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個地方
她有中國最大的磷礦
她有世界最大的木結構戲樓
她有貴州最大的木結構書院建築
她就是甕安
甕安地處烏江中遊、黔中腹地、黔南北端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年平均氣溫13.6
最熱7月平均氣溫23.1
平均海拔在1350米
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甕安文化底蘊深厚,
集商賈文化、土司文化、
人文文化、紅色文化為壹體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優勢突出
風光秀美, 旅遊 資源豐富
草塘千年古邑區位於甕安縣猴場鎮,距縣城14公裏。甕安縣猴場鎮已有壹千多年的 歷史 ,它是貴州 歷史 上著名的商業重鎮,素有黔中明珠、黔北四大名鎮、貴州十大鄉場的美譽。
草塘千年古邑區占地80畝,氣勢恢弘博大,是甕安 歷史 文化的壹個地標,也是當前貴州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在草塘千年古邑區,最吸引人目光的,當屬廣場中央這座氣勢宏偉的徽派建築:晴雨雙面大戲樓。
這座戲樓***有5層,有七重飛檐、十二翹角,做工精湛、結構雅致、雄偉壯觀,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全木質結構的大戲樓。
此外,貴州最大的木結構書院建築—旗山書院、中國最著名的進士樓—黔山進士樓、貴州唯壹尚存的安撫司署衙—草塘安撫司署衙等壹批徽派建築,猴場會議陳列館、傅玉書故居也在古邑區內。
朱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甕安縣城東約50公裏,與黃平、福泉接壤,總面積11.2萬畝,80%位原始次生林,20%為人工針葉林,是目前地球同緯度唯壹保存完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次生原始森林。
這裏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景區內山巒起伏、林木蔥郁、河溪清澈、空氣潔凈,環境古樸清涼。
江界河風景區位於甕安縣城西42公裏處,融自然山水、峽谷風光、革命 歷史 紀念遺址、原始森林、喀斯特溶洞和現代橋梁建築於壹體, 有紅軍強渡烏江天險的戰鬥遺址和目前世界懸臂跨徑最大的桁式拱橋——江界河大橋。
江界河可以說是烏江最具魅力的河段,自然風光、名勝古跡、人文景觀星羅棋布,集山、水、洞、橋、林、園、瀑於壹體,以雄、奇、險、秀、幽為特色,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穿洞河瀑布,舊時又稱“水心洞”和“飛練泉”,位於甕安河中段,其下遊匯入烏江,屬於河谷風光帶。
內有中國十大水簾洞之壹的穿洞河瀑布水簾洞、花龍口瀑布、十八學士峰、美女巖等。
下司石林位於甕安縣城15公裏的猴場鎮境內, 石林長約2公裏,寬約0.5公裏,石高約在6-15米之間,為組合式布局。
下司石林屬於典型的溶窪地邊坡型石林,在空間上各片獨立,類型眾多,形態迥異。石林由石峰、石牙、滕蔓組成,景區內石峰林立,綠樹叢生,峰回路轉,如臨迷宮,呈現出不同層次的美。
仙橋山位於甕安縣城西南5公裏的望洞村,雄峙於南北伸展的長嶺之巔。
山頂有壹長方形穿洞,遠望似壹面中天明鏡,又若仕女發髻上的壹匹玉簪。因其是山峰頂上的透光穿洞,與壹般低處的“天生橋”不同,故舊誌稱“石鞏仙橋”。
老鷹洞位於甕安縣城東北14千米的新華鄉紅燈堡。溶洞長約2.5公裏,溶洞內有幾處大廳,其下有暗河。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惟妙唯肖,栩栩如生。
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西南小鎮
除了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美食 也同樣讓人欲罷不能
辣雞粉是翁安當地人最偏愛的早餐,看上去紅油與米粉紅白相間,相映成趣;吃起來辣香兼備,潤滑爽口。
甕安黃粑,以本地富含天然鋅、硒的糯米為主要原料,其色澤晶瀅黃潤、味道清香柔軟。
濫菜實際上是壹種特制的泡菜,其味是臭中回香,臭中回甜,可口清新。
甕安松花皮蛋是用新鮮鴨蛋加工腌制而成的壹種生吃食品,吃起來味道獨特、清香淡雅,涼爽回甜。
當然,甕安的 美食 美景遠不止這些。甕安的美,只有去了才知道。(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