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工具》
1.移動工具,可以對photoshop裏的圖層進行移動圖層。
2.矩形選擇工具,可以對圖像選壹個矩形的選擇範圍,壹般對規則的選擇用多。
3.橢圓選擇工具,可以對圖像選壹個橢圓形的選擇範圍,壹般對規則的選擇用多。
4.單行選擇工具,可以對圖像在水平方向選擇壹行像素,壹般對比較細微的選擇用。
5.單列選擇工具,可以對圖像在垂直方向選擇壹列像素,壹般對比較細微的選擇用。
6.裁切工具,可以對圖像進行剪裁,前裁選擇後壹般出現八個節點框,用戶用鼠標對著節點進行縮放,
用鼠標對著框外可以對選擇框進行旋轉嗎,用鼠標對著選。
7.擇框雙擊或打回車鍵即可以結束裁切。
8.套索工具,可任意按住鼠標不放並拖動進行選擇壹個不規則的選擇範圍,壹般對於壹些馬虎的選擇可
用。
9.多邊形套索工具,可用鼠標在圖像上某點定壹點,然後進行多線選中要選擇的範圍,沒有圓弧的圖像
勾邊可以用這個工具,但不能勾出弧線,所勾出的選擇區域都是由多條線組成的。
10.磁性套索工具,這個工具似乎有磁力壹樣,不須按鼠標左鍵而直接移動鼠標,在工具頭處會出現自動
跟蹤的線,這條線總是走向顏色與顏色邊界處,邊界越明顯磁力越強,講首尾連接後可完成選擇,壹般
用於顏色與顏色差別比較大的圖像選擇。
11.魔棒工具,用鼠標對圖像中某顏色單擊壹下對圖像顏色進行選擇,選擇的顏色範圍要求是相同的顏色
,其相同程度可對魔棒工具雙擊,在屏幕右上角容差值處調整容差度,數值越大,表示魔棒所選擇的顏
色差別大,反之,顏色差別小。
12.噴槍工具,主要用來對圖像上色,上色的壓力可由右上角的選項調整壓力,上色的大小可由右邊的畫
筆處選擇自己所須的筆頭大小,上色的顏色可由右邊的色板或顏色處選擇所需的顏色。
13.畫筆工具,同噴槍工具基本上壹樣,也是用來對圖像進行上色,只不過筆頭的蒙邊比噴槍稍少壹些。
14.橡皮圖章工具,主要用來對圖像的修復用多,亦可以理解局部復制,先按住Alt鍵,再用鼠標在圖像
中需要復制或要修復取樣點處單擊左鍵,再在右邊的畫筆處選取壹個適合的筆頭,就可以在圖像中修復圖像。
15.圖案圖章工具,它也是用來復制圖像,但與橡皮圖章有些不同,她前提要求先用矩形選擇——範圍,
再在“編輯”菜單中點取“定義圖案”命令,然後再選合適的筆頭,再在圖像中進和行復制圖案。
16.歷史記錄畫筆工具,主要作用是對圖像進行恢復圖像最近保存或打開圖像的原來的面貌,如果對打開
的圖像操作後沒有保存,使用這工具,可以恢復這幅圖原打開的面貌,如果對圖像保存後在繼續操作,則使用這工具則會恢復保存後的面貌。
17.橡皮擦工具,主要用來擦除不必要的像素,如果對背景層進行擦除,則背景色是什麽色擦出來的是什
麽色;如果對背景層以上的圖層進行擦除,則會將這層顏色擦除,會顯示出下壹層的顏色,擦除筆頭的大小可以在右邊的畫筆中選擇壹個合適的筆頭。
18.鉛筆工具,主要是模擬平時畫畫所用的鉛筆壹樣,選用這工具後,在圖像內按住鼠標左鍵不放並拖動
,即可以進行畫線,它與噴槍、畫筆不同之處
是所畫出的(....)
19.模糊工具,主要是對圖像進行局部加模糊,按住鼠標不斷拖動即可操作,壹般用於顏色與顏色之間比
較生硬的地方加以柔和,也用於顏色與顏色過渡比較生硬的地方。
20.銳化工具,與模糊工具相反,它是對圖像進行清晰化,它清晰是在作用的範圍內全部像素清晰化,如
果作用太厲害,圖像中每壹種組成顏色都顯示出來,所以會出現花花綠綠的顏色,作用了模糊工具後,再作用銳化工具,圖像不能復原,因為模糊後顏色的組成已經改變。
21.塗抹工具,可以將顏色摸開,好像是壹幅圖像的顏料未幹而用手去抹使顏色走位壹樣,壹般用於在顏
色與顏色之間邊界生硬或顏色之間緘(jian)接不好可以可以使用這個工具,將過渡顏色柔和化,有時也會用在修復圖像的操作中,塗抹的大小可以在右邊畫筆處選擇壹個合適的筆頭。
22.減淡工具,也可以稱為加亮工具,主要是對圖像進行加光處理達到對圖像的顏色進行減淡,其減淡的
範圍可以在右邊的畫筆選取筆頭大小。
23.加深工具,與減淡工具相反,也可稱為減暗工具,主要是對圖像進行變暗以達到對圖像的顏色加深,
其減淡的範圍可以在右邊的畫筆選取筆頭大小。
24.海綿工具,它可以對圖像的顏色進行加色或進行減色,可以在右上角的選項中選擇加色還是減色,實
際上也可以是加深顏色對比度或減少顏色的對比度。其加色或減色的強烈程度可以在右上角的選項中選擇壓力,其作用範圍可以在右邊的畫筆中選擇合適的筆頭。
25.鋼筆工具,亦稱為勾邊工具,主要是色畫出壹路徑,首先註意的是落筆必須在像素鋸齒下方,即在像
素鋸齒下方單擊壹下定點,移動鼠標到另壹落點處單擊壹下鼠標左鍵,如果要勾出壹條弧線,則落點時就要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再拖動鼠標則可以勾出壹條弧線。每定壹點都會出現壹個節點加以控制以方便以後修改,而用鼠標拖出壹條弧線後,節點兩邊都會出現壹控制柄,還可按住Ctrl鍵對各控制柄進行調整弧度,按住Alt鍵則可以消除節點後面的控制柄,避免影響後面的勾(...)
26.磁性鋼筆工具,它與磁性套索工具有些相似,所畫的路徑也會有磁性壹樣,自動會偏向顏色與顏色的
邊界,其磁性的吸力可以在右上角的“頻率”調整,數值越大,吸力也越大。
27.自由鋼筆工具,與套索工具相似,可以在圖像中按住鼠標左鍵不放直接拖動可以在鼠標軌跡下勾畫出
壹條路徑。
28.添加錨點工具,可以在壹條已勾完的路徑中增加壹個節點以方便修改,用鼠標在路徑的節點與節點之
間對著路徑單擊壹下即可。
29.減少錨點工具,可以在壹條已勾完的路徑中減少壹個節點,用鼠標在路徑上的某壹節點上單擊壹下即
可。
30.直接選擇工具,此工具可以選擇某壹節點進行拖動修改,或用鼠標對住路徑按住鼠標不放而拖動也可。
31.轉換點工具,此工具主要是將圓弧的節點轉換為尖銳,即圓弧轉直線。
32.文字工具,可在圖像中輸入文字,選中該工具後,在圖像中單擊壹下便出現對話框即可輸入文字,它
只是橫向輸入文字。輸入文字後還可對該圖層雙擊對文字加以編輯。對話框中可任意選擇顏色。
33.直線漸變工具,主要是對圖像進行漸變填充,雙擊漸變工具,在右上角會出現漸變的類型,並單擊右
邊的三角形下拉菜單列出各種漸變類型,在圖像中需要漸變的方向按住鼠標拖動到另壹處放開鼠標。如果想圖像局部漸變,則要先選擇壹個選擇範圍再漸變。
34.徑向漸變工具,其操作和直線漸變工具基本相同。
35.角度漸變工具,其操作和直線漸變工具基本相同。
36.對稱漸變工具,其操作和直線漸變工具基本相同。
37.菱形漸變工具,其操作和直線漸變工具基本相同。
38.油漆桶工具,其主要作用用於來填充顏色,其填充的顏色和魔棒工具相似,它只是將前景色填充壹種
顏色,其填充的程度由右上角的選項的“容差”值決定,其值越大,填充的範圍越大。
39.吸管工具,主要用來吸取圖像中某壹種顏色,並將其變為前景色,壹般用於要用到相同的顏色時候,
在色板上又難以達到相同的可能,宜用該工具。用鼠標對著該顏色單擊壹下即可吸取。
40.顏色取樣器工具,該工具主要用於將圖像的顏色組成進行對比,它只可以取出四個樣點,每壹個樣點
的顏色組成的RGB或CMYK等都在右上角的選項欄上顯示出來,壹般對於印刷有用多。
41.抓手工具,主要用來翻動圖像,但前提條件是當圖像未能在photoshop文件窗口全部顯示出來時用,
壹般用於勾邊操作,當選為其他工具時,按住空格鍵不放,鼠標自動轉成抓手工具。
42.縮放工具,主要用來放大圖像,當出現“+”號對圖像單擊壹下,可以放大圖像,或者按下鼠標不放
拖出壹個矩形框,則可以局部放大圖像,按住Alt鍵不放,則鼠標會變為“—”號,單擊壹下可以縮小圖像。用快速方法,Ctrl+“+”則為放大,Ctrl+“—”則為縮小。
43.正常:畫圖工具使用前景顏色完全替代原圖像的像素顏色。
44.溶解:每個被混合的點點唄隨機地選取底色或填充色。
45.正片疊底:新加入的顏色與原圖像顏色合成為比原來的兩種顏色更深的第三種顏色。
46.屏幕:新加入的顏色與原圖像顏色合成為比原來更淺的顏色。
47.疊加:加強原圖像的高亮區和陰影區,同時將前景色疊加到原圖像上。
48.柔光:根據前景色的灰度值來對原圖像進行處理。前景色>50%加光、<50%避光。因此,原圖像是純白
或純黑,則只會更暗或更亮。
49.強光:根據前景色的灰度值來對原圖像進行處理。>50%淺色疊加處理,<50%暗色相乘處理。
50.顏色減淡:用前景色加亮原圖像顏色。
51.顏色加深:用前景色變暗原圖像顏色。
52.變暗:原圖像中比前景色更暗的像素顏色變為前景色。
53.變亮:原圖像中比前景色更亮的像素顏色變為前景色。
54.差值:比較前景色與原圖像顏色的亮度值,二者差值為該方式應用結果。
55.排除:與12的差值相似,只是效果會更柔和些。
56.背後:僅作用透明圖層的透明部分相當於在壹張透明紙的背面作圖。
57.色相:將前景色調於原圖像中而不改變其亮度和飽和度。
58.飽和度:將前景色的飽和度用於原圖像中而不改變其亮度和色調。
59.顏色:僅將前景色的飽和度用於原圖像而不改變其亮度。
60.亮度:僅將前景色的亮度用於原圖像而不改變其色調和飽和度。
《構圖原則》
(壹)、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是將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壹定的規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間範圍之內以輪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限,描繪形象。而平面設計所表現的立體空間感,並非實在三度空間,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二)、平面設計的術語:
1.和諧:從狹義上理解,和諧的平面設計是統壹與對比兩者之間不是乏味單調或雜亂無章的。廣義上理解,是在判斷兩種以上的要素,或部分與部分的相互關系時,各部分給我們的感覺和意識是壹種整體協調的關系。2.對比:又稱對照,把質或量反差很大的兩個要素成功的配列在壹起,使人感覺鮮明強烈而又具有統壹感,使主體更加鮮明、作品更加活躍。3.對稱:假定在壹個圖形的中央設定壹條垂直線,將圖形分為相等的左右兩個部分,其左右兩個部分的圖形完全相等,這就是對稱圖。4.平衡:從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關系,在平面設計中指的是根據圖像的形量、大小、輕重、色彩和材質的分布作用與視覺判斷上的平衡。5.比例:是指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比例是構成設計中壹切單位大小,以及各單位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6.重心:畫面的中心點,就是視覺的重心點,畫面圖像的輪廓的變化,圖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對視覺中心產生影響。7.節奏:節奏這個具有時間感的用於在構成設計上指以同壹要素連續重復時所產生的運動感。8.韻律:平面構成中單純的單元組合重復易於單調,由有規律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比、等比處理排列,使之產生音樂的旋律感,成為韻律。
(三)、平面設計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謂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實際存在的,不可見的,但人們的意識又能感覺到的東西。例如我們看到尖角的圖形,感到上面有點,物體的輪廓上有邊緣線。概念元素包括:點、線、面。2.視覺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實際的設計中加以體現,它將是沒有意義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過視覺元素體現的,視覺元素包括圖形的大小、形狀、色彩等。3.關系元素:視覺元素在畫面上如何組織、排列,是靠關系元素來決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間、重心等。4.實用元素:指設計所表達的含義、內容、設計的目的及功能。下面我們具體介紹平面設計的構成方式。
(壹)點、線、面的構成形象是物體的外部特征,是可見的。形象包括視覺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點、線、面在見於畫面時,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設計中,壹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組成,其每壹組成單位成為基本形,基本形是壹個最小的單位,利用它根據壹定的構成原則排列、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構成效果。 1.組形:在構成中,由於基本的組合,產生了形與形之間的組合關系,這種關系主要有:2.分離:形與形之間不接觸,有壹定距離。3.接觸:形與形之間邊緣正好相切。 4.復疊:形與形之間是復疊關系,由此產生上下前後左右的空間關系。5透疊:形與形之間透明性的相互交疊,但不產生上下前後的空間關系。6.結合:形與形之間相互之間結合成為較大的新形狀。7.減卻:形與形之間相互覆蓋,覆蓋的地方被剪掉。8.差疊:形與形之間相互交疊,交疊的地方產生新的形。9.重合:形與形之間相互重合,變為壹體
(二)漸變 漸變是我常常聽說的壹種效果,在自然界中能親身體驗到,在行駛的道路上我們會感到樹木由近到遠、由大到小的漸變。漸變的類型:1.形狀的漸變:壹個基本形漸變到另壹個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漸變到殘缺,也可以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漸變到具象。2.方向的漸變: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漸變。3.位置的漸變:基本形作位置漸變時需用骨架,因為基本形在作位置漸變時,超出骨架的部分會被切掉。 4.大小的漸變: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漸變排列,會產生遠近深度及空間感。5.色彩的漸變: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純度都可以出漸變效果,並會產生有層次感的美感。6.骨格的漸變:是指骨格有規律的變化,使基本形在形狀、大小、方向上進行變化。劃分骨格的線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線、折線、曲線等個總骨格的漸變。漸變的骨格精心排列,會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有時還會產生錯視和運動感。
(三)重復 重復的壹般概念是指在同壹設計中,相同的形象出現過兩次以上,重復是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手法,以加強給人的印象,造成有規律的節奏感,使畫面統壹。所謂相同,在重復的構成中主要是指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復中的基本形:用來重復的形狀稱為基本形,每壹基本形為壹個單位,然後以重復的手法進行設計,基本形不宜復雜,以簡單為主。
平面設計常用表現手法 [2] 重復的類型:1.基本形的重復:在構成設計中使用同壹個基本形構成的圖面叫基本形的重復,這種重復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例如:高樓上的壹個個窗子。2.骨格的重復:如果骨格每壹單位的形狀和面積均完全相等,這就是壹個重復的骨格,重復的骨格是規律的骨格的壹種,最簡單的壹種。3.形狀的重復:形狀是最常用的重復元素,在整個構成中重復的形狀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變動。4.大小重復:相似或相同的形狀,在大小上進行重復。5.色彩重復:在色彩相同的條件下,形狀、大小可有所變動。6.肌理的重復:在肌理相同的條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變動。7.方向的重復:形狀在構成中有著明顯壹致的方向性。
(四)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狀、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著***同特征,它表現了在統壹中呈現生動變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產生了重復感。近似程度小就會破壞統壹。 近似的分類:1.形狀的近似:兩個形象如果屬同壹族類,它們的形狀均是近似的,如同人類的形象壹樣。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復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說骨格單位的形狀、大小有壹定變化,是近似的。註意:近似與漸變的區別,漸變的變化是規律性很強的,基本形排列非常嚴謹,而近似的變化規律性不強,基本和其它視覺要素的變化較大,也比較活潑。
(五)骨格 骨格網決定了基本形在構圖中彼此的關系。有時,骨格也成為形象的壹部分,骨格的不同變化會使整體構圖發生變化。骨格分為:1.規律性骨格:規律性骨格有精確嚴謹的骨格線,有規律的數字關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強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復、漸變、發射等骨格。2.非規律性骨格:非規律性骨格壹般沒有嚴謹的骨格線,構成方式比較自由。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單位的界線,骨格給形象準確的空間,基本形在骨格單位內可自由改變位置、方向、正負,甚至越出骨格線。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線有助於基本形的排列組織,但不會影響它們的形狀,也不會將空間分割為相對獨立的骨格單位。5.重復性骨格:是指骨格線分割的空間單位在形狀、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規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連續性的排列。平面設計是將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壹定的規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間範圍之內以輪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限,描繪形象。而平面設計所表現的立體空間感,並非實在的三度空間,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quote]
平面設計常用表現手法 [3]
[quote](九)密集密集在設計中是壹種常用的組織圖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個構圖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為整個設計的視覺焦點。在圖面中造成壹種視覺上的張力,向磁場壹樣,具有節奏感。密集也是壹種對比的情況,利用基本形數量排列的多少,產生疏密、虛實、松緊的對比效果。 密集的分類:1.點的密集:在設計中將壹個概念性的點放於構圖上的某壹點,基本形在組織排列上都趨向於這個點密集,愈接近此點愈密,遠離此點愈疏。2.線的密集:在構圖中有壹概念性的線,基本形向此線密集,在線的位置上密集最大、離線愈遠則基本形愈疏。3.自由密集:在構圖中,基本形的組織沒有點或線的密集約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沒有規律,基本形的疏密變化比較微妙。 4.擁擠與疏離:擁擠是過度密集,所有基本形在整個構圖中是壹種擁擠狀態,占滿了全部空間,沒有疏的地方。疏離與密集相反,整個構圖中基本形彼此疏遠,散布在各個角落,散布可以是均勻的,也可以是不均勻的。需要註意的是,在密集效果處理中,基本形的面積要細小,數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狀可以是相同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壹些變化。在密集的構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組織,壹定要有張力和動感的趨勢,不能組織渙散。
(十壹)空間 我們壹般所說的空間,是指的二維空間。空間感表現手法有以下幾點:1.利用大小表現空間感:大小相同的東西,由於遠近不同產生大小的感覺,近大遠小。在平面上壹樣,面積大的我們感覺近,面積小的覺得遠。2.利用重疊表現:在平面上壹個形狀疊在另壹個形狀之上,會有前有後、上下的感覺,產生空間感。3.利用陰影表現:陰影的區分會使物體具有立體感覺和物體的凹凸感。 4.利用間隔疏密表現:細小的形象或線條的疏密變化可產生空間感,在現實中如壹款有點狀圖案的窗簾,在其卷著處的圖案會變的密集,間隔小,越密感覺越遠。5.利用平行線的方向改變來表現:改變排列平行線的方向,會產生三次元的幻象。6.色彩變化來表現:利用色彩的冷暖變化,冷色遠離,暖色靠近。7.肌理變化的表現:粗糙的表面是人感到接近,細致的表面感到遠離。8.矛盾空間來表現:所謂矛盾空間是指在真實空間裏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設的空間仲才存在。平面設計是將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壹定的規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間範圍之內以輪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限,描繪形象。而平面設計所表現的立體空間感,並非實在的三度空間,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十二)圖與底圖與底存在壹種對比、襯托之中產生出來的關系。自然界中藍天白雲、紅花綠葉都反映了壹種對比與襯托之間的關系。在平面設計中圖與底是密不可分的關系,有時是反轉的關系。圖與底在設計中的運用:1.色彩明度較高的有圖的感覺。 2.凹凸變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圖感。3.面積大小的比較中,小的有圖感。4.在空間被包圍的形狀有圖感。5.在靜與動的兩這種,動態的具有圖感。6.在抽象的與具象的之間,具象的有圖感。7.在幾何圖案中,圖底可根據對比關系而定,對比越大越容易區別圖與底。圖與底的反轉現象:有時候圖與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區別,這就是圖底的翻轉現象。
(十三)打散 打散是壹種分解組合的構成方法,就是把壹個完整的東西,分為各個部分,然後根據壹定的構成原則重新組合。這種方法有利於抓住事物的內部結構及特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解刨事物,從壹個具象的形態中提煉出抽象的成分,用這些抽象的成分再組成壹個新的形態,產生新的美感。
(十五)分割
在平面構成中,把整體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隨時可見,如房屋的吊頂、地板都構成了分割。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分割方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狀完全壹樣,分割後再把分隔界線加以取舍,會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規則的,將畫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於數學規則分割產生的整齊效果,但它的隨意性分割,給人活潑不受約束的感覺.
3.比例與數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構圖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給人清新之感。分隔給予壹定的法則,如黃金分割法、數列等。
(十六)平衡 在造型的時候,平衡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平衡造成的視覺滿足,使人的眼睛能夠在觀察對象時產生壹種平衡、安穩的感受。平衡主要分為:
1.對稱平衡:如人、蝴蝶,壹些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的形狀。
2.非對稱平衡:雖然沒有中軸線,不是對稱的關系,卻有很端正的平衡美感。
(十七)基本形的各種排列
基本形是構成中最基本的單位元素,在單位元素的群集化過程中,可能變化出無數的組合形式,為使構成變化不雜亂,基本形以簡單的幾何形態為好。
基本形的排列原則:
1.基本形線裝的排列:排列向橫向發展,發展成為現狀圖形,有很強的方向性。可以水平方向或斜線方向發展。
2.面狀排列:基本形以二次方向排列,構成面狀圖形。
3.環狀排列:把基本形線狀的排列發展成為曲線,使兩端連接。
4.放射狀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放射圖形。
5.對稱排列:基本形左右對稱排列,排列規律、整齊。
還可以去這PS / 這裏有入門教程
謝謝記得給好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