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若缺乏電解質,許多生理機能都會停擺,人體水份與酸堿質的平衡也會被破壞。
鉀能幫助心臟維持規律的心跳,並協助血壓的穩定。
鉀的功用:
鉀是身體中數量較大的物質,多數存在於各細胞內,與細胞外的內互相協調,
以維持血液和體液的酸堿平衡,以及維持體內水分平衡與滲透壓的穩定。
其他的鉀則分散儲存在於神經、血球與肌肉當中。
鈉、鉀、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體內水份與酸堿度的平衡。
缺乏鉀時對身體的影響:
長期缺鉀者,會有心律不整、神經傳導不正常、嘔吐等癥狀。
流失大量的水份時(如腹瀉與非常大量的出汗),除了補充水份,
還要補充電解質,若只大量補充水份而未補充電解質,就會產生無力、痙攣、
嘔吐腹瀉等「衰竭」的癥狀。
吸收來源:
肉類、牛奶、乳酪
新鮮蔬果、橘子、葡萄乾、馬鈴薯、香蕉、冬瓜
以香蕉的含鉀量最多。
鉀建議攝取量:
鉀的攝取不宜過量否則會造成鈉的流失與不足。
長期服用抗生素、利尿劑者、鹽分攝取過高者,都必須多攝取鉀。
夏季“抗汗”當補鉀 健康報
夏季,城裏很多人出門都習慣於帶壹瓶純凈水;而在農村,人們外出勞動時喜歡喝的卻是茶水。雖然兩者都能補充因大量出汗而丟失的水分,但是它們的作用卻不盡相同。飲茶不僅能解渴而且能消除疲乏。為什麽飲茶能消除疲乏呢?原因是夏季人體容易缺鉀,缺鉀會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而茶葉中剛好含有豐富的鉀。
夏季人體缺鉀原因有三,壹是人體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鈉以外,還含有壹定量的鉀離子。二是夏季人們的食欲減退,從食物中攝取的鉀離子相應減少,這樣會造成鉀的攝入不足。其三,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謝需要鉀的參與。
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臨床醫學資料還證明,中暑者均有血鉀降低現象。
防治低鉀的關鍵是補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藥、毛豆、莧菜、大蔥等蔬菜中含鉀也比較豐富,黃豆、綠豆、蠶豆、海帶、紫菜、黃魚、雞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壹定量的鉀。各種果汁,特別是橙汁,也含有豐富的鉀,而且能補充水分和能量。前面提到的茶葉,據測定含有1。1%~2。3%的鉀,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飲品。
多食鉀 少中風
據在聯邦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第24屆內科學會公布的統計資料提示,在中風的病例中,60%是高血壓引起的,30%是動脈硬化引起的,只有10%是因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或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而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都與病人的飲食有關。
美國醫學家在南加州經12年對859名50-79歲的男女追蹤觀察表明,進食低鉀飲食者發生中風所致的死亡率確實高於進食高鉀飲食者。追蹤觀察發現,如果每天的鉀進食量增加10個毫克分子量,即可使發生中風所致死亡的危險性減少40%。因此,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若能多吃些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將有利於降低血壓,減少中風所致死亡的可能性。
含鉀豐富的食物有豆類、蔬菜、水果。豆類中以黃豆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鉀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藥、萵苣等;水果中以桔子含鉀量最高。
大汗淋漓莫忘補鉀(2001-07-20 09:57:24)
壹般情況下,膳食的含鉀量雖然不高,但剛好能滿足人體的需要,無需特別補充。可在炎熱的夏季,特別是今夏持續高溫,大量出汗可導致體內缺鉀,會使人感到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同時耐熱能力降低。若鉀嚴重缺乏時,常易導致體內酸堿平衡的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無力懶動等。因此,夏季在飲食中補充適量的鉀很重要。
含鉀食物分布很廣,幾乎所有的動植物中均含鉀,尤以豆類、蔬菜、水果的含量最高。豆類含鉀量高的主要有黃豆、青豆、綠豆、蠶豆等;蔬菜中含鉀多的是菠菜、山藥、土豆、芹菜、大蔥等。除此之外,玉米面、蕎麥面以及牛奶、雞肉、黃魚等也有壹定的含量。要準
缺鉀使人疲乏 茶水能補鉀消暑最佳 (2003年06月14日 09:09)
大洋網訊 夏季,城裏很多人出門都習慣於帶壹瓶純凈水;而在農村,人們外出勞動時喜歡喝的卻是茶水。雖然兩者都能補充因大量出汗而丟失的水分,但是它們的作用卻不盡相同。飲茶不僅能解渴而且能消除疲乏。為什麽飲茶能消除疲乏呢?原因是夏季人體容易缺鉀,缺鉀會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而茶葉中剛好含有豐富的鉀。
夏季人體缺鉀原因有三,壹是人體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鈉以外,還含有壹定量的鉀離子;二是夏季人們的食欲減退,從食物中攝取的鉀離子相應減少,這樣會造成鉀的攝入不足;其三,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謝需要鉀的參與。
防治低鉀的關鍵是補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藥、毛豆、莧菜、大蔥等蔬菜中含鉀也比較豐富。各種果汁,特別是橙汁,也含有豐富的鉀,而且能補充水分和能量。前面提到的茶葉,據測定含有1.1%~2.3%的鉀,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飲品。
缺鉀有哪些癥狀
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 /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臨床醫學資料還證明,中暑者均有血鉀降低現象。(健康報)
(大洋網 www.dayoo.com)
鉀 代 謝
鉀(K)是細胞內最多的陽離子.僅約2%總體鉀在細胞外.因為大部分細胞內鉀在肌細胞內,故總體鉀與身體肌肉塊呈粗略的比例.平均70kg體重成人約有鉀3500mEq.
鉀是細胞內滲透壓主要決定簇.細胞內,外液鉀濃度之間相互關系強烈影響細胞膜極化,依次影響重要的細胞程序,如神經沖動傳導和肌肉(包括心肌)收縮.因此,相對小血漿鉀改變可有明顯臨床表現.
在無嚴重代謝障礙時,血漿鉀提供總體鉀含量合理臨床估計.假設血漿pH恒定,血漿鉀濃度從4降至3mEq/L指示總體缺鉀100~200mEq.血漿下降達<3mEq/L指示總體缺鉀約200~400mEq.許多病態情況下,血漿鉀濃度變得不是總體鉀含量可靠指標,因為鉀向細胞內或細胞外轉移.
內部鉀平衡
許多因素影響鉀(K)細胞內外運動.其中最重要是循環血胰島素水平.有胰島素,鉀向細胞內運動,因此降低血漿鉀濃度.當循環胰島素缺乏,如糖尿病酮酸中毒,鉀向細胞外運動,提高血漿鉀,即使有總體鉀缺乏.興奮交感神經系統同樣影響細胞內鉀運動.β-激動劑,特別是選擇性β2 -激動劑,促發細胞吸取鉀,而β-阻滯劑或α-激動劑興奮,似乎促發鉀向細胞外運動.血漿鉀同樣明顯受血漿pH影響.急性酸中毒促使鉀向細胞外運動進入ECF.急性代謝性堿中毒促使鉀向反方向運動.然而,血漿HCO3 濃度改變可能比pH改變對這方面更為重要.因此,礦物酸堆積的酸中毒(無陰離子間隙高氯性酸中毒)由於通過細胞轉移很可能顯示血漿鉀增高.相反,由於有機酸堆積(陰離子間隙增加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不引起高鉀血癥.因此,高鉀血癥常常伴有胰島素缺乏糖尿病酸中毒和ECF高張而不是酸中毒本身.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堿中毒對血漿鉀濃度比代謝障礙較少影響.然而,血漿鉀濃度按血漿pH(和HCO3 濃度)水平總可以被解釋.
外部鉀平衡
飲食攝入鉀正常波動介於40~150mEq/d.穩定狀態,大便丟鉀相對恒定,量少(約攝入量10%).尿鉀排泄受調節至接近攝入鉀量,以便維持平衡.然而,當鉀負荷快速攝入,在以後數小時僅約50%出現在尿中.由於其余大部分鉀轉入細胞內,使血漿鉀升高減少.如繼續大量攝入鉀,腎鉀排泄增多,大概鉀興奮醛固酮分泌.此外,鉀從糞便中吸收似乎在調節控制下,在慢性鉀過多,可下降50%.
當食物中鉀攝入下降,細胞內鉀再作為緩沖對抗血漿鉀濃度波動.腎臟保鉀作用對減少飲食中鉀反應相對緩慢,遠遠小於腎臟保鈉能力.腎鉀排泄20mEq/24h代表近乎最大腎鉀保留,因此暗示明顯鉀丟失.
血漿鉀自由濾過腎小球.濾過鉀的大部分在近端小管和亨利袢重吸收.正常情況下鉀分泌進入遠端小管和集合管濾液中.凈腎鉀排泄主要受遠端腎單位鉀分泌變化調節.遠端鉀分泌受醛固酮,酸堿狀態,遠端腎單位尿流率和膜極化調節.高循環醛固酮水平引起泌鉀增加和尿鉀排泄.醛固酮的缺乏和抑制降低遠端腎單位泌鉀和導致腎鉀保留.急性酸中毒損害鉀排泄,而慢性酸中毒和急性堿中毒引起尿鉀排泄(見下文酸,堿代謝障礙).增加遠端腎單位鈉和高遠端腎單位尿流量有利於鉀分泌.遠端腎單位鈉回吸收增加管腔負電勢,進壹步支持鉀分泌.因此,增加遠端腎單位鈉,像在高鈉攝入或袢利尿劑治療壹樣,伴有增加鉀排泄.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測定血漿鉀濃度通常正確.過去火焰光度比色已被特異離子電極測定所取代.已有最新比色法進行床邊快速血漿鉀測定.雖然不能取代臨床實驗測定,但這種方法具有壹定的正確性和比較實用,特別是在ICU,能夠提供快速結果.
若幹種疾病導致假血漿鉀濃度.假低血清鉀(假低鉀血癥),偶爾發生於極高白血球(>105 /μl)髓性白血病病人,假如在測定前標本放置室溫,由於異常白細胞吸收血漿中鉀.血標本立即分離血漿或血清測定電解質就可避免假性低血鉀.假性高血清鉀(假性高鉀血癥)同樣可以發生,最通常是溶血,從標本紅細胞內釋放出細胞內鉀.由於這壹原因,靜脈抽血應該當心不要通過小口徑針快速抽血或劇烈搖動血標本.假性高鉀血癥可由於血小板過多癥(血小板計數>106 /μl),由於凝血過程中從血小板釋放出鉀.假性高鉀血癥,血漿鉀(非凝固血),與血清鉀相反,將是正常.
鉀代謝障礙
低鉀血癥
由於總體鉀貯備缺乏或鉀異常運動進入細胞內引起血清鉀濃度下降<3.5mEq/L.
病因學和發病機制
低鉀血癥可以是鉀攝入減少,但通常是由於過度尿鉀或胃腸道鉀丟失所致.異常胃腸道鉀丟失發生在慢性腹瀉和長期濫用瀉劑或腸道轉流.胃腸道鉀丟失的其他原因包括食粘土癖,嘔吐和胃吸引.罕見有結腸絨毛腺癌可引起胃腸道大量鉀丟失.胃腸道鉀丟失,由於代謝性堿中毒和容量丟失興奮醛固酮分泌,而合並腎鉀丟失.
鉀向細胞內轉移同樣可引起低鉀血癥.所以發生在全胃腸外營養,大量進餐和給胰島素後的糖原合成過程中.興奮交感神經系統,尤其用B2 -激動劑,如舒喘寧,叔丁喘寧,由於細胞鉀吸取可產生低鉀血癥.很類似,嚴重低鉀血癥偶爾見於甲狀腺毒癥病人由於過度β-交感興奮(低血鉀甲狀腺周期性麻痹).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是罕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由於突然鉀向細胞內異常轉移(見高鉀血癥),引起壹過性,發作性嚴重低鉀血癥為特征.發作常伴有不同程度麻痹.典型有由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或劇烈鍛煉所促發,但變異型無這些表現.
不同的疾病可引起腎鉀喪失增加.尿鉀排泄可發生於過多鹽皮質類固醇直接作用遠端腎單位促使泌鉀.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罕見的腎素分泌腫瘤,糖皮質激素可治療性醛固酮增多癥(罕見遺傳性疾病)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均可引起鹽皮質激素過多的低鉀血癥.抑制11-β羥類固醇脫氫酶(11β-HSDH)阻斷皮質醇(有壹些鹽皮質激素活性)轉變成皮質素(無鹽皮質激素活性).這些物質如甘草酸(見於甘草和咀嚼煙草)抑制11β-HSDH導致腎鉀排泄.
Liddle綜合征(參見第229節)是壹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疾病,以嚴重高血壓和低血鉀為特點.Liddle綜合征通過遠端腎單位無限的鈉重吸收,後者由於壹種突變見於上皮鈉通道亞單位基因編碼上.不適當高鈉回吸收導致高血壓和腎鉀喪失.
Bartter綜合征(參見第229節)是壹原因未定的不常見疾病,特征是腎鉀,鈉損耗,過度產生腎素和血管緊張素和正常血壓.
最後,腎鉀損耗可以由於許多先天性和獲得性腎小管病變所致,如腎小管酸中毒和範康尼(Fanconi)綜合征,壹種少見綜合征,可導致腎臟鉀,糖,磷,尿酸和氨基酸丟失.
利尿劑是更多導致低鉀血癥的最常用藥物.耗鉀利尿劑阻滯鈉近,遠端腎單位回吸收,包括噻嗪類,袢利尿劑和滲透性利尿劑.氨體舒通,阿米洛爾和氨苯蝶啶阻滯遠端小管和集合管鈉回吸收,因此不伴有耗鉀.經誘導腹瀉,瀉藥,尤其是濫用,可引起低鉀血癥.偷用利尿劑和/或濫用瀉藥常常是持久性低鉀血癥的原因,尤其是偏愛體重喪失病人和容易得到藥物康復護理員.
富鉀的食品
鉀的功能常與鈉相聯系,對維持體內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細胞的新陳代謝,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起著十分重要作用。血鉀過低或過高,都會引起嚴重後果。
鉀在天然食物中分布很廣,日常膳食中壹般不會缺乏,如果膳食不平衡,偏食肉、蛋、多糖、多鹽,而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烹調不合理,做菜餡去菜汁,吃菜時弄去菜湯,那就等於吃“低鉀菜”,無形中丟失大量的鉀。慢性疾病可能使鉀的吸收不好,腹瀉嘔吐,有些利尿劑都可使鉀丟失過多。糖元的生成需要鉀,食用大量糖時,血中鉀的濃度很快下降,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往往大量鉀從尿中丟失,所以需要補鉀。
含鉀高的食物有鮮蠶豆、馬鈴署、山藥、菠菜、莧菜、海帶、紫菜、黑棗、杏、杏仁、香蕉、核桃、花生、青豆、黃豆、綠豆、毛豆、羊腰、豬腰等。高鉀飲食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尿少或無尿,鉀不能及時被排出;休克或腎上腺功能不全等不僅不能補鉀,而且要控制鉀的攝入量。(上海助醫網)
冠心病病人限鹽不忘補鉀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壹。調查資料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有促進冠心病發展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壓並設法降低血壓水平,對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對心臟血流供應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目前普遍認為,鈉攝入量在促進高血壓發病中起著壹定的作用。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食鹽每日攝入高達20克的日本北部人,高血壓發病率可高達40%,明顯高於食鹽每日攝入約5克的北美愛斯基摩人的發病率。研究還證明:平均每天少攝入5克食鹽,平均舒張壓可降低0.53千帕(4毫米汞柱)。因此,對已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限制食鹽可作為壹種非藥物性治療手段。
那麽,冠心病病人應限制多少食鹽為宜呢, 這要根據病人是否同時患有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的病情來決定。有人提出較為嚴格的限鹽量,規定每日不超過5克。有的人較難做到並堅持。筆者認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逐漸限制食鹽用量,使自己的口味漸漸習慣於低鹽膳食。具體做法是:烹調時在菜肴出鍋前將鹽撒在食物上,鹽味便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還可利用糖、醋、香料等調味品,來增加食物味道,以減少食鹽用量。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低鈉鹽,也是限鹽(限鈉)的壹個較好的選擇。
最後應指出,鉀鹽是可以保護心肌細胞的。促進鈉排泄的降壓藥,常常增加鉀排泄,造成體內缺鉀。因此,膳食中於限鹽(限鈉)的同時,應多吃含鉀的食物,例如五谷雜糧、豆類、肉類、蔬菜和水果均含有壹定量的鉀。動物性食品雖大多含鉀比蔬菜、水果高,但鈉含量、膽固醇含量較高,而蔬菜、水果含的鈉極少,所以,應多吃水果、蔬菜來補鉀。含鉀高的食物有菠菜、蘿蔔、卷心菜、芹菜莖、南瓜、鮮豌豆、檸檬等,均可選食。
37度醫學網
鉀,原子序數19,原子量39.0983。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堿”。1807年由英國化學家戴維首次用電解法從氫氧化鉀熔體中制得金屬鉀,並定名。鉀在地殼中的含量是2.59%,居第七位。重要的價礦物有鉀石鹽、鉀硝石等;海水中含有氯化鉀,其含量為氯化鈉的1/40;土壤中的鉀很容易進入植物組織,所以植物灰中都含有碳酸鉀。鉀有三種天然同位素:鉀39、鉀40和鉀41。
鉀是壹種輕而軟的低熔點金屬;熔點為63.25°C,沸點760°C,密度0.86可/厘米3。
鉀比鈉活潑,金屬鉀與水或冰的反應,即使溫度低到-100°C,也非常劇烈;與酸的水溶液反應更為劇烈。金屬鉀在空氣中燃燒,易生成橘紅色的超氧化鉀。金屬鉀與氫氣反應很慢,但在400°C時反應很快。金屬鉀與壹氧化碳反應能生成壹種爆炸性的羰基化合物。含鉀的化合物能使火焰呈現紫色。
鉀鹽是重要的肥料,是植物生長的三大營養元素之壹。
鉀鹽
中國是鉀鹽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僅在六個省(區)有少量鉀鹽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28處,總保有儲量KCl 4.56億噸。我國鉀鹽主要產於青海察爾汗鹽湖,其儲量占全國的97%;雲南猛野井也有產出。鉀鹽礦床類型以現代鹽湖鉀鹽為主,中生代沈積型鉀鹽礦和含鉀鹵水不占重要地位。
元素符號:K
性狀:鉀是壹種銀白色,質軟,有光澤的1A族堿金屬元素。
它的熔點低,比鈉更活潑,在空氣中很快氧化。鉀與水的反應比其他堿金屬元素顯得溫和。鉀可以和鹵族、氧族、硫族元素反應,還可以使其他金屬的鹽類還原,對有機物有很強的還原作用。
發現: 1807年由英國化學家戴維首次用電解法從氫氧化鉀熔體中制得金屬鉀,並定名。
名稱由來:來源於拉丁文kalium,原意是“堿”。拉丁文名稱從阿拉伯文qali借來的。
分布:鉀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在雲母、鉀長石等矽酸鹽中都富含鉀。鉀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2.09%,居第八位。在海水中以鉀離子的形式存在,含量約為0.1%。鉀在海水中含量比鈉離子少的原因是由於被土壤和植物吸收多。在動植物體內也含有鉀。正常人體內約含鉀175克,其中98%的鉀貯存於細胞液內,是細胞內最主要的陽離子。
制備:這種元素通過將其常見的氫氧化物進行電解而得到。講氫氧化鉀與鹵化物進行熔融電解,再經真空蒸餾制得。
同位素:鉀39、鉀40和鉀41
用途:鉀主要用作還原劑及用於合成中。鉀的化合物在工業上用途很廣。鉀鹽可以用於制造化肥及肥皂。鉀對動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起很大作用,是植物生長的三大營養元素之壹。
對人體的影響:鉀可以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參於細胞內糖和蛋白質的代謝。有助於維持神經健康、心跳規律正常,可以預防中風,並協助肌肉正常收縮。在攝入高鈉而導致高血壓時,鉀具有降血壓作用。
人體鉀缺乏可引起心跳不規律和加速、心電圖異常、肌肉衰弱和煩躁,最後導致心跳停止。壹般而言,身體健康的人,會自動將多余的鉀排出體外。但腎病患者則要特別留意,避免攝取過量的鉀。
鉀的成人每日攝取量為2000毫克。嬰幼兒對鉀的最低日需要量為90毫克。在乳制品、水果、蔬菜、瘦肉、內臟、香蕉、葡萄幹中都含有豐富的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