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作者的這段話是什麽意思?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作者的這段話是什麽意思?

所以都能以自己所食用的食物為甘美,所穿著的衣服為舒適,所處的環境為安樂,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羨慕嫉妒,這樣的人民才稱得是樸實。

此句出自《上古天真論》,是《黃帝內經·素問》第壹篇,論述了從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無人為之雜的古人能活百歲而動作不衰與不知養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體原因,其次談及人壹生的生長發育過程,強調腎氣、正氣、真氣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最後列舉了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原文(節錄)

是以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譯文

所以那時的人都能心態安閑少欲望,心境安定不憂懼,形體勞動而不疲倦,真氣從容而順調,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願望得到了滿足,所以都能以自己所食用的食物為甘美,所穿著的衣服為舒適,所處的環境為安樂,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羨慕嫉妒,這樣的人民才稱得是樸實。

擴展資料:

《黃帝內經》接受了中國古代唯物的氣壹元論的哲學思想,將人看作整個物質世界的壹部分,宇宙萬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質“氣”形成的。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指導下,將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系在壹起。

《黃帝內經》認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是相參相應的,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無時無刻不對人體發生影響。《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是說人和宇宙萬物壹樣,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生、按照四時的法則而生長。人生天地之間,必須要依賴天地陰陽二氣的運動和滋養才能生存。

《黃帝內經》否定超自然、超物質的神的存在,認識到生命現象來源於生命體自身的矛盾運動。認為陰陽二氣是萬物的胎始。對整個生物界,則認為天地萬物和人都是天地陰陽二氣交合的產物。陰陽二氣是永恒運動的,其基本方式就是升降出入。

《黃帝內經》把精看成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生命的原動力。在《靈樞·經脈》還描繪了胚胎生命的發展過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墻,皮膚堅而毛發長”。這種對生命物質屬性和胚胎發育的認識是基本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