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的劃分,新洲方言屬楚語第二區(黃孝片),系典型的楚語,其部分單字的聲母、韻母和北方話相同,而聲調有極大差異。去聲分陰陽,保留古入聲且長調,構成六個調,是新洲方言的重要特點,也是新洲方言與北方話差異最大、關系最復雜之所在。
新洲人大部分為明洪武初年自江西饒州等地移民,俗稱“江西填湖廣”。至今,新洲方言中仍保留部分其族源地贛方言的語音和詞匯特征。
新洲方言以舉水西支古乾河(俗稱白湄河,今已湮沒)為界,又分為東西兩片(有將徐古、潘塘、鳳凰等地分為北片的)。微觀區劃為:東片有舊街話、徐古話、邾城話;西片有汪集話、李集話、倉埠話和陽邏話。東片保留鄂東“楚語”痕跡,西片則受“西南官話”浸染。
1、字詞示例
新洲方言土詞語,壹部分是本地方言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另壹部分則是保留下來的古語詞。如:“小孩”叫“細伢”(ηɑ),“閃電”叫“掣豁”,“石頭”叫“碼骨”等。又如:恔(sɑo),古義是“快”,即普通話的“迅速”。如“妳放恔貼些,快去快回”。钅谷 [yu]:古義是“磨損”,引申為“鈍”、“破舊”。新洲方言至今稱鈍為钅谷 ,如“刀用钅谷 了,要磨壹下”,“門檻踏钅谷 了,找不到他的人”,“我嘴說钅谷 了,妳還是不信”。
斢 tiǎo 調換;翻面。例句:妳要鉛筆?拿橡皮來斢唦!妳去把曬的被子斢個面。
潽 pū 液體沸騰溢出。例句:吃個火鍋,水加太多,湯都潽出來咧!
渳 mī 喝。例句:等我渳壹口老酒再去搓麻將!
搲 wǎ 舀:用瓢~水。用碗在壇裏~米。例句:再給我搲點米來。
圪 gē 圪漬,名詞,即皮膚上的積垢。例句:新洲童謠:“壹個伢的媽,真邋遢,身上的圪漬,搓麻花……”
敹 liáo 縫綴。例句:妳的紐扣掉了,還是敹幾針吧。
擤 xǐng 捏住鼻子,用氣排出鼻涕。例句:妳看妳鼻子都掉出來了,還不擤壹擤!
拃 kǎ 1.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2.量詞,指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例句:來量壹哈,妳壹拃有好長!
搊 chōu 手扶住或壹端用力向上使物體立起或翻倒。例句:妳不還錢他要搊妳的桌子。
跶 dá 失足跌倒。例句:好興走,莫跶倒了。
潷 bì 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將液體輕輕倒出。例句:碗裏的湯太多了,潷壹些,要潽出來了。
溏 táng 不凝固,半流動。例句:哇,我最愛吃的溏心雞蛋。
扚 dí 動詞,指拔、扯、拉。例句:田裏稗子多了,要扚壹哈。
銚 diào 炊具,燒開水用。例句:我們家總是用銚子燒開水。
噦 yuě 嘔吐。亦指嘔吐物。例句:吃不下東西,看到食物就想噦。
呾 dàn 與“擔”同音,是罵的意思,源於贛方言,是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廣時由江西老家帶到新洲來的。例句:“妳、妳再說我的拐話,我、我、我就呾妳的哈!”
搣 miè(方言miě)掰的意思。例句:他把鉛筆搣斷了
撾 zhuài 1.低(頭);踢的意思。2.裝腔作勢,不理睬人。例句:他總愛把頭撾倒;他撾了她壹腳;他好撾,不可壹世的樣子。
煪 qiú(方言qiū秋)煙熏。例句:莫在屋裏燒稻草,好煪人。
靸 sǎ 鞋後幫踩在腳後跟下;穿。例句:他是個靸半矬鞋的。
敨 tǒu 把包著或卷著的東西打開;展平(褶子);抖(塵土、水份)。例句:把包裹敨開;抻敨。
馱 tuó 背的意思。例句:馱他過了河,還嫌摁痛了他。
搌 zhǎn 挪,移動,壹步壹步往前捱;掖,塞進;輕輕擦抹或按壓。例句:壹步步往前搌;搌被子;用紙把桌子上的水搌幹
洇 yīn 1.墨水著紙向周圍散開。2.澆水。例句:這種紙寫字蠻愛洇;
跳蹔“跳蹔(音暫)”就是“靈活、靈光、活躍”的意思。例句:妳的伢曉幾跳蹔啦,又勤快,飲(音印)牛縻豬(縻音咪,系的意思),擻爐子熯水的!(擻音sòu,掏的意思;熯音漢,加熱)
慫(新洲話念的是古音cǒng)推搡的意思。例句:莫跑快了,過哈就把她慫倒了。
搿(音gě) 1.緊緊抱在壹起摔跤的意思。例句:放抱搿取勝的訣竅就是把對方的腰抱緊用勁扭,同時伸腳向反方向壹絆,對方就倒地了。2.新洲人叫兩人為某事糾纏不休,也叫放抱搿。
(sào音掃),快的意思。?(zan音暫)是古字,“投擊”的意思,普通話沒有繼承這個字。例句:妳家的賤貨手蠻?,把我家的窗戶玻璃?破了壹塊。
黃?魚 即黃顙魚,武漢人叫黃鯝魚。“?”字跟“軋”同音,新洲話念ngà。新洲的叫法,也就是古代人的叫法,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就叫黃?魚。例句:“新洲人做的水煮黃?魚,那真是好吃!”
“摥”(音tàng燙)動詞,既不是“磨”,也不是“蹭”,而是來回摩擦。例句:皮帶用舊後莫丟,可用來做摥刀布養護刀片。刀片用鋊了,將其兩面刃口在皮帶反面來回摥幾下,即可使刀片變得鋒利而延長使用壽命。
蠚人 有紮刺感的意思。新洲話裏的“蠚人”。“蠚”huǒ 音鶴,涵義是(硬毛軟刺)蜇、紮(人)。例句:剃頭的時候,頭發要掃洗幹凈,不然貫到頸裏蠻蠚人。
涴(音wò臥)弄臟,如油泥粘在衣物或器物上。新洲意為不幹凈的水或圪漬。例句:1.涴水不涴人。即只要是經過水洗了,哪怕是不幹凈的水,洗總比不洗好。2.涴跡。弄臟後留下來的汙漬。例句:“顏色深的衣服經涴跡”。
塳 熢 均念pòng 塳 塵土飛揚的意思;熢,火苗被燎開的意思。例句:天氣幹了,地下盡是灰,腳下總是踩得灰壹塳。炒菜時,莫把油燒得太滾了,免得到時火壹熢。
倮 新洲的俚語“倮”(同裸),讀音“luǒ”,新洲念陽去luo。只有讀音,沒有文字。為標誌性新洲方言,周邊均由新洲、黃陂輻射。其含義的豐富,漢字裏能代替的詞很難找到。有時作嘆詞,如“倮了!”表示做糟了;有時作副詞,表示對對象的輕視和鄙夷或不在乎,如“倮人”、“倮東西”;而“倮連”,則表示啰嗦、麻煩,對語言接受者的不耐煩;“扯倮蛋”,則有狗咬耗子管閑事,幹涉別人的意思;有時作代詞,如“搞麽倮?”與什麽基本同義;如果作名詞,大多指男性生殖器,有如四川人說“錘子”,北方人說“球”、“鳥”。如“見倮甩”,喻晦氣,不吉利、倒黴。在新洲“倮”這個俚語,50年代只在男人間流行,農村較普遍。60年代後,使用頻率越來越高。90年代漸漸男女通用,尤其在城裏,年輕姑娘幾乎成了口頭禪,有時壹句帶幾個。壹個特別的非詞語功能——當談話使用這個詞,親昵和融洽的氛圍立馬形成。然而,用作罵人則是另壹番情調了。
蠻 音man,蠻子,舊時北方人稱口音跟自己語音不同的南方人為“南蠻”。
據史料記載,“五水蠻起義”曾和今新洲地區有關聯。蠻,指秦漢至魏晉、南北朝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東漢初被遷至漢水中遊的壹支稟族,晉宋發展為沔中蠻。另壹支被遷到鄂東地區,分布在鄂豫皖邊境的圻水、巴水(即巴河)、希水(源於英山)、赤亭水(即舉水)、西歸水(即倒水)等五條通江內河,故名“五水蠻“,又稱“豫州蠻”。五水蠻是古代巴人的壹支,諸蠻中勢力最大。
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其首領司馬黑石,同廬江地方官吏夏侯方進,至西陽郡發動五水蠻造反。他們殺縣令,劫船舫,悉引入湖,晝伏夜出,使各級官吏豪門,為之膽寒。
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始,朝廷屢派重兵圍剿五水蠻根據地,即今舉水、倒水之間的漲渡湖地區及以西的武湖地區。五水蠻與劉宋朝廷鬥爭長達21年之久,直至桓誕帶領蠻民投向北魏,這幕威武雄壯的活劇,至此告壹段落。
“蠻”字,在新洲使用頻率極高。新洲方言中,“蠻”是很,挺的意思:蠻好,蠻大,蠻狠,蠻苕,妳裝得到還蠻像(jiang)滴吔!
苕,其實念 條 tiao,民間念韶 shao,屬南美引進的食物,可以代糧食。那麽苕的本義是什麽呢?它上頭為草字頭,下面是 召,意思為先導,綜合字意,是新春最先萌芽冒頭的植物,像淩霄花、紫雲英都可以叫 苕,著名書法家米芾就寫有《苕溪帖》。
新洲民間有“生苕甜,熟苕粉,夾(嘎)生苕冇得整”、“白苕生吃甜,紅苕熟吃粉”等俗語。新洲方言中,“苕”的使用頻率極高,多用於罵人,苕貨,蠻苕,苕頭二腦,像個苕,都是說某人像傻瓜,幾十年來民間的話占了上風。
2、語匯示例
日出叫天光。日落叫煞黑。太陽落土。晚上叫夜晚、夜幸。
蒙蒙細雨叫麻奮(噴)雨,旋風叫旋大風。
紅薯叫苕,南瓜叫方瓜,辣椒叫大椒。
土豆叫洋苕,油條叫果子,麻花叫脆果子。
傻子叫苕,有壹種2B叫夾生苕。
松樹叫樅樹、樅丫。烏鴉叫老丫。
杜鵑叫個個快活、快黃快割。
什麽時候叫麽冇早,叫喚叫(熱)
身後有壹大群人簇擁的人叫草狗婆兒。
妳們、我們、他們叫妳接、我接、他接。
有種糾結叫好板人。有種郁悶叫冇得整。
有種惡心叫好刺人。還有壹種惡心叫骯騷。
廚房叫竈屋,吃飯叫七飯。淋雨叫嚓雨、抓雨。
有種魂魄附體叫戳黑,有種婚俗叫蓋荷喜。
有種打架叫杠禍,有種厲害叫紮實。
有種出風頭叫發拋,有種兄弟叫夥接,有種小魚叫麻古弄。
上午叫案頭,下午叫哈晝;明天叫門早,後天叫後日。,大後天叫礙後日。
不講衛生叫惹胯,嘴饞叫哈相;小氣叫好雀,尖卻。
不小心叫冇招呼倒。
毛巾、手帕叫父兒。
摩托車叫打屁車,手推車叫狗頭車,轎車叫烏龜殼子。
剪不斷,理還亂,新洲稱牽藤耙葛、裹筋暫絆;整潔叫抻頭。
場面清涼叫冷火啾煙。
肘關節叫倒處,膝關節叫色頭包,踝關節叫羅思骨;全裸叫打懶卡。
懷孕叫害伢、馱肚子;罵人叫擔人。
小偷叫強套、三只手;混混叫打牛。
壹會兒叫壹哈,過壹下叫即刻,很短時間叫壹眼(俺)眨,很少也叫壹眼(俺)眨。
剛才叫刻丫,等壹會兒叫過哈咗,暫哈咗。
不服從、不服氣、不順從叫不服周。
虛張聲勢、沸沸揚揚叫五行帶六合。
笨蛋叫母桶,機靈、聰明叫靈醒;糊塗叫戽頭缽子、張巴肋;傻瓜叫洋盼;小孩兒不聽話叫淘力。機靈敏捷叫跳贊;靈活叫溜趟。
藏著叫抗倒,站著叫伎倒,趴著叫匍倒,蹲著叫跍倒。
拿著叫捎倒,放下叫凳倒、摑倒、凍倒,看著叫瞄倒。
上面叫高頭,下面叫兜點、獨跟;裏面叫竇裏,外面叫外頭。這裏叫借些。恰到好處、剛好叫眨眼(俺)眨。還好、沒什麽叫不予底。
不守規則叫納痞,沒有意思叫敗味,威脅叫抖狠,心狠手辣叫刮毒。暗地做壞事的人叫懣倒拐、陰倒拐、陰私蟲。故意使壞叫粗卡、摑邪。不善言辭人叫悶葫蘆、懣牯頭。
損失不小,處境變糟叫掉得大。水平高叫好奧,反之叫好傞(縮)。
妳稱嗯,我家叫歐裏。對了叫似的撒。知道叫曉得、咬得。隨地亂滾叫打燦滾。小心叫過細。丟掉叫料了它。
算了叫葉裸;大事不好叫裸鳥;表示驚嘆叫謔裸行。說某人品性差叫不僵個裸東西。
排出鼻涕叫擤鼻子。打噴嚏叫打丫啾。
運氣不好、倒黴叫避時;對不起叫失錯、冇招倒。舒服叫出坦,不舒服叫過不得。
壹只腳不能同時踏進兩條河叫心無二用。
黃顙魚叫黃丫,鯽魚叫喜頭、鯽古佬;青蛙叫克馬。
蟾蜍叫賴克馬、賴蛋兒;螢火蟲叫亮花蟲;蟬叫喳噫兒;螞蟻叫螞粘子。蚯蚓叫蛐蟲;蚜蟲叫牛蟻、天燕;蝸牛叫天螺絲;螳螂叫竈螞子;蚌殼叫抱蛙。老鼠叫夜貓、細貓、咳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