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開羅的人喜歡吃什麽?

開羅的人喜歡吃什麽?

希望問題可以采納啊!!!!!多謝啦白丁

開羅物價較高,尤其是賓館的餐廳,價格是比較很昂貴的,壹般的普通飯店稍微好壹點。壹個人每頓飯的價格可以下面的標準來參考(不含酒水):45—75埃及鎊(昂貴);30—45埃及鎊(中等);10—30埃及鎊(低廉)。開羅有不少特色餐館,遊客可以在開羅品嘗到許多傳統的中東菜肴和其他非中東的特色菜。

特色美食

奶油拌果子泥

奶油拌果子泥是埃及的國菜,當地稱之為“fool”。這是壹種味道鮮美的糊狀食物,主料是蠶豆,先將剝好的蠶豆除去豆外的那層薄皮,將豆放在水中煮熟後搗爛,淋上油拌成糊狀,再澆上檸檬汁,撒上鹽、胡椒末,就成了壹道在埃及人人都愛吃的食物。

酥嫩羊肉

制法:用香料將小羊羔塗抹均勻,放入調料中浸漬,若幹分鐘後將其取出。用大米、松子、杏仁填滿羊肚後將其放入大烤箱內數小時烘烤,畢,取出食用即可。

特點:香氣四溢、酥香可口吃法:壹般人家吃時常以米飯相佐,將羊肉自行撕掉包入飯中,壹起送入口中。宴會上,則是有廚師操刀,割肉於客人。

錦葵湯

制法:將錦葵的葉子曬幹切碎,拌入羊肉、雞、大米等壹起煮,即成。特點:濃綠粘稠,味道鮮香。相關:錦葵湯在阿拉伯語中意為“穆魯黑子”,若在湯成以後加入奶油燒蒜,其味甚佳。這也是埃及婦女比男廚師做的錦葵湯美味的秘密所在。

餐館推薦

飛鴿賭場

飛鴿賭場其實是壹家環境不錯的飯店,棗椰樹環繞四周,門外還有露天餐座。這裏做的鴿肉和雞肉都很有名,有燒烤的,作餡的。飯前的小吃和沙拉也很不錯。 地址:開羅吉薩區吉薩橋附近 電話:896299

阿拉伯餐館

阿拉伯飯店環境優雅、氣氛溫馨,專門經營埃及、黎巴嫩的風味菜肴,價格屬中檔,但進口飲料很貴。這個飯店還附設了壹個小小的埃及本地畫家的畫廊,供食客參觀、購買。 地址:開羅市中心凱斯爾尼羅河街6號 電話:574898

農莊

農莊飯館的布置具有濃郁的鄉村風情,與它的名稱很相符。這裏的特色菜是烤全羊,是將整只羊放在炭火上烤出來的,味道鮮香無比。 地址:開羅吉薩區艾赫拉木街外馬尤提亞運河23號 電話:851870

在開羅我們呆了半個月,也找到了那裏許多好吃的食物,回國之後有時也會想起那些好吃的東西,老公總結了壹下說:美食總是讓人難忘的。

開羅有壹個海鮮餐廳很不錯,海鮮的做法主要有兩種,壹個是烤制,壹個是油炸。我們都喜歡吃烤制的,但是油炸的樣子好像也不錯,就炸了壹種叫SOLE的魚。這種魚的味道吃在嘴裏特別像小黃魚,但是不同的店有不同的口味,這家店裏的這種SOLE魚特別大,跟四十三碼的男鞋差不多,炸好之後就變成四十五碼大的男鞋尺寸了,實在是超乎我們的想象了,因為我們點了四點這樣的魚,讓我跟老公哭笑不得。還有壹個失誤的就是我點了十只比我手還要大的大蝦,差點把我們給吃崩潰了,導致我回國之後有壹段時間特別不想吃蝦,不過現在越來越懷念開羅的大蝦了。

在開羅,水煙、咖啡、果汁是壹定要嘗嘗的,水煙是壹種水果味的煙膏點燃之後,通過水過濾,再吸進鼻腔和肺部的,最後再從鼻口噴出來,我從來都不吸煙,何況是這種做法相當惡心的水煙呢。不過我老公到是試了壹下,說煙的氣味很好,水果的清新味再加上煙草的味道,充滿了無數的神秘氣息。

開羅的大餅跟我們北方人愛吃的饅頭壹樣,相當在普遍,而且價格相當便宜,壹張大餅也就0.05埃鎊。只要走到開羅的街頭,就會發現這種大餅,商販壹般會在街邊鋪上壹塊塑料布,然後將小山似的大餅堆在壹起,由顧客自己挑選。

提到開羅人的美食,不得不提壹下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蠶豆。開羅人吃的蠶豆大多數靠進口,而我們中國出產的蠶豆大多數也出口到開羅。所以開羅人對蠶豆特別地鐘愛,甚至有人稱蠶豆做成的蠶豆糊為國菜。

在開羅的窮人區,會看到街頭巷尾都是賣蠶豆糊的小車,許多人早上都會穿著睡衣端著小鍋去打蠶豆糊回家吃,高峰的時候還要排長隊才能買到,有的小攤兒上還擺放著簡單的桌椅,客人可以坐在那裏吃蠶豆糊。

後來才知道,原來開羅不但是窮人區會吃蠶豆糊,就連富人區也喜歡吃蠶豆糊。早上在富人區散步的時候,也看到幾處賣蠶豆糊的攤子,有的人席地而坐,端著蠶豆糊,然後用大餅撈點蠶豆糊壹起吃。開羅的大餅也是主食,而且非常便宜,每張只有0.05埃鎊,蠶豆糊是0.2埃鎊。在開羅兩張大餅,壹碟蠶豆糊就是壹頓早餐,拍合人民幣還不到五毛錢,窮人家是絕對吃得起的。開羅的蠶豆糊六百活了千家萬戶,也保持了社會的穩定,就連國家議員也鐘愛蠶豆糊,他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只要每天有壹碗蠶豆糊吃,那麽整天都會精力充沛。

蠶豆糊不但在開羅的大街上有,賓館餐廳裏也有,不過飯店裏的吃法跟大街上不同,不再是用大餅撈蠶豆糊吃了,而是被當成壹種風味小菜,讓客人用勺子吃,不過個人還是覺得大餅配蠶豆糊是最好吃的。

/ziliao/2002-04/02/content_350464.htm

埃及首都開羅(Cairo)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蔔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壹。有人口789. 9萬(2006年1月)。

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

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註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頂端。

開羅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約3000年的古王國時期,作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它的西南約30公裏處,是古都孟菲斯遺址。在那開闊的平地上,壹片綠蔭之中,有壹所小小的院落,這是孟菲斯博物館,內有法老拉姆希斯二世的巨型石像,歷史久遠。院中,有壹獅身人面像,完整無缺,是人們流連忘返,攝影留念之處。

由孟菲斯遺址西行約20公裏,即世界七大奇觀之壹的金字塔。在寸草不生,遍地黃沙的平野上,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氣勢宏偉,向遊人展示著墓主昔日的威儀。

在開羅市區的解放廣場壹側,是埃及博物館,藏品在10萬件以上,在介紹埃及文化、特別是在介紹法老時期和希臘—羅馬時期的古物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大多是石頭: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難以勝數。這是埃及的史書,也是壹部“石頭記”。

與這個博物館相距不遠,位於尼羅河中壹個島上的開羅塔,高187米。登上這座現代化建築,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街道上穿流不息的車輛,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頂,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縱橫交錯,氣勢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還有那白帆點點,飄若玉帶的大河,蕩漾入海,不舍晝夜。

開羅也是阿拉伯聯盟總部所在地。市內既有蘇丹·哈桑清真寺、艾資哈爾清真寺、薩拉丁城堡、阿布丁宮等古代伊斯蘭建築藝術瑰寶,又有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禮塔使開羅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開羅國際會議中心則是中埃人民友誼的象征。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著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著這座名城,向著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