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農歷正月十壹文言文

農歷正月十壹文言文

1. 丁醜正月十壹日,是日立春

出自《徐霞客遊記》中的《楚遊日記》第壹篇,下附原文及譯文供參考。

原文: 丁醜(公元1637年)正月十壹日 是日立春,天色開霽。亟飯,托靜聞隨行李從舟順流至衡州,期十七日會於衡之草橋塔下,命顧仆以輕裝從陸探茶陵、攸縣之山。

及出門,雨霏霏下。渡溪南涯,隨流西行。

已而溪折西北,逾壹岡,***三裏,復與溪遇,是為高隴。於是仍逾溪北,再越兩岡,***五裏,至盤龍庵。

有小溪北自龍頭山來,越溪西去,是為巫江,乃茶陵大道;隨山順流轉南去,是為小江口,乃雲嶁山道。二道分於盤龍庵前。

〔小江口即蟠龍、巫江二溪北自龍頭至此,南入黃雩大溪者。〕雲嶁山者,在茶陵東五十裏沙江之上,其山深峭。

神廟初,孤舟大師開山建剎,遂成叢林。今孤舟物故,兩年前虎從寺側攫jué抓取壹僧去,於是僧徒星散,豺虎晝行,山田盡蕪,佛宇空寂,人無入者。

每從人問津,俱戒通“誡”莫入。〔且雨霧沈霾,莫為引導。

〕余不為阻,從盤龍小路,〔南沿小溪二裏,復與大溪遇。〕南渡小溪入山,雨沈沈益甚。

從山夾小路西南二裏,有大溪自北來,直逼山下,〔盤曲山峽,兩旁石崖,水嚙成磯。〕沿之二裏,是為沙江,即雲端溪入大溪處。

途遇壹人持傘將遠〔出〕,見余問道,輒曰:“此路非多人不可入,余當返家為君碃雞百課知酒版旬保莫前驅。”余感其意,因隨至其家。

其人為余覓三人,各持械賫jī攜帶火,冒雨入山。初隨溪口東入〔壹裏〕,望〔壹小溪自〕西峽〔透隙出〕,石崖層亙,外束如門。

導者曰:“此虎窟山。從來燒采之夫俱不敢入。”

時雨勢漸盛,遂溯大溪入,宛轉二裏,〔溪底石峙如平臺,中剖壹道,水由石間下,甚為麗觀。〕於是上山,轉山嘴而下,得平疇壹壑,名為和尚園。

〔四面重峰環合。平疇盡,〕約壹裏,復逾壹小山,循前溪上流宛轉峽中,又壹裏而雲嶁寺在焉。

山深霧黑,寂無壹人,殿上金仙雲冷,廚中丹竈煙空。徘徊久之,雨愈催行,遂同導者出。

出溪口,導者望見壹舟,亟呼而附焉。順流飛槳,舟行甚疾即急。

余衣履沾濕、氣寒砭肌,惟炙衣之不暇,無暇問兩旁崖石也。山溪紆曲,下午登舟,約四十裏而暮,舟人夜行三十裏,泊於東江口。

譯文: 丁醜年正月十壹日這壹天是立春,天氣晴朗。趕緊吃了飯,委托靜聞隨同行李壹起坐船順流到衡州,預約本月十七日在衡州草橋塔下相會,叫顧仆攜帶著輕裝跟隨我從陸路探遊茶陵州和枚縣的山。

等走出門,滿天細雨霏霏。渡過溪流到南岸,順流往西行。

隨後溪折往西北,我們越過壹座山岡,***走三裏,又與溪流相遇,這地方是高隴。從高隴仍舊渡過溪流到了北面,再越過兩座山岡,***走五裏,到盤龍庵。

有條小溪從北面的龍頭山流來,渡過溪流往西去,這是巫江,是到茶陵州城的大路;依山順流轉往南去,為小江口,這是到雲峻山的路。兩條道路在盤龍庵前分岔。

小江口就是蟠龍、巫江兩溪從北面的龍頭流到此處,然後往南匯入發源於黃零仙廟的那條大溪的地方。雲嶙山在茶陵州東面五十裏沙江的上邊,那山深幽峻峭。

神宗初年,孤舟大師開山建寺,於是這裏便成了眾僧聚居念佛修道的地方。現今孤舟已經離世,兩年前老虎從寺側叼銜了壹個僧人去,於是眾僧徒四處奔散,豺狼虎豹白天出沒,山中的田地全部荒蕪,佛宇變得空寂,沒有人再去。

每當向人間起到那寺的路,都告戒我不要去。而且雨霧迷潦,陰霆濃密,沒有誰肯給我們作向導。

我不被這壹切所阻,從盤龍庵的小路,往南沿小溪而行,兩裏,又與大溪相遇。往南渡過小溪進入山中,雨下得更猛。

從兩山間的小路往西南走兩裏,有條大溪自北面流來,直逼山下,曲折地繞流在山峽中,溪兩旁的石崖,被水流侵蝕而形成壹個個橫伸斜突的磯石。沿溪走兩裏,為沙江,它就是雲峻山來的溪水匯入大溪的地方。

路途中遇到壹個人拿著傘將要遠出,見我間路,就說道:“這條路若不是幾個人壹起就不可以進去,我應當返回家為先生您作先導。”我感謝他的情意,於是跟隨他到了他家。

那人為我又找了三個人,每人拿著些刀棍、火把,冒雨進入山中。起先是從溪口往東進去,走壹裏,望見壹條小溪從西南的山峽中穿流出來,石崖層層橫貫,對峙如門。

向導說:“此地是虎穴,燒炭打柴的人都不敢進去。”這時雨勢漸大,於是溯大溪往裏走,曲折地走兩裏,溪底石頭聳峙如同平臺,石臺中間破裂開壹條通道,水從其間流瀉下去,景象很優美。

從此處登上山,轉過山嘴往下走,見到壹片平整的谷地,名叫和尚園。谷地四面壹重重山峰環繞聚合。

從那片平坦的田野盡頭約走壹裏,又翻過壹座小山,順前面所沿的那條溪流曲折地行進在山峽中,又走壹裏雲嶙寺便到了。山巒幽深霧氣濃黑,寺中靜寂無壹人,佛殿上如來的金身久無香火祭供而透出冷氣,廚竈中早已火滅煙空。

徘徊了許久,雨勢更大,像是催我們快走,於是同向導出了寺。走出溪口,向導望見壹只船,於是趕忙呼叫住而搭乘上。

船順流飛漿,航行得很快,我衣服鞋子全濕透了,水氣寒冷,浸入肌膚,連烘烤衣服都來不及,更無暇再探問溪兩旁崖石的情形。山溪迂回曲折,下午登船,約行了四十裏,天就黑下來,船夫又在夜色中撐船航行三十裏,停泊在東江口。

2. 農歷正月十壹是什麽日子,有什麽習俗

子婿日,正月十壹是“子婿日”,是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壹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壹請子婿”。

行彩橋 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行頭橋”習俗,是潮汕壹種重要的民俗事象。正月十壹日晚開始的“行彩橋”,稱為“行橋頭”。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興致勃勃向彩橋湧來。

在大年前後這幾天因各種原因未能向親友和故交拜年的人,趕緊“拜個晚年”,也不失禮數。這壹天的飲食習俗是吃烙合子,烙合子的“合”與“和”諧音,吃合子寓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