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蛋黃粽子,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味道鹹香可口,其受歡迎程度,甚至跨越了近年來粽子的“鹹甜之爭”,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願意去嘗嘗。但是,成都這家鹹蛋黃肉粽在受到顧客歡迎的同時,也招致了不小的質疑,有人甚至直接把店家給舉報了。原因就在於,有網友發現其制作鹹蛋黃粽子的鴨蛋蛋白,都被直接丟掉了,這無疑造成了食物的浪費。
也有人為其辯解,認為鹹蛋黃肉粽味道、口感好,就是因為裏面包裹著鹹蛋黃,如果連蛋白也包進去,不但名不副實,也不那麽好吃了。
為了制作鹹蛋黃粽子,只用鹹蛋黃可以理解,但絕不代表不用的蛋白就成了“生產廢料”,因為這是鹹鴨蛋的壹部分,而且是可以食用的壹部分。與此同時,這家店每天要制作兩三千個鹹蛋黃肉粽,丟掉兩三千個蛋白,這是多大的浪費呀?更何況,現在的粽子,早已從壹種節令性食品成為日常食品,即便平時這家店丟掉的蛋白沒有端午節期間那麽多,但卻改變不了浪費的事實。
如果是在以前,對於這種浪費現象,我們只能給予道德譴責,但隨著今年4月29日《反食品浪費法》的頒布實施,這已經不僅僅是道德上的事情,同時也成了法律上的事情。《反食品浪費法》第二條介紹:本法所稱食品,是指《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包括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本法所稱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廢棄、因不合理利用導致食品數量減少或者質量下降等。
這意味著,該商家丟棄的蛋白,既不能被看做“生產廢料”,同時,丟棄的行為也是名副其實的食品浪費,當在國家法律禁止之列。《反食品浪費法》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造成嚴重食品浪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現在,問題既然已經被曝光,商家就應該采取整改措施,包括和壹些餐飲企業合作,在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前提下,把蛋白提供給餐飲企業使用,或者是送給附近的福利院、養老院等,也未嘗不可。今年端午節期間的這個小插曲也提醒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對應著某種乃至幾種美食,如何避免食物浪費,應該成為過節時的議題之壹。(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