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梳理
境外入夏返夏人員管控
1.對在第壹入境點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入夏返夏人員,落實“點對點”閉環管理,實施“14+3”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省外入夏返夏人員報備
2.入夏返夏後,第壹時間向所在村(社區)報備登記,並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3.若不能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要在第壹落點立即進行壹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反饋前必須居家觀察,不外出、不出入公***場所、不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
4.如果接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排查、流調電話,請主動配合並如實報告個人近期健康狀況、旅居史等信息,不隱瞞、不謊報。
省外入夏返夏人員管控
5.從西安市入夏返夏人員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壹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加密核酸檢測頻次(前7天每天1次,第10天1次,第14天雙采雙檢);
6.與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軌跡有交叉的入夏返夏人員實施“14+3”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7.其他省市高風險地區入夏返夏人員,實施“14+3”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中風險地區入夏返夏人員,實施“14+3”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8.密切接觸及次密接的入夏返夏人員壹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密接人員為“14+3”,次密接人員為“7+2”;
9.從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其他低風險區入夏返夏人員實施“7+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10.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嚴格實行“五包壹”疫情防控責任制,確保居家期間“足不出戶”;
11.從有報告本土陽性病例(感染者)但尚未調整風險等級的地市入夏返夏的人員,先實施“7+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待調整風險等級後按相應風險等級落實管控措施;
公路卡口進入政策
12.對有西安、延安、鹹陽等疫情發生地旅居史、目的地不是我縣的車輛和人員壹律勸返;
13.對有西安、延安、鹹陽等市旅居史、目的地是我縣的車輛和人員,對車進行預防性消毒,對人員嚴格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采集核酸檢測標本,實行閉環管理,按要求配合落實相應的管控措施。
人員出行政策
14.非必要不出縣,在西安、鹹陽、延安等疫情發生地的夏縣籍人員非必要不返鄉,提倡就地過年;
15.密切關註全國疫情形勢,近期不要前往西安市及其他中高風險地區或有本土病例報告地區。
減少聚集性活動
16.堅持“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餐飲單位不得承辦5桌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
17.提倡家庭聚餐聚會等不超過10人;
18.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不舉辦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群眾聯歡、企業年會等活動,減少農村集市規模和頻次,控制人流量,建議由原來的10次減少為3次,落實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
19.停止舉辦50人以上活聚集性動,確需舉辦的必須經主管部門同意並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測溫驗碼、佩戴口罩、保持距離、通風消毒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20.養老、福利機構要嚴格實施封閉管理;
21.其他重點場所和公***場所,要做好“三碼”(健康碼、行程卡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記錄)聯查、測溫、戴口罩、信息登記、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
加強自我防護
22.保持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做好防疫“四件套”:勤通風,戴口罩,勤洗手,壹米線。
23.做好個人健康檢測,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需佩戴口罩盡快到夏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不要乘坐公***交通工具,並主動告知旅居史、接觸史。
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24.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有助於建立群體免疫屏障,所有適齡無禁忌癥人群要積極主動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25.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要全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已完成全程接種的居民根據知情、同意、自願的原則可主動接種加強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