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宜昌的美食不得不介紹的就是專屬於宜昌的特色美食,宜昌“粑粑”有這樣叫法的地方並不多,但是做法卻有很大的差異,而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宜昌的這種餅做法是什麽樣的?總***可以做成什麽樣的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壹下吧!
1、火燒饃
可以說是的是純面面餅裏的絕佳美味。經過發酵和多次揉和的老面面團,被打成壹張大餅,放進竈裏炕熟,然後再用暗火烤炙。做好的火燒饃,外皮焦脆有嚼勁,裏面的面餅,每壹個發酵後的孔洞都充滿了麥子的香甜氣味,壹口下去,柔軟而有韌勁,小麥面粉的甜味充分在嘴中釋放
2、鍋鑼子粑粑
鍋鑼子和火燒饃壹樣,都是采用勁道的發過酵的老面,搟成壹張張碗口大的小餅。與火燒饃不同的是,鍋鑼子粑粑是放在熱鍋之中慢慢炕熟的。出鍋的鍋鑼子粑粑,外皮金黃香脆,餅心軟綿香甜,佐以泡菜、鹹菜或者壹杯香茶,壹口粑粑,壹口菜,嘬壹口茶,回味無窮。
3、漿粑粑
又叫做苞谷粑粑,苞谷就是玉米,顧名思義,漿粑粑就是用玉米漿做的粑粑。好吃的漿粑粑要用鮮嫩的糯玉米,把嫩玉米用石磨磨成漿,然後把帶著渣的玉米漿跟面粉混合,加上酵母,揉成面團,然後用粽葉或玉米葉包起來,放進蒸鍋蒸熟
4、土家醬香餅
曾經火爆全國,連鎖店開遍了大街小巷。用高筋面粉打底,用肉末、姜蒜、孜然、辣椒、豆瓣醬做餡,烤制過程中在餅面抹上油,撒上蔥花、姜蒜末、花椒粉、芝麻,然後金黃香脆的醬香餅就出來啦。切成小塊,用壹根竹簽戳著吃,現在已經變成各個地方早市的早餐了。
5、踏豆餅
著是當陽的壹大名吃。每當歲尾,踏豆餅就跟辦年貨壹樣,成為每家每戶必備之物。踏豆餅先得把大米、綠豆、黃豆等按壹定的比例用水侵泡,然後摻和到壹起用磨磨成漿,把漿用勺舀到鍋內攤成薄薄的餅,餅壹熟即起鍋,稍涼壹會就疊成壹寸左右寬的折兒,再用勺均勻地切細,將切細的折而抖在簸箕或卷席上涼幹,這樣豆餅就成了。吃起來軟軟的,非常細膩,與臘肉同炒,吸收了臘肉鹹香的踏豆餅
6、煎豆餅
是壹項細活。先得做好餅皮,用好面搟成薄薄的壹層面皮,然後切成塊,包上豬肉、牛肉或者雞蛋,做成壹個個像小皮包壹樣的餡餅,放入油鍋,炸到金黃。咬壹口,餅皮嘎嘣酥脆,裏面的餡料鮮香可口,飽含肉汁
這些地道的美食已經變成宜昌人的正餐了,很多時候在他們的餐桌上都是可以看到的,雖然是五谷雜糧,但是對身體卻十分的好,因此這也是為什麽這些美食能夠保存至今的原因。
鍋鑼鍋鑼子粑粑子粑粑鍋鑼子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