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簡單介紹壹下綠化城——波蘭首都華沙

簡單介紹壹下綠化城——波蘭首都華沙

波蘭首都、歷史名城。

全國第壹大城市華沙,工業、貿易和最大科學文化中心及最大的交通運輸樞紐。

位於國內中部平原上,坐落在維斯瓦河中遊西岸,面積516.9平方公裏,人口約171萬,是中歐諸國貿易的通商要道,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繁華的地方。

華沙在波蘭語中,念做華爾沙娃,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壹對名叫華爾西和沙娃的戀人,他們沖破重重阻撓,最終結為夫妻的勇敢精神。

[1]

[編輯本段]華沙歷史

十世紀和十壹世紀初已有居民,城市初建於十三世紀中葉,1596年成為首都。

十華沙全景八世紀初起受外國統治達二百多年,1919年起復為波蘭首都。

1920年人口即超過百萬,為當時歐洲大城市之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嚴重破壞,戰後迅速重建。

工業部門繁多,以機械制造業最著,包括電機、精密機械、機床、飛機、汽車、農機等部門。

化學(藥品、塑料、化纖)、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也很發達。

又是全國最大印刷工業中心。

設有波蘭科學院、許多研究機構和學會,全國最大的綜合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

以高度綠化聞名,市區綠化面積126平方公裏,分布著大小公園67個。

西北郊熱拉佐瓦沃拉是音樂家肖邦的故鄉。

當飛機抵臨華沙上空,憑窗俯視,映入人們眼簾的是壹幅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色。

銀波粼粼的維斯瓦河,如壹條玉帶環繞在華沙的腰際,雄偉的華沙古城屹立在河岸上,歐洲中世紀式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鱗次櫛比。

橫跨維斯瓦河的鐵橋上,車水馬龍,壹派繁華景象。

條條熱鬧的大街兩側,房屋高聳,綠樹成行,草坪連片,伸向遠方,整座城市猶如壹艘停泊在綠色海洋之中的巨輪。

華沙歷史華沙這座世界名城,始建於公元13世紀,當時是維斯瓦河渡口上的壹個中世紀市鎮。

在波蘭語中,華沙為華爾沙娃,傳說壹對叫華爾西和沙娃的男女戀人,勇敢地抗爭國王的阻撓,最後終於結成夫妻。

人們對這對青年戀人的勇敢精神十分敬佩,便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後來簡稱為華沙。

1596年,波蘭國王齊格蒙特·瓦薩三世將皇室和中央 *** 由克拉科夫遷至華沙,始定為首都。

在1655年至1657年的壹場戰爭中,華沙遭到嚴重破壞,在以後幾個世紀中又多次被異族占領和統治。

1918年華沙再次成為波蘭首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沙這座美麗的古城遭到嚴重破壞,幾乎被夷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築被毀,那些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到處是殘垣斷壁,壹片焦土。

有的西方人士曾經斷言:“華沙不會重現在人間,至少100年內是沒有希望的。”但事實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1945年華沙擺脫戰爭後,便按原樣重建城市,不僅保持了中世紀古城的風貌,而且興建新市區,超過了戰前的規模和水平。

在重建過程中,保護和修復歷史古跡的工作受到格外重視,戰前市內900多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幾乎都進行了修復和整飾,那些昔日的宮殿、教堂、城堡等更加顯得巍峨壯觀。

戰後重建初期,波蘭 *** 便制定了把華沙建成壹座“滿城綠蔭的現代化城市”的方案。

市內原有的森林和綠地盡可能地得到保護和利用,外圍的森林也沒有因大規模重建而受到破壞。

為了減少城市的工業汙染,工廠都避開市中心地帶,建在遠離住宅的地方。

市內的房屋都保持著清淡的色彩,整個城市顯得清新雅致。

美麗的維斯瓦河由南向北靜靜地流過市區,沿河兩岸樹木蔥郁,碧草如茵。

各街道和各住宅區都大力進行綠化,成片的樹木下面都種植了草坪,全市基本上看不到壹片 *** 的土地。

在刮風天裏,華沙城內見不到塵土飛揚的現象。

市區有大小公園近70座,綠化面積130平方公裏,平均每人占有綠地面積78平方米,在世界各國的首都中名列前茅。

今天的華沙市依然保持著老城和新城的布局。

各種歷史紀念物、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老城區,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遊客。

老城區位於維斯瓦河西岸,中世紀巍峨壯觀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集中在這裏,四周環繞著采用紅磚砌成的13世紀的內墻和14世紀的外墻,四角有高聳的古式城堡。

著名的古老建築有被譽為“波蘭民族文化紀念碑”的昔日皇宮、華沙最美麗壯觀的巴羅克式建築克拉辛斯基宮、波蘭古典主義建築傑出代表作瓦津基宮以及聖十字教堂、聖約翰教堂、羅馬教堂、俄羅斯教堂等。

城區到處聳立著紀念碑、雕像或鑄像,維斯瓦河畔的美人魚青銅雕像為華沙的城徽圖案。

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居裏夫人出生的佛裏塔大街的寓所已辟為博物館。

在新城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壹幢連著壹幢,各種商店、飯館、旅店、賓館比比皆是。

環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區,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蒼郁,花草廣植,宛如花園壹般。

市內交通四通八達,井然有序。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現代藝術館、影劇院、體育場分布各區,充滿生機。

登上230米高的文化科學宮頂端,眺望四周,國際著名旅遊城市華沙美景壹覽無余。

[2]

[編輯本段]華沙美食

波蘭人吃飯時先喝湯,湯的種類有甜菜湯(barszcz)、蛋花冷湯(chtodnik)、高麗菜湯(kapusniak)、大麥湯(krupnik)有的大麥湯還加上蛋和香腸(zurek)。

主餐的種類有不少,常見的有:高麗菜卷(gotabki),內包米和肉;炸豬排(kotlet schabowy);薄餅和軟起司(Nalesniki);以及各式的洋水餃(pierogi),種類有肉、馬鈴薯、起司或藍莓等。

波蘭人很愛喝酒,特別是啤酒、伏特加、及特別的烈酒。

Zywiec是最受歡迎的壹種烈酒(12%),EB也很不錯,比較溫和壹點。

還有壹種EB Czerwone,色較黑、味道也較重。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啤酒流通,比較有名的是Okocim和Piast。

伏特加的種類很多,從小麥制的和馬鈴薯制的都有,Wyborowa、Zytnia和Polonez是其中較有名的,都有特殊設計的瓶子。

Kosher伏特加聽說是等級最高的壹種,但Kosher這名字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有壹種草藥制的Zubrowka伏特加,會附上壹把野牛棲地上的草,常和蘋果汁和成調酒,名為z sokem jabtkowym。

Miod 和Krupnik這兩種餐是上流社會人的最愛。

有些波蘭阿媽會私釀伏特加,聽說也深受好評。

[編輯本段]華沙氣候

華沙的氣候屬於大陸潮濕,平均氣溫為17℃,在壹月最低時-5℃,在七月時最高30℃。

平均雨量每年680毫米,7月是最多雨量月份。

[編輯本段]華沙經濟

華沙是波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的工業有鋼鐵、機械制造(精密機械、車床等)、汽車、電機、制藥、化學、紡織等,以電子、機電、食品為主。

又是全國最大印刷工業中心。

[2]

[編輯本段]華沙文化

華沙市區內還有波蘭科學院、歌劇院、音樂廳和可容納近10萬觀眾的“十周年體育場”。

[2]

[編輯本段]交通狀況

華沙是全國交通中心,也是波蘭和歐洲公路交通網的樞紐之壹,還是波蘭主要的航空港所在地。

華沙地鐵圖

華沙目前擁有軌道交通包括:郊區火車、地鐵、輕軌、市內公交、市郊公交。

波蘭國營火車是長途旅行最好的選擇,價格比搭巴士便宜。

火車看板會以英文字母順序列出站名,以及該站的火車時刻:出發時間(Odjazdy)以黃色標示,抵達時間(Przyjazdy)以白色標示。

區間車(Ekspresowy)以紅色標示,同時會在火車班次前寫上“IC”或“Ex”。

直達車(Pospiezny)通常標是紅色,速度最快;慢車(Osobowy)標黑色,速度慢但比直達車便宜了約35%。

所有的區間車和直達車都要預先訂好座位,通常在看板上會有個框框寫R字,妳可以向售票員要求miejscowka,就是預約的意思。

妳最好在上車前就買好票,免得惹麻煩。

車票有壹般和優待兩種:學生和老人可享半價優待,但外國人不得買優待票。

記得,外國人不得使用波蘭國內線的公車或火車之優待票,如果沒有波蘭身份證而使用優待票,被查到後可是會被罰高額的罰款。

星期天的車票打八折,而且所的車票都是當日有效,買票可能得排很長的隊伍,最好是在車站或特約經銷站事先買好票。

火車站並不廣播列車靠站與否,而且有時候標示很不明顯。

對短距離旅程來說,國營巴士比較便宜而且比較快。

和火車壹樣,有直達車(Pospiezny,紅色)和慢車(Osobowy,黑色)的差別。

要巴士站買票,通常人會很多;有些則是規定要向司機購票。

在鄉下地方,有個像倒過來黃色賓士車標誌的地方,就是巴士站;那是波蘭國營交通(PKS)的標誌。

不過,妳揮手的話,巴士通常也會停。

自助旅行者上了巴士會有大麻煩,就是沒地方放妳的大背包。

搭便車雖然是合法的,但卻很危險。

揮手表示攔車下來。

通常,外國人搭便車並不是得推薦的交通方式。

[編輯本段]世界遺產

華沙古城的重建,要從二戰前說起。

當時希特勒叫囂:要在短期內消滅波蘭。

波蘭人非常氣憤,但當時波蘭統治者懦弱無能。

出於對祖國建築文化遺產的熱愛,華沙大學建築系的師生們把華沙古城的主要街區、重要建築物都作了測繪記錄。

戰爭壹爆發,他們把這些圖紙資料全部藏到山洞裏,房屋街道雖然毀了,但它的形象資料保存了下來。

戰後在重建華沙城市時,蘇聯人主張要建壹個嶄新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新華沙。

而許多華沙居民聚集在市 *** 前議論紛紛,華沙大學的師生們把戰前畫的老城市圖紙拿出來展覽,人們逐漸形成了壹致的意見,要恢復華沙原有古城的風貌,並最終迫使 *** 改變了原來的決定。

當恢復華沙古城的消息傳開後,流浪在國外的波蘭人壹下子歸來了30萬。

波蘭 *** 順應了人民的要求,組織他們投身重建華沙的勞動中,整個波蘭掀起高漲的愛國熱潮,人民的家園得到重建,這就是戰後著名的“華沙速度”。

華沙古城後來作為特例於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壹般是拒絕接受重建的東西,但華沙人民自發地起來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樣,也對歐洲的古城保護產生了重要影響。

[編輯本段]城市綠化

全市面積446平方公裏,擁有大小公園65處,條條大街綠茵蔥蔥,綠草坪和小花壇星羅棋布,整個城市掩映在綠蔭花海之中。

華沙的城市綠化圖

全市***有綠地面積1.2萬多公煩,約占城市總面積的27%,人約占有77.7平方米,遙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華沙綠化的另壹突出特點是城市綠化與果菜園相結合,現有果菜園2,700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6%。

果菜園裏建有棚室,專向城市居民出租。

職工們利用節假日可攜帶全家到這裏經營果樹,或種菜養花,過壹過“田園式”生活。

[3]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

城堡廣場(Plac Zamkowy),廣場中心聳立著澤格蒙特三世瓦紮的圓柱紀念碑,是由瓦迪斯瓦夫四世為紀念其父澤格蒙特三世瓦紮遷都華沙於1644年興建的。

圓柱高30米,人像高2.75米。

站立在圓柱上的澤格蒙特三世頭戴王冠,身披戰袍,手執利劍和十字架。

傳說國王寶劍的指向分別代表:向上指象征勝利和幸運,向下預示厄運和衰亡。

王宮城堡(Zamek Krolewski),城堡建於13世紀末,原為木制結構。

1569-1572王宮城堡照片年改建為王宮和議會所在地。

1598-1619年擴建。

王宮座落在古城堡當中,為五角形建築。

王宮屢次遭入侵者的破壞,在修復過程中不斷地擴大。

1939年王宮再遭德機轟炸,部分焚毀。

1971年靠社會集資重建王宮。

1984年修復的王宮對外開放。

老城集市廣場(Rynek Starego Miasta)華沙老城的中心廣場。

18世紀前壹直是城市的中心,舉辦集市。

如今廣場周圍是餐館、禮品店,咖啡館。

畢蘇茨基廣場(Plac Pilsudskiego),無名烈士墓建於1925年,二戰期間遭到毀壞。

如今無名烈士墓是在廢墟上經過整飾而成。

大理石上鐫刻著波蘭軍隊曾經戰鬥過的地點與日期,墓中存放著從波蘭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

薩克森公園因園中的舊王宮薩克森宮而得名,作為波蘭從參謀部的宮殿在二戰中被毀。

國家博物館(Narodowe),建於1926-1938年,博物館包括古代藝術館、外國藝術館、波蘭藝術館及波蘭當地繪畫展。

博物館還設有多處分館。

( face="Arial">mnw.art.pl)

聖十字教堂(Sw.Krzyza),建於1679-1696年,二戰時曾在此舉行反納粹起義,教堂在戰火中被毀,戰後重建。

教堂中埋葬有波蘭鋼琴家肖邦的心臟,獲諾貝爾獎的小說家萊蒙特的心臟。

文化科學宮(Palac Kultury i Nauki),中央火車站旁邊,是華沙市中心最高的建築之壹。

建於1952-1955年,當時由蘇聯人興建並贈與波蘭,高230米***38層。

樓頂有觀景平臺可俯瞰全城。

瓦津基公園(Park Lazienkowski),1766年波蘭國王購得此地,用於興建花園和夏宮。

園內有建於湖中島上的水宮(Palac na Wodzie),國賓館的梅希萊維茨基宮(Palac Myslewicki),總統官邸的貝爾維德雷宮(Belweder),意大利別墅式樣的白屋(Bialy Dom),意大利風格的圓形劇場,18世紀的古老劇場。

園內還有壹座波蘭著名的鋼琴家肖邦的青銅雕像,建於1926年。

維拉努夫宮(Wilanow),城南10公裏,以前波蘭國王的夏宮,有“小凡爾賽宮”之稱的巴洛克宮殿建築。

宮殿周圍是43公頃的大花園環繞,園中有桔園,英國式花園和中國花園。

美人魚雕像( Syrena),青銅雕像為華沙城的標誌,高2.5米。

是傳說中的美人魚,華沙美人魚戰勝維斯瓦河中的水怪。

涅伯魯夫宮(Palac Nieborow),距華沙西南80多公裏。

經典的意大利巴洛克莊園式的建築。

17世紀由荷蘭建築學家設計建造,18世紀擴建並構建了壹座美麗的公園。

曾為拉傑約夫斯基主教的貴族莊園,現為華沙國家博物館分館。

這裏曾是貴族聚會的場所。

宮殿裏陳列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

宮旁有馬廄和兩個柑橘園。

園內有“石頭婦人”及早期浪漫時期的恥辱柱。

[4]

[編輯本段]友好城市

哈薩克阿斯塔納 德國柏林 美國芝加哥 德國杜塞爾多夫 中國哈爾濱 荷蘭海牙 日本濱松 越南河內 烏克蘭基輔 俄羅斯莫斯科 法國巴黎 拉脫維亞裏加 韓國首爾 俄羅斯聖彼得堡 中國臺北 以色列特拉維夫 加拿大多倫多 立陶宛維爾紐斯 奧地利維也納

[編輯本段]婚禮習俗

波蘭人十分重視婚禮。

男女雙方先要到結婚登記處登記,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登記儀式。

新郎和新娘要從自己的親屬或最親密的朋友中選定壹男壹女作為自己的證婚人。

參加結婚登記儀式的人要穿禮服。

波蘭人的婚禮以奏婚禮進行曲開始。

婚禮進行曲壹響,新郎新娘在身穿黑色長袍的主婚人帶領下,步入大廳。

新娘新郎站立在主婚人對面,證婚人及雙方父母坐在大廳前排椅子上,其余的人跟隨就坐。

主婚人按規程詢問並聽取新娘新郎的,然後新娘新郎隨著婚禮進行曲徐徐走出大廳,整個儀式持續時間不長,壹般僅十幾分鐘,但很莊嚴、肅穆。

待新娘新郎走出大廳後,參加儀式的其他人依次排成壹行,將鮮花送給新娘,並向他們祝賀。

信教的人,結婚登記後要到教堂舉行宗教婚禮。

新娘穿白紗裙,新郎穿黑色西服。

宗教婚禮儀式完畢後新娘夫婦走出教堂時,人們將事先準備好的硬幣拋撒在地上,由新郎新娘壹個壹個地去撿起來,誰撿到的多,就預示著誰將會最富有。

選擇婚禮的日期壹般要避開雨天。

民間傳說,如果婚禮當天下雨,將預示著“婚姻不美滿”,婚後生活將“布滿烏雲”,連天公也會難過流淚。

[編輯本段]教育簡介

市內建有14所高等院校,十九世紀建立的華沙大學以藏書豐富著稱,校園內還設有植物園和氣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