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又發現了壹個養老的好地方:檳城

又發現了壹個養老的好地方:檳城

如果我不是壹個美食愛好者,大概當初我也不會知道檳城這個地方。

為了肉夾饃去西安,為了烤鴨去北京,為了炒年糕去韓國,為了越南雞粉去越南,對於世界街頭小吃排名第三的檳城,我沒有不去的理由。為了這趟旅程,除了準備了壹些馬幣,機票,小夥伴,我還備下了很多保濟丸和消食片。

檳城除了小吃在世界響當當,它的街景建設在馬來西亞也是足夠有名。它被譽為花園城市,宜居舒適,整個城市透露出壹種養老的氣息。

當地的人口組成很特別,華人占40%,馬來人占40%左右,其他人口占20%。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區分,馬來人大多數皮膚格外黝黑,身材較為龐大;當地的華人很多都是祖祖輩輩就在馬來西亞定居生活,但是大部分都能說帶有壹些閩南腔的普通話,還有粵語。華人們都超級友善,無論是商鋪的,問路的,計程車的,餐館的,對於中國遊客既禮貌又友好,令人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這種感覺真的很微妙。

到了檳城總覺得闖進了近代的中國。早些年大批從中國臺山、福建、潮汕等地方來到檳城工作的中國人,隨著工作穩定、安居樂業,逐漸把這裏的壹切按照家鄉的模樣建設起來。建築物,食物,壹些文化習慣從遙遠的中國漂洋過海留存至今,所有的壹切都異常有韻味,大概這就是南洋的味道。

頭銜這種東西,我越來越不相信。本來想來檳城感受壹下街頭小吃,然後最後吃的全都是中國菜。雖然我還不是太懂作為壹個去過福建、潮汕的廣東人為啥來到馬來西亞吃中國菜。但是畢竟用的都是馬來西亞的當地食材,烹飪手法也是當時的年代流傳至今,這趟旅程也算是壹趟懷舊復古美食之旅。

馬來西亞的物價略低,消費起來令人非常愉快。盡管當時1馬幣等於2元,盡管這樣,所有的飲料基本都是1-3馬幣,其他小吃價格基本都是個位數,這與國內現在動則二十,三十塊壹杯的所謂網紅奶茶耐喝得多,而且非常好喝!

在馬來西亞,天黑得略遲,盡管白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但是早晚溫度十分舒適,也有可能是因為熱的原因,幾乎每頓飯都會有飲料,有些餐館是合並起來的,在那裏吃東西,無論妳買不買飲料都會收壹個類似茶位費的錢,如果妳點壹杯飲料就不用付。每杯飲料裏面都會放上很多冰,這倒是跟越南很似。加了冰的咖啡和奶茶都非常好喝。

我原本想象的排名世界第三的街頭小吃,那會是分布在幾條長長的美食街的模樣。事實跟我的想象不壹樣,然而又差不多,有名的小吃大多數分布在幾條步行街,而這也是遊客聚集的中心了。

說實話,使用國民軟件大眾點評搜索的所有當地美食,其實出來的全都是中國風味的小吃和菜肴。像福建蝦面,多春茶座,紅豆冰,月萍豆芽飯等等,不過基本上又便宜又美味。

接下來我想簡單點評壹下在大眾點評老是名列前茅的壹些美食:

壹大早就排滿了人,據觀察,全是亞洲面孔的人,據深度觀察,全是國內的同胞,大概也是像我壹樣受了大眾點評的蠱惑來到排隊的。

幸好等待的時間並不長,這裏比較有名的是椰漿飯,烘烤面包等等,用作為brunch享用倒算合適。椰漿飯並沒有想象中那種濃郁的椰奶味道,飯上面澆灌的醬是壹個亮點,不需要肉,不需要蔬菜,齋是用這個醬拌飯,異常開胃!

馬來西亞的炒粿條特別好吃,不同於廣東的炒河粉,粿條炒起來,也不同於在潮汕和福建吃的口感,檳城的炒粿條加上豆芽,生蠔,豬肉,煎蛋,我非常好奇采取怎麽樣的炒法,做出來的粿條自帶糯糯的口感,如果妳也喜歡吃壹些特別粉糯的美食,那麽妳肯定會喜歡炒粿條。

老板娘祖籍江門,友善又可愛。就像檳城大部分的餐館壹樣,這家的性價比也超級高。這壹頓壹***10幾馬幣,人民幣不到40元,重點是,對於在國內早已吃膩了各種雞之後的我,這裏雞的做法給我壹種煥然壹新的感覺,醬油,食用油都特別香,只是簡單地蒸煮,味道反而更加清新。

這款小吃我在潮州倒沒有見過。煎蕊是類似國內仙草凍的壹種混合飲料?不太好解釋;紅豆霜即紅豆冰。攤位排隊的人數非常多,感覺這是壹個每個人必定打卡的地方。對我而言,其實很壹般,並沒有太驚艷的口感,也許是我的期待太高了。

這裏很多有名的各種小吃,大部分都是經由當年跑來南洋打工的華裔傳承下來,或者經過各種配方改良,或者是融合了馬來西亞風味,展現出壹副全新的面貌。

大概是我信息搜索發生了錯誤,其實我特別喜歡馬來西亞的本地菜,像咖喱啊,叻沙的,可是我在檳城都沒怎麽找到,看來得去馬來西亞其他地方尋覓,也許這次本來就註定是壹場南洋懷舊風的旅程吧。

有微笑,有好吃的,有海邊,有夕陽,晚年找壹個類似這樣的城市好好呆著,也算是壹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