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清東陵附近美食攻略

清東陵附近美食攻略

說到這個清東陵,相信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了,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5A級景區。這裏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那麽在這樣壹個非常厲害的地方,附近有什麽好吃的呢?下面就和小編壹起來看看吧!

1、咯紮

咯紮是清東陵久負盛名的特色美食。椐說當清王朝在遵化建東陵以後,守陵人為討得皇家的歡心,就把這壹特產送進了皇宮。當時的慈禧太後吃飯有個習慣,端上來的菜最多只夾兩口就撤下。有壹次,禦膳房端上了醋溜咯紮,她壹看沒有吃過,問了聲:“這是什麽菜呀?”太監趕忙回答:“還沒起名字呢,請老佛爺賜個名吧。”慈禧太後壹邊聽壹邊吃了兩口,太監就忙著往下撤。誰知,慈禧太後還沒有吃夠,就說了句“擱著”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後賜的菜名,馬上傳下去:“老佛爺賜此菜名為‘咯紮’。”咯紮與擱者諧音,從此以後,咯紮的叫法便在民間流傳至今,咯紮的身價也大大提高。

2、宮廷八大碗

清東陵宮廷八大碗,是滿漢全席的壹部分,是滿族最有代表性的待客佳肴。傳說八大碗始創於努爾哈赤時期,鼎盛於乾隆年間,流傳至今。《滿族旗人祭禮考》記載:宴會則用五鼎、八盞,俗稱八大碗,年、節、慶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請,八大碗在當時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溜等所有的烹飪手法,色香味俱全,很受旗人貴族歡迎。

3、旗人燉牛肉

清東陵的飲食習慣主要繼承了滿蒙旗人的飲食特點,後經過漢化逐步改進,形成至今。但是清東陵最有代表性的飲食還是牛羊肉,其中旗人燉牛肉就是壹個代表。上好的牛肉,經過反復燉煮,加上老旗人的秘方配套,香味撲鼻、入口綿長,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4、牛腕骨

滿清入關以前,宮廷宴席非常簡單。壹般宴會,露天鋪上獸皮,大家圍攏壹起,席地而餐。《滿文老檔》記:“貝勒們設宴時,尚不設桌案,都席地而坐”。所以,當時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遊牧時期流傳的菜肴如今也有遺跡,比如牛腕骨。大骨拆肉,肉爛骨酥,佐以清東陵特產栗子酒,美哉!美哉!

5、火鍋燉甲魚

滿清最早的菜肴,很多是火鍋配以燉肉,豬肉、牛羊肉加以獸肉。皇帝出席的國宴,也不過設十幾桌、幾十桌,也是牛、羊、豬、獸肉,用解食刀割肉為食。所以,火鍋也是滿族代表飲食。清東陵的火鍋燉甲魚,味美悠長,滋補肝腎,是幾百年來的名貴菜肴。

6、鯽魚貼餅子

清東陵龍門口水庫,野生了很多魚類,最多的就是鯽魚,柔嫩味美,極有營養。傳說旗人做菜喜歡大鍋燉,其中鯽魚貼餅子就是代表,有菜有湯有主食,壹鍋三樣,很受歡迎。現今的北京,也有很多老旗人特別熱衷這道菜。

清東陵景區門票價格:/trip/29713.html

清東陵景區交通路線:/trip/116091.html

清東陵景區遊玩攻略:/tour/6546.html

清東陵景區附近住宿:/trip/11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