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吃德州扒雞的話,還是要吃現做的那壹種,味道的話要比真空包裝好吃,還有德州地區多沙土,所以說種出來的西瓜也是非常的甜,還有德州樂陵金絲棗也是當地的壹絕,名氣非常的大,吃起來也是又甜又脆,有機會的話壹定來嘗嘗德州的西瓜和樂陵金絲棗。
除了德州的三寶,德州好吃的 美食 也挺多的,像德州的馬蹄燒餅,五香脫骨扒雞,饢坑烤肉,大柳面,羊腸子,糝湯,椒鹽肘子,保店驢肉,簽子饅頭,砂鍋三味,布袋雞,蔥燒蹄筋等也都是德州地區好吃的 美食 和特產,歡迎來德州做客。
作為德州的壹枚農村人,在我們這邊所說的三寶是指:德州扒雞、德州西瓜(也有說是我們縣的“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下面簡單介紹壹下,僅供參考:
壹、德州扒雞
相信大家對德州扒雞應該了解的比較多壹些,尤其是做路過德州的火車上,壹般會有推銷德州扒雞的火車員!聽著他們朗朗上口的說辭,是不是有沖動購買的欲望呢,呵呵!
德州扒雞特點:肉嫩松軟、五香脫骨、不油膩。
不過,現在出的扒雞感覺有點鹹,不如以前的手工制作的好吃!
歷史 發展 :德州扒雞已有300多年 歷史 ,最早出現在明代德州城內或旱水碼頭的叫賣燒雞者,後來在康熙三十壹年(即1692年)正式出現,叫五香脫骨扒雞!並在後來康熙南巡時被大贊好吃,正式成為貢品,並漸漸揚名天下!
二、德州西瓜
在我們德州,栽培種西瓜的 歷史 也有300多年了,在康熙年間田雯所著《長河誌籍考》裏就有記載。
特點:個大、皮薄、果肉細嫩、甘甜爽口!
記得小時候,像我們家也種過幾年的西瓜,壹到夏天,基本就住在地裏搭的棚子裏,餓了渴了就直接從地裏摘個西瓜吃,記得那時村裏很多農戶都有種植。
另外,那時賣西瓜基本沒有給錢的,大多是用那年剛收麥子換西瓜吃!
三、樂陵小棗
樂陵就在我們鎮上東邊,這裏主要盛產金絲小棗,是“中國金絲小棗之鄉”。其 歷史 已經有3000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在魏晉時期漸漸興起,盛於明清。
特點:皮薄、核小肉多、甘甜可口。
記得小時候,因為我們這邊臨近樂陵市,因此各村也種植了不少棗樹,記得村裏很多農戶院裏都會有棗樹。像我們鄰村,村裏的主要樹種不是柳樹或現在的楊樹,而大多都是棗樹,人們路過隨便就可以摘很多,卻沒人管!
四、保店驢肉
這是我們寧津縣裏的三大特產,也叫保店五香驢肉,常為酒宴佳肴。在我們這邊有順口溜說道:“長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驢肉上保店”。據了解,其創始人是三兄弟,即李長榮、李長善、李長春。
特點: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爛而不散、瘦而不柴、軟而不粘、細嫩爽口、香味獨特、老少皆宜。
因吃驢肉可以舒筋活絡、打通血脈。壹般是習武之人必備食品。因為我們這邊雜技很有名,壹般這些江湖藝人會四處表演,也因此美名遠揚!
其實德州還有很多特產,如德州驢就很有名,像我們縣上也有三大名吃:長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驢肉。另外蟋蟀和雜技也是我們這邊的強項,全國有名!
作為壹個德州人我給大家說說:以前的德州三寶是:德州扒雞,德州西瓜,德州樂陵金絲小棗。在現在看來德州扒雞還是排第壹,德州因扒雞而出名。 如果不提德州扒雞,就無從談起德州 美食 ,這道享譽中外的德州特產已經成為德州的標誌,“大學時做過壹篇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英文閱讀理解,上面用很大篇幅講解德州扒雞。”壹位80後德州姑娘對此記憶尤深,當時她身在湖南上學,事後對很多同學提起此事,頗感驕傲。
德州扒雞品牌不少,但很多德州人都習慣去扒雞 美食 城購買新鮮出爐的扒雞,而不是真空包裝的成品,壹位在扒雞集團工作的資深“吃貨”每天都會先於消費者聞到新鮮出爐的扒雞香氣,她曾這樣形容:“品嘗過了剛剛出爐的鮮嫩雞肉,才會知道不是所有德州生產的扒雞都叫‘德州扒雞’。”
德州樂陵的金絲小棗應該排第二:
樂陵以盛產金絲小棗而聞名天下,素有“百裏棗鄉”的美稱。樂陵金絲小棗品質優異,掰開半幹的小棗,可清晰地看到由果膠質和糖組成的縷縷金絲粘連於果肉之間,拉長1—2寸不斷,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金絲小棗因此而得名。
最後要介紹的 美食 是德州保店的驢肉: 寧津“三大名吃”之壹的保店驢肉成名於清朝嘉慶年間,是宮廷貢品,因其風味獨特而名揚全國,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美譽,入選《中國土特產品名吃大辭典》。驢肉屬純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鮮濃郁、滋陰潤燥、養血之功效,極適滋補食用。保店驢肉,質細鮮嫩、營養豐富、瘦而不柴、爛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變、鹹淡適口、老幼宜食。且壹驢出“八錦”——心、肝、腸、肚、精肉、蹄筋、口條、脆耳。著名營養學家,1同誌的夫人於若木品嘗後連連贊嘆,題寫了“千年佳品,萬家***享”的佳句。
每到超市看見貨架上有包裝食品,德州扒雞,是地方的名特產吧,其余兩寶,不好意思,不太了解。
德州位於山東省的西北部,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悠久的 歷史 讓德州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傳統經典名吃薈萃。其中,最著名的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被稱為德州"三寶"。
德州扒雞:又名"五香脫骨扒雞"。整雞呈伏臥羽狀,栩栩如生;色澤艷麗,成品金黃透紅,晶瑩華貴;香氣醇厚,經久不失。以熟爛脫骨,柔嫩松軟形象而不油膩而聞名,有"神州壹奇"之美稱。
德州扒雞,已有300余年的 歷史 記載。早在明朝,德州城內及水旱碼頭,就有買賣者。1692年(康熙31年),扒雞問世。1702年,康熙南巡駐蹕德州,嘗到了五香脫骨扒雞,盛贊扒雞美味而龍顏大悅。從此,德州扒雞做為貢品進入清朝宮廷。乾隆年間,扒雞制作人被召進皇宮禦膳房。隨之,德州扒雞名揚天下。
保店驢肉:又名保店五香驢肉,原產地是寧津縣保店鎮。其特點是:口感肉質鮮美、細嫩爽口、瘦而不柴、肥而不膩、爛而不散、軟而不粘、鹹淡適口、香味濃郁、風味獨特。
保店驢肉是清康熙年間,李登山兄弟所創制,嘉慶年間成為宮廷貢品,被載入《中國土特名吃大辭典》。驢肉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美稱。
樂陵金絲小棗:是樂陵市的傳統特產,它的栽培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在明清,距今已有3000余年 歷史 。當年,乾隆帝食過樂陵金絲小棗備加贊賞,親書禦賜"棗王"牌匾,並選為宮廷之貢品。
朋友們,妳們品嘗過德州三寶的美味嗎?
德州扒雞,神頭香椿,樂陵金絲小棗。
西瓜,扒雞,黑陶
醜妻、薄地、破棉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