

在陸河縣的上護鎮,也有壹個梯田山莊,隨著觀賞的人越來越多,這段時間瞬間成了廣東省網紅打卡之地。懷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心情,我們也慕名而去,我們驅車去陸河上護並不遠,上高速半小時就到了。下了高速就壹直走村道,村道也是柏油路,路面只能供兩輛車並排前行。壹路有身穿誌願者服裝的人指引,壹路上坡下坡,左轉彎、右轉彎,就像去高潭的路壹樣,轉得坐車的人都暈乎乎的。

去看梯田的人絡繹不絕,小車壹輛接壹輛,快接近山腳下兩公裏的地方,嚴重塞車。我們的車就像螞蟻壹樣慢慢移動,車裏的幾位同事不停地抱怨,早知道這樣就不來了。好不容易到了,我們也搶了壹個車位,下了車,隨著人流慢慢走過去,遠遠望去,山上壹片金黃,大概有壹百畝左右的梯田,壹級級呈階梯狀向上延伸。當地的農民知道這是壹個商機,在路邊擺滿了各種農產品,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到了梯田腳下,壹陣微風吹來,稻谷的香味沁人心脾,這種味道好多年不曾聞過,今天現場來觀賞 ,別有壹番風味。壹丘丘稻谷笑彎了腰,個個谷粒飽滿,看來今年又是壹個豐收年啦!參觀的人群裏有老人、學生、小孩子,許多周邊城市跑過來的,如深圳、東莞、揭西、海豐、汕尾等地也有不少人過來觀賞。最興奮的是那些年青人,裏面不乏許多中小學生,他們這代人哪見過這麽美麗的風景呢!於是壹個個的在田間,或站著或蹲著,擺著各種不同的姿勢和動作,爸爸媽媽們開心地幫他們把最美的風景留在了他們的童年。

壹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子在田埂上快活地又蹦又跳,不時問爸爸:“這金黃色的是什麽植物?”爸爸蹲下來,拉著兒子,捧起壹穗稻谷說:“這是我們每天吃的大米飯,這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妳以後壹定要珍惜糧食噢!”小男孩點了點頭說:“知道了,我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父子的對話,隨風飄蕩在山間,梯田裏的稻谷笑得更歡了!半山腰有壹排攝影愛好者,他們扛著“長槍短炮”,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拍出壹張張精美的畫面,通過各種自媒體平臺,傳播到全國各地,小小的山村為什麽遊人那麽多,估計就是這些攝影記者及來觀賞的人的功勞吧!

我問當地的壹個農民,以前這裏就有梯田嗎?樸實的農民說:“以前哪有梯田啦!是當地的壹個老板,在旁邊建了壹個梯田山莊,就在半山開發出這壹片梯田,供遊客觀賞,遊客來了,盡情觀賞後,來山莊享受農家菜,這是壹種做生意的策略。噢,原來是這樣,不過我還挺佩服這個老板,有眼光,通過梯田來吸引顧客,既為當地打了品牌,又為自己的飯店贏得了利益,真是壹舉兩得啊!

這幾年由於疫情,人們基本上很少出去,所以本地有什麽網紅之地,大家都紛至沓來,帶上家人和孩子,放松壹下心情,緩解壹下心理壓力,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正好趁這個機會,帶孩子出來認識大自然,大自然的壹草壹木都是教育的資源,像文中的那個小男孩,她爸爸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寓教育於無形中。

落日的余暉映照在梯田上,整個半山壹片金黃,就像滿地的黃金,閃閃發光,遊人漸漸散去,但還有壹些攝影愛好者在山上選擇拍攝角度,路邊的老人牽著壹頭老黃牛,悠閑地往回走,老牛還時不時”哞哞“兩聲,那種滿足感真令人心曠神怡。夕陽、稻谷、老牛、還有那環繞的群山,真是壹幅山村美景。這不禁讓我想起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好壹幅恬靜舒適的田園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