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語言拉丁語和希臘語
首都羅馬;分裂後,拉文納是西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東帝國的首都。
該政權偽裝成共和君主制(國家元首制度),其次是君主制。
國家元首,羅馬皇帝
政府首腦是兩個擁有同等權利的執政官的傀儡,其中壹個是皇帝。
議會參議院
最高峰時,面積約為590萬平方公裏。
人口估計從5500萬到6543.8+0.2億不等。
屋大維在其建立前27年被授予奧古斯都的稱號。
統壹的羅馬帝國於395年分裂,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於1453年滅亡。
第壹位皇帝蓋烏斯·屋大維(公元前27年-14年)。
末代皇帝狄奧多西壹世統壹羅馬帝國的最後壹位統治者。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的最後壹個統治者在呂斯和東羅馬帝國的最後壹個統治者在XI的君士坦丁。
編輯本段|回頂1.2概覽?官方稱為元老院和羅馬人民,中國的古書叫做《大秦》,這是古羅馬文明的壹個階段。理論上它仍然是壹個共和國,但實際上它是壹個專制政權。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代表羅馬統治下的所有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越了城邦的概念,成為壹個帝國。羅馬疆域的鼎盛時期是圖拉真統治時期。此時,羅馬帝國總共控制了約59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使其成為古代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國家之壹。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了元首制度,稱為奧古斯都。羅馬帝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帝國早期(前27年-192年)和帝國晚期(193-476年)。早期帝國通過朱裏奧-克勞迪亞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托萬王朝(五位英明皇帝的時代)達到頂峰。國家穩定和社會繁榮被稱為羅馬的黃金時代。從第三世紀危機開始,到狄奧多西壹世(395年)去世,帝國被分為兩部分,分別由伊利裏安皇帝、戴克裏先的四位皇帝和君士坦丁大帝統治。476年,奧迪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呂斯,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歷史學家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
前509年,羅馬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進入羅馬帝國時期。
1世紀以前,凱爾特人居住在萊茵河流域的西部,也被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在今天的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被稱為高盧人。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1年,克拉蘇和羅馬共和國之後的國家元首凱撒率領軍隊征服了高盧,並使其成為羅馬共和國的壹部分。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開始衰落。
在5世紀之前,還有其他部落生活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多數德國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羅馬人將其稱為日耳曼尼亞。
大約從370年開始,羅馬被分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梅蒂奧拉努(今米蘭),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東西羅馬帝國並不敵對,而是在許多方面密切合作,並擁有相同的聲音。此後的100年間,羅馬多次被外族攻占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壹落千丈。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解體,最後壹位羅馬皇帝親自頒布退位詔書,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帝國所有殖民地可以自行獨立。東羅馬帝國得以保存,這就是後來的“拜占庭帝國”。
盡管西羅馬帝國於476年崩潰,但其皇帝被德國人廢黜。然而,羅馬人在巴黎的統治壹直持續到486年,當時日耳曼民族的法蘭克人克洛維斯徹底擊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蘭西的前身法蘭克王國。後來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並於800年在加羅林王朝的查理曼統治下達到鼎盛,統壹了法國、德國、荷蘭、瑞士、意大利北部、奧地利西部和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歷史?羅馬帝國的建立
羅馬共和國在馬略和蘇拉之間的權力鬥爭中被削弱,隨後是凱撒對龐貝的內戰。在這些騷亂中,許多元老院成員被殺害、處決、謀殺或自殺。參議院充滿了前三位首腦的支持者,以及後來後三位首腦的支持者。
最後壹個三頭同盟解體後,屋大維和安東尼瓜分了羅馬的東部和西部,雙方的矛盾日益激烈。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希臘阿克辛交戰。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沒有獲勝的希望,於是將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壹同前往埃及。隨後屋大維入侵埃及,埃及王後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占領。
前27年,屋大維說他要解除所有權力,恢復共和國;同時,他假裝在元老院和公民的要求下被迫接受了與共和制度完全相反的絕對權力,並成為國家元首(或譯為“第壹公民”)、最高統帥(或譯為“常勝將軍”和“大元帥”)、最高代理執政官、終身執政官、護民官、大祭司和第壹元老,並以獲得“奧古斯都”屋大維的精彩表現宣布羅馬帝國建立。
編輯本段|回到頂級羅馬帝國-軍事
奧古斯都在前29年改革了軍隊,使職業軍隊合法化,成為常備軍。
羅馬軍隊主要由重步兵和騎兵組成。羅馬的重步兵主要裝備標槍、匕首和盾牌及盔甲。鎧甲壹般由金屬片和皮革制成,後來還有鎖子甲和鱗甲。除了基本裝備外,騎兵還配備了制作精美的頭盔。羅馬軍隊早期的金屬裝備壹般為青銅,後來多為鐵。
羅馬軍隊的基本單位是軍團,還有輔助部隊和雇傭兵。這個軍團由壹百人組成。羅馬的每個軍團和百夫長都有自己的徽章和旗幟,這是軍隊的象征。如果它丟失了,那將是壹個巨大的恥辱。
羅馬軍紀嚴明,要求下屬絕對服從上級。軍隊中也有各種各樣的懲罰,從鞭打到死亡無處不在。逃亡的軍隊將被執行“鞭笞殺人十壹律”,即每十個人中有壹個人將被處死。羅馬帝國後期的軍隊主要由蠻族組成,軍紀敗壞。壹般來說,他們自己勇敢地戰鬥。
羅馬軍隊的待遇相當不錯。西弗勒斯皇帝曾經說過:“讓士兵們發財,不要關心其他人。”
羅馬帝國-語言
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也是羅馬地區的地方語言。在帝國時期,拉丁語至少被分為兩類,即古典拉丁語和武格拉拉丁。古典拉丁語是書面語,粗俗拉丁語通常是口語。古典拉丁語非常穩定,從帝國時期到中世紀都沒有變化。粗俗的拉丁語在帝國的各個地區都有方言,這些方言發生了很大變化,並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拉丁語。
雖然拉丁語是帝國的官方語言,但希臘語是帝國最重要的語言之壹,尤其是在帝國的東部省份。甚至在羅馬,希臘語已經成為教育和社會的語言。希臘語是基督教、科學和藝術中的通用語言。
公元4世紀,希臘語在帝國西部逐漸失勢,拉丁語占了上風。5世紀初,標準拉丁文版《聖經》的出版反映了這種情況。西羅馬帝國逐漸開始排斥會說希臘語的人。這造成了帝國東西部的文化分裂。此後,希臘語成為東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
其他語言,如阿拉姆語、科普特語和亞美尼亞語也經過這個帝國。
羅馬帝國-歷代皇帝
●元首制度時期
奧古斯都-提比略-卡裏古拉-齊-尼祿-加爾巴-奧索-維特裏烏斯-威帕廷-提圖斯-圖密善-涅爾瓦-圖拉真
哈德良-安東尼努斯·皮烏斯-馬庫斯·奧利耶裏-韋魯斯-科莫德斯-佩蒂納克斯-朱利葉斯·安努斯-塞弗魯斯-卡拉卡拉-馬克林努斯·迪亞杜梅尼亞-埃拉伽巴路斯-亞歷山大·塞維利亞
●三世紀的危機
馬克西米努斯-戈爾迪安壹世-戈爾迪安二世-普皮恩努斯-巴爾比努斯-戈爾迪安三世-菲利波·德基烏斯-赫倫紐斯·伊特魯裏亞斯
霍斯蒂連-加盧斯-沃魯西亞努斯-艾米麗·安努斯-瓦萊裏安-加裏恩努斯-薩洛尼努斯-克勞狄烏斯二世-金蒂盧斯-奧雷連
克勞狄烏斯·塔西佗-弗洛裏亞努斯-普勞斯-卡魯斯-努梅裏安-卡裏烏斯
●君主制時期
戴克裏先-馬克西米安-康斯坦丁壹世-伽列裏烏斯-塞瓦略斯二世-馬克西紐斯-利西尼-馬克西米努斯-瓦萊裏烏斯-瓦蘭斯
馬提尼·安努斯-康斯坦丁壹世-康斯坦丁二世-康斯坦丁壹世-康斯坦丁二世-朱利安-喬維安-瓦倫丁壹世-瓦蘭斯
格雷西安·瓦倫提尼安二世-狄奧多西壹世
●西羅馬帝國晚期
霍諾裏烏斯-康斯坦丁三世-瓦倫提尼安三世-彼得羅紐斯-馬克西穆斯-阿維圖斯-馬約裏安-利比烏斯-塞韋略斯-安蒂莫斯
奧利·布裏奧斯-格利凱裏烏斯-朱利葉斯·內波斯-羅慕路斯·奧古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