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吳江的特產是什麽啊?

吳江的特產是什麽啊?

吳江鱸魚

西晉有位大司馬東曹掾張翰(字季鷹)吳江人,在離家三千裏的異地做官,每當秋風起,他就想到家鄉的 鱸魚,為了品嘗家鄉的鱸魚,他竟棄官返回故裏吳江。此事有其所作詩句為證:“秋分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裏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此事後人傳為佳話。

鱸魚以魚、蝦等為食,個體大,身長達0.6米,背部和背鰭上有小黑斑,棲息於近海,早春在鹹淡水交界的河口產卵,生長快,秋天遊入淡水河中。鱸魚天生膾材,宜切膾而食,其味美而肉緊,盛傳天下。吳江市松陵鎮有壹條引太湖水通過大運河至長江轉入東海長約二十裏的大河,名為吳淞江(簡稱松江),因盛產鱸魚而聞名於世。

“吳淞江”上有座垂虹橋橋面建有垂虹亭,宋及其後幾代的文人雅士,慕鱸膾而來吳江,常常登上垂虹橋品鱸膾,飲美酒,賞秋色,陶醉於垂虹亭,詩興大發時,留下了眾多品鱸佳句。如大文學家蘇東坡吟道:“季鷹真得水中仙,直為鱸魚也自賢。”大書法家米南宮(米芾)詩雲:“玉破鱸魚霜破柑,垂虹秋色滿東南。”由於他們的贊頌,吳江鱸魚名聲大噪。北宋龍圖閣直學士丞相陳堯佐,在他的詩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風斜日鱸魚鄉”中把吳江譽為鱸鄉,宋熙寧年間,吳江知縣林肇築“鱸鄉亭”以誌鱸鄉其地

同裏閔餅

閔餅又名頭餅,是蘇州吳江同裏鎮的特產。閔餅原是江南農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500多年歷史。同裏閔餅的配料與制作方法有獨到之處,其色黛青墨綠,光亮細潔,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膩。購之半月多,風味依然不變。制作時先將閔草(學名苧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後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豬油丁為餡芯,做成月餅狀,蒸煮而成。閔草性味甘寒無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蘿蔔素、蛋白質、糖類等多種成份,有清熱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藥用價值。

熏豆茶

此茶雖源於鄉間,切亦登大雅之堂。熏豆由毛豆加工制成。先挑選顆粒飽滿的青毛豆,用開水煮熟涼幹,置於鐵絲網上,用炭火緩緩地烘熏。烘熏忌猛火,還需將毛豆不時翻拌,使其中水份蒸發盡。此時的青毛豆,色澤碧綠如翡翠,入口清香軟糯。最後,將做好的熏豆放在石灰甏中,收幹豆中的水份,使幹豆硬而脆,這樣壹年四季均可用做熏豆茶。

吳江香大頭菜

大頭萊又名疙瘩菜,是芥菜的變種之壹。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已有芥菜等蔬菜的種植史。吳江香大頭菜是以鮮大頭菜加工腌制而成,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它的主要產區在吳江西南部震澤、七都等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