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次,我終於有機會再見到昆明了。從早上在翠湖邊散步,到晚上在昆明的老街上體驗春城的夜生活,這座城市保持著壹種獨特的“無憂無慮”和“超脫塵世”。
湖廣巨浪
美好的壹天從漫步翠湖開始。早上七點半,翠湖比白天安靜多了。藍天倒映在湖面上,垂柳在風中輕輕搖擺,郁郁蔥蔥的藍花楹為綠色增添了壹抹紫色。翠湖因四面綠水,四季翠竹,春夏綠柳而得名“翠湖”。
這裏不僅有綠色的風景,還有濃郁的文化氛圍。雲南圖書館的復古高樓,顯得格外高大。雲南大學和西南聯大的舊址離湖不遠。當年,沈從文和朱自清都曾在這裏喝茶,求書,談今昔。
雲南軍校黃色的外墻極其醒目。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壹所著名的軍校,1909年開學。
這裏值得壹提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後遷至長沙、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陳、朱自清、華、周培源等學者教授在此任教。直到1946年舉行畢業典禮,三校北歸平金,國立西南聯合大學9年的存在對後來昆的政治、文化、生活產生了影響。我們下面提到的壹些地方,或多或少都留下了與這些學者有關的東西。
如今的翠湖不再需要見證歷史的跌宕起伏,每天都折射出壹派祥和的景象。初夏清晨清脆的鳥鳴,晨練者演奏的太極音樂,或者老人們廣播的電臺,組成了春城清晨獨特的旋律。在湖邊打太極、打網球、打板球、打羽毛球的人,都是那麽陽光健康。
說到昆明的湖泊,壹定要看滇池風光。六月的大觀公園,繁花似錦,夏風微風習習,湖面波光粼粼,平靜而富有韻律。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的西南部,滇池的最北端。因大觀樓得名,有“萬李雲山壹水樓”之譽。
大觀樓最著名的是清代名師孫髯翁題寫的180字“古今第壹長聯”。上半部寫風景,下半部寫歷史。滇池之美與雲南歷史的滄桑交融,值得細細品味。對聯上“東有君,西有項靈異,北有蛇生成,南有蘇”描繪了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舞鳳,北有蛇山蜿蜒如蛇,南有鶴山飛如白鶴;以及“四面稻香,四面清沙,九月荷花,三月楊柳”的自然美景。
第二部分,雲南歷史溯源,從樓傳、於斧、元葛囊四個典故入手。漢武帝為了征服洱海,在長安修昆明湖,建樓船,苦練水軍。唐中宗抗擊吐蕃,收復洱海,立鐵柱記功勛;宋太宗,手握於夫,將大渡河以外的疆域劃入北宋之外;元世祖率領他的軍隊乘皮筏渡江,踏平大理,將雲南重新納入中央王朝。
朝代更替和演變最終會導致穩定。現在來大觀公園的人,面對眼前靜謐的自然美景,很少去考察和探討歷史,更多的是享受和欣賞這種安逸的生活。
可以乘坐木排船,感受高原湖泊的浩瀚波濤;還可以坐在高高的摩天輪上俯瞰周圍的昆侖山,俯瞰大觀公園的綠色景觀。
莫芷書香
參觀完自然公園後
東方書店,名字裏有古典的東西。自1926年建立以來,許多知名文人都曾在此遊覽。書架上方懸掛著聞壹多、林、林語堂、胡適等人在西南聯大時期經常光顧老東方書店的照片。
這裏主要賣文學類的書,還有很多二手舊書。作為壹家記錄昆明城市變遷的老書店,我最喜歡的就是這裏賣的城市舊照片明信片。每張明信片都有相應街道或建築的介紹。
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時間仿佛凝固了過去所有美好的東西。無論是壹本書,還是壹張圖片,那些關於城市過去的記錄,更像是珍貴的老酒,鎖住了壹座城市或壹些人的珍藏記憶。我喜歡書桌上卡片上的那句話:“總有壹天妳我會成為彼此的舊物。”
這也是壹家有態度的書店,門口寫著“八不賣”:不賣心靈雞湯,不賣成功勵誌,不賣成仙修道,不賣野史,不賣厚黑攻略,不賣發財,不賣養生,不賣算命。至於書,這裏也有獨家書評。仔細看,很有意思。
是五華區的另壹家書店,可以呆很久。大象書店,光聽名字就能感受到與前者的明顯區別。它更現代,更有趣,更有想象力。
這是壹家藏在地下的書店。
除了文學,還有更多關於建築、設計、生活方式的書籍。還有壹個特別的書架叫《與昆明有關》。這裏有意思的是,每壹個書架都配有壹個與本類目編號相關的語錄,仿佛連接了多個時空。比如照片架上寫著蘇珊桑塔格《論攝影》中提到的“照片可能比移動的影像更令人難忘,因為它們是整齊切割的時間,而不是流動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每壹本相冊裏找到那些被鎖住的瞬間。
老街掠影
首先,我這裏要說的不是名為“老街”的昆明老街,而是真正經歷了時間演變的普通城市街道。潯金地塊位於市區盤龍河西岸。這條街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清朝。因為盤龍河常年泛濫,所以修建了雲錦堤。現在的“巡津”就是巡雲津河兩岸。
巡金街也是昆明最早向對岸開放的街區。龍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市,西岸是巡金街,東岸是滇越鐵路。它們已經成為與越南等外國商人建立交流的基礎。《雲南十八怪》中有壹句話叫“火車不經過境內不對外”,指的就是滇越鐵路。
所以這裏留下了很多老式的小樓。林和梁思成在這裏住過壹段時間。他們的許多摯友,如金、朱自清、沈從文等,經常在這裏聚會。
如今,街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留下的只有幾棟小樓記錄著滄桑。樓外築墻,有意思的是墻上的壁畫讓老街有了新的現代時尚和藝術氣息,也為街坊增添了不少文藝風。
就像當年帶頭交易“趕時髦”壹樣,這個地方並沒有淹沒在時代的發展中,而是以另壹種面貌成為了今天昆明的“網上名人街”之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這裏。老街不老,散發著新的活力。
要說老街對原始風貌的保存最好,還是屬於昆明老街。這是昆明最大的街區,保留了最多的清代和民國建築,也是外觀上最有資本的壹條,被稱為“老街”。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斑駁的墻壁,老式的折疊木門,時間在這裏變慢。
街區內6街15巷,保留了傳統民居聚落、抗戰勝利紀念館和文廟,形成街、堂、廟格局。最古老的是光華街。街道的壹端有壹座標誌性的“金杯”建築,兩座對稱的建築像酒杯壹樣環繞著抗戰勝利紀念館。
光華街上有福臨堂,建於1857年,已有10年歷史
除了福臨堂,還有97歲的馬家大院、聶耳1912年出生的故居等。在舊街區。有100多座各種大小的歷史建築。
光華街也有幾家很受歡迎的老字號美食店,可以品嘗到老昆明的冰粉、米布、豆腐皮米粉、豌豆粉等地方特色美食。配上鮮美的肉味米線和甜而不膩的米布,味道保留下來的昆明記憶更加久遠。
雖然昆明壹直有四季如春的美譽,但在眾多旅遊城市中,它的存在感真的很低。終於有時間好好了解了壹下,發現還是沒有太多心痛。但就是這種不驕不躁,口若懸河,行雲流水的感染,讓我喜歡上了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