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肯德基或麥當勞餐廳,常能聽到小朋友們的童稚聲音。
“為什麽漢堡包會叫 漢堡包 ?”
“漢堡包是誰發明的?”
“漢堡包是怎麽做出來的?”
這些問題,不由得把我拉回到了大學時光。
當初,我也是抱著這幾個問題,問肯德基小姐姐的。
大二時,肯德基杭州的負責人找到我,要我幫他們招校園實習生。
那時,我是校學生會勤工創業部的部長,負責整個大學的勤工儉學和學生創業事務。
我招到了兩百多個有意向的同學。
某個晚上,肯德基負責人就帶著五六個店長,來我們大學面試,最後,總***確定了46個同學。
臨走時,肯德基負責人不知道該怎麽感謝我,我說,能不能讓我參觀下肯德基的制作過程。
他想了想下,同意了。
接待我參觀肯德基的,應該是他們負責公***關系的人員,是個小姐姐,比較愛笑,很有親和力。
“為什麽漢堡包會叫漢堡包,是德國漢堡的人發明的嗎?”
跟小朋友壹樣,我最先問的,也是這個問題。
“妳說對了壹半,鄭小塔”,肯德基小姐姐說,“準確的來說,是漢堡包裏面的那塊肉,是德國漢堡人發明的。”
是這樣的。
很多人以為漢堡包的英文名字是 Hamburger,而德國第二大的城市就叫漢堡 Hamburg,就以為漢堡包是德國人發明。
其實,漢堡包的發明人是美國人,漢堡包在19世紀後期的美國出現。
至於,是哪個美國人發明的漢堡包,在美國已經爭論了幾十年。
對於現在龐大的美國快餐行業來說,爭得發明人的身份,能夠節省上千萬美元的宣傳費用。
不過能肯定的是,不是肯德基,也不是麥當勞。
“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漢堡包的名字,來源於漢堡牛肉,就是當中的那塊肉”,肯德基小姐姐遞給我壹杯水。
19世紀,德國的漢堡牛肉,作為壹種昂貴美味的美食,聞名於世。
漢堡牛肉,有壹種做法,是將肉剁碎、調味、壓成肉餅,這樣做成的漢堡牛肉餅,在歐洲、北美廣泛流行。
最初,美國人發明的漢堡包,就是把漢堡牛肉餅放入兩片面包當中,然後食用,久而久之,漢堡牛肉餅的名字,也就成了漢堡包的名字。
“漢堡包與德國漢堡城市的關系,就是壹塊牛肉的關系”,小姐姐沖我眨了眨眼。
“說起來,鄭小塔妳可能會驚奇,漢堡包是從三明治中脫胎而來的”,小姐姐繼續說道。
漢堡包,其實是三明治的壹種,漢堡也叫漢堡三明治。
兩片面包,夾著肉、香腸、起司或蔬菜的,都可以算是三明治,包括熱狗,也屬於三明治。
(關於三明治的文章,可以看這篇《 怎麽從壹片面包,變成“三明治”? 》)
當18世紀,英國的三明治伯爵在打橋牌時,無意間發明三明治後,三明治迅速席卷歐美世界,成為家常食品。
19世紀後期,美國經過大規模的鐵路建設,掀起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各地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起來。
工人們上下班,上夜班,需要食物充饑,誕生了好多推著餐車的小攤販。
他們守在工廠門口賣食物,當中就有漢堡牛肉餅、三明治、香腸。
“不知道是哪個攤販,或者是哪個工人,把漢堡牛肉餅,往三明治的兩片面包當中壹夾,漢堡包的雛形就開始出現,準確的來說,漢堡包這時就發明了。”
肯德基小姐姐頓了頓說,“同時發明的,還有熱狗。”
接著,肯德基小姐姐讓我換上工作服,帶我參觀肯德基的後廚。
我不知道妳有沒有看過壹部電影,2016年上映的,叫《大創業家》,講述麥當勞創始人的故事。
肯德基的漢堡包、薯條、炸雞等,這些食物的制作過程,就像裏面描繪的這樣,整個工序流水線運作,壹環扣壹環,時而響起滴滴聲,時而閃爍著信號燈。
整個制作流程,讓市場營銷專業的我大開眼界。
在肯德基,漢堡包的制作也很簡單。
上下兩層的面包是成品做好,送過來的,做漢堡包前,內側的壹面會在機器上烤焦壹下。
蔬菜是冷藏運來的,現場只需要切割。
漢堡包裏的雞肉塊,是半成品冷凍運來的,制作時需要油炸過,還有奧爾良烤雞腿,也是腌制過的半成品,在烤箱烤好,再放入漢堡。
之後是包漢堡的過程,看起來比較好玩,但體現的是美式快餐的高效率。
用紙包裹漢堡包是反著來的,從漢堡包最上面開始包起。
先把漢堡紙鋪在桌上,接著把漢堡包的上蓋面包,倒放在紙上,按次序放上沙拉醬、生菜片、雞肉塊,再放上(底部的)面包。
然後,把漢堡紙的兩個對角,向前對折包住漢堡,另兩個對角也是如此折疊包好,最後翻過來,放在前臺背後的保溫箱。
雖然,很多部分可能涉及商業機密,小姐姐沒讓我看到,但這些標準化作業流程,已經讓我大大震撼。
進去參觀不到十分鐘,出來後,我想起了個問題,
“為什麽網上說,肯德基的漢堡包是假的,麥當勞的才是真漢堡?”
話壹說出口,我心裏就有些忐忑不安。
誰知,小姐姐沒有絲毫的慍怒,反而笑笑說,“鄭小塔,他們這種說法的依據是什麽?”
“他們說,夾在裏面的肉,是牛肉的,才是真漢堡,肯德基的是雞肉,就不是真漢堡”,我壹五壹十地回答。
我的說法,也不是沒有根據的。
直到現在,肯德基的美國網站上,對雞腿漢堡包的菜單名稱,還是Sandwiches(三明治),如下圖。
麥當勞的美國網站上,對牛肉漢堡包的稱呼是Hamburger,而對雞肉漢堡包的名稱是Sandwich,如下面兩張圖。
肯德基小姐姐沖著我,無奈地笑著搖搖頭,好像見怪不怪。
“在英語中,Hamburger有漢堡牛肉餅、漢堡牛排的意思,所以,美國總部網站上,不能用Hamburger,來指代雞肉漢堡,還有其他漢堡。”
“比如,勁脆雞腿堡,就只能叫Crispy Colonel Sandwich,翻譯成中文是某某三明治。”
“而在中國,漢堡已經是壹個寬泛的名詞,可以統指所有的漢堡。就這樣說吧,鄭小塔,美女這個詞,當初是指年輕漂亮的姑娘,現在大媽大嬸都可以叫美女。”
“漢堡,在中國的使用範圍大大擴寬了,而 Hamburger 在美國還是壹個特定的專指名詞。”
“如果是咬文爵字,對我們肯德基是不公平”。
小姐姐略帶生氣的模樣,也是蠻好看的。
“我請妳吃頓肯德基吧”,說著,小姐姐遞給我壹個漢堡。
“在肯德基呢,都是雞肉漢堡,麥當勞的是牛肉漢堡加雞肉漢堡,德克士還有蝦堡。”
其實,不管各大跨國快餐品牌,都會根據當地人口味,推出有當地特色的漢堡。
“妳知道米漢堡嗎,上下兩層面包是米飯做的,跟 握壽司 壹樣的做法,曾經麥當勞在香港推出過,不過反響不是很好,我們肯德基就沒跟進。”
漢堡包除了我們印象中的雞肉、牛肉、蝦排等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漢堡包。
就跟國內面條壹樣,加入配料、澆頭的不同,就成了炸醬面、臊子面、餛飩面等。
漢堡當中夾入不同的食物,就成了不同的漢堡,魚排漢堡、豬肉漢堡、芝士漢堡、蛋堡等。
而且,在漢堡當中,妳還可以隨意加入喜歡吃的蔬菜、水果、肉類等,比如有些臺灣人,還喜歡在漢堡中放鳳梨。
“當然,妳也可以說,中國在兩千年前就發明了漢堡包”,小姐姐理了理眼前的發梢,對我說。
“恩?”我瞪大雙眼。
“肉夾饃啊!”
“中國的肉夾饃,烤餅夾著臘汁肉,美國的漢堡包,半球形面包夾著雞肉塊和蔬菜,它們像不像?”
“這是真的嗎?”
“妳說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