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銀光生華詠匠心

銀光生華詠匠心

藝術的召喚

浴火而生的銀器

在小錘不斷的敲擊下

如同鳳凰涅槃般閃耀著自己獨有的光芒

雖沒有那種驚人的閃閃之光

但婉約的色澤中彰顯出的是低調與淡泊的品質

自從仙鶴成群降臨、翩然起舞的傳說誕生,這座位於大理最北、緊鄰麗江的小城便開始以“鶴慶”為名。茶馬古道的興旺帶來商旅如織,豐饒的銀礦催生出嫻熟的鍛銀技藝。

人們說,借由鶴所賜予的好運,鶴慶銀匠們的雙腳踏遍了連馬幫也未能到達的遠村深寨。或許是對那段奮鬥心懷敬畏,當故道上的馬 *** 漸遠,鶴慶的“小爐匠”們仍然堅守著對手工銀器的執著。是的,時至今日,這裏還有許多與白銀的有關故事正在發生。

鐘靈毓秀的水鄉鶴慶,最為悅耳的聲音,莫過於銀匠手中的小錘敲打在銀器上的“叮當”余韻,那聲音清脆而悠長,尾聲的顫音裏,滿是靈動,終於讓人了然,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因何用“銀鈴”形容豆蔻少女的甜笑。

對於銀器的鐘情

是壹種難以描摹的情愫

不同於珠光寶氣、金碧輝煌

銀器在精致中蘊藏的清雅脫俗

更能撥動心弦

盈盈壹袖紅酥手

低眉輕挽銀鐲羞

鶴慶的銀器

始於美,卻又不僅限於美

壹對銀鐲,壹支銀簪,壹枚吊墜

壹套酒具,壹幅銀畫,壹尊銀雕

從鶴慶銀匠的手中

發乎技,止於情

那些精細的紋理裏

流淌著難以描摹的情懷

新華村清澈的泉水流淌過

千百年的時光匆匆

鶴慶銀匠在走南闖北的過程中

將銀器技藝不斷的傳承、創新

衍化成壹顆專註而細膩的匠心

回蕩在清亮的敲打聲中余音渺渺

雕刻在曼妙的紋理下行雲流水

雕龍畫鳳中的大氣磅礴,花鳥魚蟲裏的巧奪天工,從老師傅嘴裏,到少年郎手中,銀器對於鶴慶,是壹種文化傳承和擔當,無數次,在新華村的巷子深處某扇半掩的門裏,看見眼神明亮的少年正襟危坐,握著小錘的手穩健而靈巧,敲打出的,除了美輪美奐的銀器,還有壹顆專註而精致的心。

的確,在鶴慶新華村,我從未聞到過壹絲這門手藝走向瀕危的味道。與壹些技藝不可避免地走向機械復制不同,鶴慶的銀匠們似乎更加珍視手工孤品的價值,也很清楚能夠戰勝雷同的是壹獨壹無二的故事,培育出故事的養料是用心傾註的時間。

——《悅遊》五月刊《鶴慶銀光》

圖片部分源於網絡,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

《題木居士二首》·(唐)韓愈

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幹如身。

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為神詎比溝中斷,遇賞還同爨下余。

朽蠹不勝刀鋸力,匠人雖巧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