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確定寫作主題:首先確定外婆寫作的主題是什麽,可以是回憶童年、表達對外婆的感激之情、描述外婆的特點等。
2. 收集素材:對於外婆的寫作,可以回憶起外婆的過去經歷、與外婆的日常相處、外婆對自己的影響等,將這些素材進行整理。
3. 確定結構:可以考慮采用故事情節、時間順序或描述性的方式來組織文章。對於每個主要觀點或素材,確定壹個段落,以確保文章的邏輯性和連貫性。
4. 引言部分:在文章開頭,可以用壹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短語或描述外婆的特點來吸引讀者的註意力。
5. 主體部分:按照事先確定的結構,逐個展開寫作素材,用具體的細節、感人的描寫來講述外婆的故事或描述外婆的特點。可以結合使用形象化的比喻、類比、對比等修辭手法,以增加文章的表現力。
下面我寫出三篇以《我的外婆》為題目作文,供大家參考!我的外婆 作文壹外婆的脊背已漸漸彎曲,似壹把彎弓。我在休息天去看望她的時候,她蹲在地上,用粗糙的雙手,用力地洗著盛在盆子裏的青菜。盡管她再怎麽疲憊,也始終放不下對我的愛。
疲勞的外婆總是熱情的迎接我,那顆炙熱的心,使太陽在碧藍的天空中,燦爛地泛起陣陣光暈。外婆家院子裏有壹棵橘子樹,在那棵橘子樹邊外婆訴說著壹個個有趣生動的故事陪伴著我的童年:“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小和尚……”“烏龜在兔子睡覺的時候,拼命地向前爬,當兔子醒來時,烏龜早就到達終點了……”她用溫柔清亮的嗓子為我講著,甜甜的,輕輕的,像三月的山上流動著的溪水,又像鳥兒清脆而婉轉的歌聲。
小院裏,布滿了這柔情似水的音韻。外婆有時也講她小時候的往事,“我從小就自己生活了,哪有妳如此安逸的生活啊!所以將來妳要好好讀書,將來為祖國出壹份力!”說著說著,就變的柔情似水起來,我也聽得如癡如醉,把我的思緒拉到了外婆小時候清貧的年代。聽的最多的還是外婆哄我的歌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我接著說:“喵喵喵,貓來了,嘰哩咕嚕滾下來。”說著說著我和外婆都笑了,外婆雖然沒有上過學、讀過書,但她那含情脈脈、意味深長的語言,讓我回味無窮。
外婆雖然老了,但她那顆炙熱的心,和橘子樹壹起,永遠映在我的腦海裏。
我的外婆 作文二從我剛出生那會兒,外婆就陪伴著我。我們之間有著別樣深厚的感情。
平日裏,我需要學習,父母工作,家務的重擔自然地落到了外婆身上。事務繁雜,她卻從不抱怨。她會戴著老花鏡,在手機上壹絲不茍地設好鬧鈴,以牢記自己的每壹個“使命”。有了外婆的辛勤付出我每天放學回家都能享受到熱氣騰騰的飯菜,感受家的溫暖。即使有時晚些時候到家,飯菜也等待著,依然冒著熱氣呢!
壹次我提前回到家中,發現了驚人的奧秘。我走進廚房,外婆正忙活著將菜盛入盤中。她回頭望見了我,慈祥地壹笑,眼裏透著柔情道:“孩子,上半天學,累了吧!快歇會兒。”我應了壹聲,以為她要與我壹同走出廚房,將菜在餐桌上放好。然而,她沒有走來。我回頭,見她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出乎意料地拉開微波爐門。剛做好的菜,為什麽要加熱呢?我百裏不得其解然而外波並未按下加執的按鈕。我便上前詢問。“噢,菜易涼,放入微波爐中可以保溫吶!”外婆擡起頭,輕描淡寫地說。保溫?我怎麽從未註意過呢......飯菜的溫暖都凝聚在這貼心的舉動中呢!
稍有空閑,外婆就要做她鐘愛的事壹讀書。外婆年少時成績非常優異,次次考試都名列前茅,讓她的父母引以為豪。可是,她卻因為成為下放知青無奈終止學業。這是她的遺憾,她要傾盡所有去彌補這個遺憾,因此在吃早餐時,摘菜時,澆花時...她總會帶上壹本書。這些書讓她染上壹種讀書人特有的氣質。有壹次,我剛好看見她澆花的背影: 她壹手捧著書,壹手操控水壺,讓水珠柔柔地落在花瓣上,她的背影顯得那樣靜謐、美好,在陽光的映襯下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外婆眼中的大千世界也是這樣的奇幻而美妙吧!有時我去她的房間,在桌上尋得壹本攤開的書和未關的臺燈,便領悟到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正含義。於是,當我在學習上遇攔路虎”時,就學著她的模樣,以崇敬的態度面對學習,困難竟也不攻自破。
有壹件事令我至今無法忘卻。那天晚飯後,她又與往常壹樣散步去了,但是她卻遲遲未歸。外婆向來十分準時,難道是腰疼犯了?我不免擔心,趴在窗臺上尋找外婆的身影。外婆終於出現了,可她卻略顯笨拙。我趕快迎去,眼前的景象使我驚異:外婆提把微卷的白色短發別至耳後:“近來雨水不斷,西瓜滯銷,這些瓜都是農民們的汗水啊!他們好辛苦,我想幫幫他們.我看看外婆瘦弱的身軀,眼淚不覺流了下來。外婆總是願意為了給他人的壹點幫助而竭盡全力,她是真正的助人為樂啊!
我樸實、善良、博愛的外婆,她對待家人細致入微,對待學習壹絲不茍,對待他人將心比心,她的處世態度是我永恒的標桿。在我獨自面對困難時想起她,心中便充滿無限動力,勇往直前。
我的外婆 作文三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壹個地方:那裏的壹切都土土的,但卻是我長達十年的回憶中最快樂的地方。我的奶奶,也就是外婆就住在那裏。
我從小就叫外婆叫奶奶,長大後也沒改口。外婆是鄉下人,文化水平不高,只會認字。小時候,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外婆就專門從鄉下趕到烏魯木齊來照顧我,接送我上幼兒園。在回家的路上,外婆用她那被歲月吻過的手牽著我的小手,壹個壹個地教我讀路邊招牌上的字,外婆便是我雖初的啟蒙老師。外婆已有六七十歲,早已記不清自己的生日,可她卻把我和幾個表妹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而且總會在我們生日那天為我們舉辦慶生宴。
我曾問過她為什麽不過生日,她笑著說:“過啊,奶奶壹年過四次生日吶!”後來,我才知道,所謂的四次生日,是指我的生日和我三個表妹的生日。外婆住在鄉下,每年都會有燕子從那飛過。有壹天秋天,外婆搬了兩個小板凳坐在門口,用狗尾巴草給我編小兔子玩,編著編著,她就唱起了《小燕子》這首童謠,唱畢,她拉過我的手,說道:“乖囡囡,以後要學燕子,不論飛得再遠,也要念著家啊!”當時的我還小,並不知道外婆這句話中的孤獨寂寞。
從前,外婆用布滿皺紋的手掌牽著我的小手慢慢地走。現在,外婆老了,我也會放慢腳步,用小手牽著她的手,慢慢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