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沒頭腦和不高興

沒頭腦和不高興

列位看官,還記得有這麽壹部動畫片,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嗎?這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壹部老片。主人公是二個小孩,壹個名叫“沒頭腦”,從小做事丟三落四,上學路上不是丟帽子就是丟書包。畫個畫,簽字還寫反了。另壹個叫“不高興”,壹開口總這拉長音的三個字“不—高—興!”。“不高興”總是別別扭扭,妳要他往東,他偏往西,超級任性。

為了提醒他們改正錯誤,片中讓他們經歷長大後的景象。問他們長大了想幹啥?“沒頭腦”說想當工程師,“不高興”說當個演員。結果“沒頭腦”成了工程師,設計的千層少年宮,少畫壹層成999層不說,而且開張後,問題來了:要進少年宮,得拿著被褥鋪蓋,帶著雨傘去,因為噴水池變成水簾洞,樓裏沒電梯,往樓頂看戲您得往返壹個月!最後還是小孩子們給“沒頭腦”想了個辦法,用滑輪把他吊到樓頂上。

好不容易到樓上看戲,樓上的戲正熱鬧呢!“不高興”長大成演員了,今天表演《武松打虎》,可是“不高興”扮演的老虎“不高興”了!在臺上武松打虎打不死老虎,老虎還追著大家滿地跑,壹不小心從樓上滾下來,摔了個鼻青臉腫。他們倆終於清醒下來,也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錯誤。於是倆人又變回小學二年級的模樣。

這個故事簡單吧?呵呵。這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非常經典的壹部作品,簡筆畫配上中國戲曲元素,武松打虎的橋段,音樂和動作簡單樸實,讓人壹聽就會隨著節奏哼起來,看這個片子總會讓我感覺到簡單的快樂。

昨晚跟老婆談心,談到她對我的發現時,我頭腦中突然蹦出了這部兒時動畫片的名字。用“沒頭腦”和“不高興”代指自我的智商和情商狀況,簡直太貼切了。當我覺得腦子不夠用,學東西慢,感覺有點笨,不自信有自卑的時候,我就像片中是“沒頭腦”,當我任由個性和情緒支配,不開心、不快樂、不自在的時候,那就是活脫脫的“不高興”呀。有時候自己狀態真的很差,沒準還是“沒頭腦”+“不高興”的效果呢!

往高級點活,我們都希望自己是“有頭腦”、“很高興”,有智商,也有情商,人看上去就特別聰明,卻又非常討人喜歡,無疑這些人是幸運的壹群。智商高低本來就是壹道坎,而聰明到智慧本身就更差壹大截。更毋庸多言那些具備時刻擁有清醒和正確的“自我認知”,在物質和精神的變幻過程中擁有“自醒”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可以快速的“識別情緒”,面對悲傷和困難知道如何“整理情緒”這些情商修煉了。培養情商就像練內功,是壹個持久累積、緩慢爆發的過程,並且不著痕跡,更無可能壹蹴而就,得慢慢養。

即便是這樣,作為壹個心理健康的人,只要他有意願去發現自己、看見自己,有完善自己的驅動,假以時日是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不斷自我修剪、自我矯正、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

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完善自己。要相信這種自我改變的力量,是上帝美好的祝福。聖經裏說:“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世記1:27 和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