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壹個人成熟的表現:向內求、向前看、向陽生

壹個人成熟的表現:向內求、向前看、向陽生

古希臘阿波羅神廟上有壹句箴言:“ 認識妳自己 。”這是關於每個人亙古不變的命題。

如何認識自己呢?

有人說:“當妳意識到壹顆鉆石比壹顆玻璃球貴重的時候,妳就已經可悲地長大了。”

看壹個人是否長大,是看他是否能夠獨立承擔起責任。在法律意義上,滿18歲就已經長大成人。

但是,壹個人從長大到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自然科學家、作家杜利奧提出了壹個觀點:沒有什麽比失去熱忱更讓人覺得灰心泄氣的了,這就是杜利奧定理。

壹個成熟的人如果要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忱,他會向內求、向前看、向陽生,這是自我成長的三把鑰匙,會使人的格局和內心越來越強大。

01.向內求:心中有暖,何懼荒涼

李子柒,壹位來自四川的90後女孩,在網絡上用樸素的東方元素展示詩意的中國田園生活,引發網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活字印刷、筆墨紙硯、作物生長、傳統美食……李子柒的鏡頭下,充滿詩意與浪漫,滿載著她的初心和熱愛。我們看到,原來生活可以這樣細水長流。

心中有暖,善於發現生活詩意的人,必定熱愛生活。

《道德經》裏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這句話,更有壹種禪意——利萬物而不爭。

今年,北京大學數學教師韋東奕獲得青橙獎。

但韋東奕沒到場領獎,網友評論:“韋神的時間都用來搞學術了!”

韋東奕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對“韋神”的喜愛、追捧,不僅源於他履歷上閃光的成績,更是因為他取得耀眼成績後依舊保持對學術研究的純粹和熱愛。

人生在世,有很多“雜念”和“誘惑”,壹不小心就被卷進去。

韋東奕專註於自己熱愛的數學學習和研究,不為名利。

就是像水的品性壹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王安石在《禮樂論》寫道:“聖人內求,內求者樂得其性。”

向內求,永葆專註和熱愛。心中有暖,何懼荒涼?

02.向前看:眼裏有光,逐光而行

很喜歡知乎上的壹個問答。

提問者說:“妳是怎樣走出人生低谷的?”得票最多的答案是:“多走幾步。”

每壹位宇航員都為中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王亞平也不例外。

除了是神州十三號宇航員,她還有壹個身份——壹個五歲女兒的媽媽。

為了航天事業,王亞平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努力。

在壹次采訪中,王亞平說,壹旦她去太空,女兒壹定會很難過,所以她選擇了向女兒坦白壹切。

她去太空完成她的任務,但當她回來時,她必須為女兒摘下星星。

我在電視直播中看到了王亞平出艙,看到了她的丈夫和女兒去機場接她,她親手把“摘的星星”遞給女兒,那壹瞬間,我淚目了。

王亞平把她的壹切,包括她的生命,都奉獻給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和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

回顧十幾年飛行生涯,王亞萍坦言,飛行這條路上,有困難也有罕見的風景。只有堅持,向前看,才知道哪壹站的風景最美麗。

堅持就是勝利,勇往直前,眼裏有光,逐光而行!

羅曼·羅蘭說:“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辦法是向前看。”

麥當勞的創始人雷蒙·克羅克的經歷有力地證明了這壹點。

克羅克的前半生,可以說壹直和機遇擦肩而過,他所面臨的都是不順和挫折。

52歲那年,他依然有著充足的幹勁,他發現麥當勞兄弟開的汽車餐廳生意十分紅火,他心中燃起了壹個夢想,要將麥當勞開到美國的每壹個州。

他決心從頭學起,到這家汽車餐廳打工,學習做漢堡包。5年後,麥當勞在全美國擁有了228家餐館。

但他與麥當勞兄弟經驗理念出現了分歧,他借債270萬美元買下了整個麥當勞餐廳。此後,經過幾十年苦心經營,麥當勞做成了壹個商業神話。

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將逆境化為動力,逐光而行,這才有了享譽世界的“漢堡大王”。

不被困難打倒,壹路向前,追光的人終將光芒萬丈。

03.向陽生:懷揣憧憬,樂觀向上

拿破侖說:“壹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最大差別,就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的心態。”

“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軾,曾被林語堂稱為“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而今,他的樂觀人格仍然影響著我們。

蘇軾的仕途異常坎坷,42年的官宦生涯,有三分之壹的時間是在“下放”。

蘇軾在下放黃州、惠州期間,雖內心煩悶,但衣食住行事必躬親,進而發展出耕地、烹飪的愛好。他的心情也變好了,激發出獨特的創造力,創造出20多種菜肴,如東坡肉、東坡豆腐等,至今還受人喜愛。

有壹次,蘇軾和黃庭堅壹起吃面,面條粗糲,難以入口,黃庭堅吃了兩口就放下了筷子。蘇軾卻快速地吃完了,甚至沒有咀嚼。

面對失意的處境,蘇軾選擇將痛苦囫圇地吞下,以豁達的心態,樂觀地面對生活。

在困境中,心態要樂觀。也許就是這個念頭,就能讓自己絕處逢生,走出低谷。

康萍是天津援護醫療隊的壹位護士長,也是壹位巾幗英雄。

她平時默默無聞,樸實無華,可壹翻她的履歷:2003年參加抗擊非典;2020年作為天津第壹批援鄂醫療隊成員赴武漢抗疫;今年,她又和隊友們壹起,在上海的方艙裏奮戰。

面對疫情,哪怕是迎戰“奧密克戎”,她也是波瀾不驚。

不是不怕,而是她知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總有人要站出來。

千裏馳援上海,她讓自己活成了“太陽”。

穿上防護服,她就是病人的“支柱”。脫下防護服,她就是醫護人員的“大姐姐”。

帶病工作,她依然不忘在心理上給大家“減負”。多少方艙的病人,是靠她的樂觀心態的帶動,恢復了健康。

瞿秋白說:“如果人是樂觀的,壹切都會增強抵抗力。”

選擇樂觀,向陽而生,定能得到生命饋贈的安寧與快樂。

寫在最後: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讓內心強大、放大格局就能從容應對。

汪國真說:“只要熱愛生命,壹切都在意料之中。”

成熟的人總是擁有樂觀的心態,有壹顆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的心。

像向日葵壹樣,面對陽光積極向上,笑看世間百態,擁抱豁達人生。

-END-

作者 | 靜姝,相信文字有溫度。眼中有星辰大海,也有晨曦微光,用細節抒寫詩和遠方。

編輯 | 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