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準備去重慶旅遊,有哪些小吃不容錯過?

準備去重慶旅遊,有哪些小吃不容錯過?

關於重慶小吃妳知道多少?

這是壹篇能快速帶妳認識重慶 美食 的指南,非常全面的幹貨,對重慶的朋友來說,給外地朋友介紹 美食 也很有幫助。

1.小龍坎是個地名,重慶最有名的火鍋之壹的“大龍火鍋”發源地在那裏。外地常見的那家“小龍坎火鍋”起於成都,但是用了壹個重慶的地名,不知道搞哪樣。

2.情懷店純陽酒家有兩家,相距不過幾步路,梯坎底下的是老字號,樓上的是老板女兒開的。

3.重慶最有名的小面都是開在老牌五星級酒店旁邊的,比如希爾頓旁邊的胖妹面莊和老JW萬豪旁邊的花市豌雜。都是以前的口頭禪“我請妳吃希爾頓”壹個大喘氣之後告訴妳“旁邊的那家小面”。

4.重慶沒有雞公煲,發明雞公煲的人叫張重慶而已。

5.除了重慶的火鍋和小面,燒烤也是非常優秀的,但是名聲不夠響亮。

6.重慶的燒烤壹般默認是烤完之後統統剪碎放作料混合在壹起,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多嘗幾樣菜,當然妳告訴老板不要剪碎他們也會照做。

7.最有名的燒烤“九村烤腦花”除了腦花是烤的,其他菜都是炒的,而且問店家這茬他們絲毫不覺得慚愧地告訴妳“是的,就是炒的”,那妳反正都要炒幹嘛串起來賣?

8.煮火鍋的時候毛肚鴨腸牛肝腰片,反正看起來是片狀的肉都是舉著筷子涮,重慶人數秒的方法是“七上八下”,每次下鍋持續1.5秒。有的店會給妳在生肉上打個雞蛋,是為了讓肉更嫩,如果沒有雞蛋壹般也可以單點壹個。

9.油碟的標配是蒜和香油。但是加香菜末,醋,味精,鹽也被默認為老重慶的吃法。加蠔油是成都的吃法,沒有好或者不好壹說,自己喜歡就夠了,希望重慶人也不要鄙視外地人的油碟。

10.江湖菜是九十年代起源於重慶的菜式,被廣義認為是下河幫川菜。菜式包括:辣子雞,尖椒雞,水煮魚,酸菜魚等。辣子雞默認歌樂山上的最正宗,花椒雞要去鐵山坪吃,江湖菜館非常分散。不過最近比較火的名店是位於洪崖洞附近的“楊記隆府”,包含了很多老派做法的江湖菜,個人認為每樣菜都在平均水平以上。“紅糖陰米”這種幾乎失傳的老菜加入藕粉之後創新很合理。可惜非常難排隊,等待時間在兩小時以上。

11.如果想領略排檔文化的話推薦住在江北區觀音橋的凱悅酒店或者希爾頓逸林,附近夜宵和酒吧都很多。如果商務辦公推薦威斯汀,位於CBD解放碑,附近有小吃街,但是都比較商業化了,很少能發現非常正宗的重慶排檔文化。不過那裏曾經是重慶最老的城區,也是排檔文化的發源地。

12.重慶少有百年老字號,因為大部分老字號都起於陪都 歷史 之後,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家還是在解放碑,比如山城羊肉館,丘二館和小濱樓。13.小面館術語:幹餾=不要湯,多青=多要青菜,提黃=面硬壹點,還有壹些術語不常見,14.重慶特別有名的小面館有這麽幾家只開半天,還有幾家開24小時,壹般這兩種店味道都特別好。比如馬家堡的“開半天豬耳面”和石碾盤的“哆哆面”。15.很多人覺得重慶的清淡菜肴都是從外地傳來的,其實不然,清淡的傳統重慶菜調味也都很下功夫,比如丘二館的秘制雞湯和胖子媽的鹵菜。16.磁器口的古鎮雞雜最老的那家是門口掛老婆婆相片的(慎得慌),貓兒面最正宗的壹家就在磁器口牌坊對面,就叫“貓兒面”而不是“三姐貓兒面”。

17.陳麻花那三家店挨著,味道完全壹樣,有壹家生意超好,門庭若市,另外兩家從來沒生意,也不吆喝。我小時候很好奇那兩家怎麽還沒垮,後來才明白店鋪間“調貨”的道理。人最多那家據說排隊的有很多也是托兒。

18.在重慶吃飯我們壹般喝“唯怡”,地位和西安的冰峰汽水,新疆的天潤奶啤壹樣。

首選小面,最正宗的小面是素面,就是面和青菜。當然,可以加個煎蛋。

再來,紅油抄手。皮薄餡嫩,麻辣鮮香。

麻辣吃多了,要吃甜的解辣。紅糖醪糟小湯圓,湯圓不是超市買的那種冰凍的圓的,是將湯圓面掐出來的,稱為“掐掐湯圓”。

油茶,傳統山城小吃,米羹+撒子

比小面更嬌媚的酸辣粉。

黑芝麻餡的山城小湯圓。

川北涼粉,老重慶人都愛吃。

金黃金黃的三角粑,外酥裏嫩。

美麗的山城重慶,還有無數 美食 等著妳來品嘗。

金榜蹄名

價格:16元/只

還沒走近店門,我已經被這圍得水泄不通的陣勢嚇到,腦海裏的第壹反應就是,怕不是請的托吧,吃完之後,便深覺是自己多想了。

排隊購買的,不僅是來往路人,還不乏黃馬甲的外賣大叔。

“3個蒜香,大都會的單子;2個香辣,加特辣,要送去奧特萊斯”看起來已經是很熟絡的關系,大叔等候時還不忘調侃烤豬蹄的小哥“妳是妳們店的頭牌嘛,工號1號,超級頭牌~”

小哥戴著口罩只靦腆地笑,然後輕車熟路地低頭翻烤豬蹄,香辣口味的上面先刷上壹層噌亮的紅油,再蓋上辣椒面,蒜香口味的直接裹上厚厚壹層秘制蒜蓉醬,很是誘人。

還是值得等待的,大概十多分鐘,終於叫到我的“香辣874號”。將冒著熱氣的豬蹄接過來,殷實的壹只差不多可以和我的臉媲美。

吃起來不覺得幹,上面灑滿花生碎和辣椒面,蔥花,味道比鹵豬蹄要筋道,特別是外面的皮,焦香,壹點不覺得膩,好吃到微笑。

梅幹菜扣肉

價格:6元/個

向來不太感興趣梅幹菜和幹巴巴的餅,當這兩個元素混在壹起的時候,更是心生抗拒。但畢竟是和資深老客壹起掃街,他甚是推薦,便試壹下吧。

原味、番茄、沙拉、麻辣四種口味可以選擇,重慶人,自然只看得見麻辣二字。

純手工制作的餅皮,小哥用搟面杖不斷地輕推,搟到能薄得透出裏面梅菜為止。為了讓餅更香脆,再灑二三細粉。

剛出爐的餅很脆,裝在紙袋裏能嘎哧嘎哧地聽到捏脆皮的聲音,對折,麻辣醬就這樣刷在餅之間。

老客堅持讓我先嘗,便從了他。剛入口滿是麻辣醬的香,接著是梅幹菜與扣肉的鹹鮮,烤得幹幹的,嚼完之後再回味竟有壹絲回甜。算是壹個蠻特別的味道。這樣壹來便是理解他家門口排起的“人肉長龍”了。

首先可以到沙坪壩吃酸辣粉,然後可以找壹家好吃的火鍋店,至於小面嘛,重慶人吃小面主要吃的是佐料,要單純面好吃的,重慶的面還是不行,不過可以嘗個新鮮,要吃小吃,有的小販挑起賣的什麽涼面,涼粉之類的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