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雨花區經濟發展

雨花區經濟發展

長沙郊區(雨花區前身)是革命老區,是中國民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壹。解放後,郊區人民積極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時期,郊區致力於發展郊區經濟,基本實現了小康生活。

199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23.5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9874元,分別是1987年的9.48倍和8.35倍;財政收入201億元,是1987的5.75倍。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居湖南省市轄區首位。

1997,地區生產總值1285萬元,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0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58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420萬元,產業結構為10.8:39.2:50.0。

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2545億元,是1.997的0.89倍,年均增長1.03%。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71.4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801.9萬元,產業結構比為8.9:33.6:57.5。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第壹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經濟總量增加,明顯呈現出都市圈經濟特征,經濟運行質量更加出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1.48元,是1.997的1.46倍。

2012年,雨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7.67億元(含常艷)。其中第壹產業實現增加值2.27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88.6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36.75億元。2012年中國煙草地區生產總值為116884億元。第三產業結構比例為0.3:39.7:60.0。第壹、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06、3.93和7.41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5%、34.8%和65.7%。財政總收入92.045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72.1億元,規模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住宿餐飲企業零售額300.68億元,規模以上連鎖企業零售額69.8億元,規模以上貿易企業汽車零售額654.38+0.0543億元。雨花區的農業具有鮮明的都市特色。該地區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生產豐富。它被稱為省會的“菜籃子”。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南郊高效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落戶該區,蔬菜、花卉、水產、水果等十大基地建設快速發展。占地5000畝的長沙花卉世界是湖南最大的花卉市場,也是農業集約化經營和產業化的成功範例。

從65438到0999,雨花區興修水利,推廣農業機械和名優新品種,發展規模化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建立蔬菜、水果、花卉和生豬養殖基地,發展城郊農業,實施農業產業化。2002年全區基本退出水稻生產,蔬菜總產量158498噸,水果總產量971噸,肉類總產量25662噸,魚類總產量1790噸,花卉苗木總產量9137畝,實現農業總產值3002100萬元。畝產值9047元,畝效益是0997的65438+1.66倍;農村經濟總收入3621.90萬元,是1.997的1.42倍。

2012年雨花區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33482萬元,同比下降29.9%,其中農業總產值19684元,同比下降18.8%;林業總產值58萬元,同比下降78.9%;畜牧業總產值為654.38+02243萬元,同比減少44.0%;漁業總產值為14160萬元,同比下降3.0%;農業服務業總產值8654.38+0億元,同比增長3.9%。雨花區工業基礎雄厚。公司擁有銀河信息、九芝堂藥業、李海化工、長沙卷煙廠、普元機械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鴻生堂藥業集團、億利達中央空調、田健服裝、太寶藥業、魯山實業、石大高新等大型企業先後落戶雨花區投資創業。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占地面積15平方公裏,是湖南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已列入長沙市“兩區六園”基本規劃,是各類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基地。

雨花區加大科技投入,引進新項目,建立工業園區,發展環保產業,形成了布局合理、結構協調互補的產業體系。建材、食品、醫藥、機電、鑄造、化工塑料、服裝等已成為主導產業。截至2002年,全區共有工業企業1471家,從業人員13004人,工業總產值151916000元,利稅8161000元。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園區的日益繁榮,已建成的環科園、樹嶺民營工業園、鳳凰工業園和力拓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了“三園壹基地”的互動格局。但行業整體結構仍不優,產品少、管理粗放、融資難、缺乏大型企業集團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約了行業發展。

2012年,雨花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44.22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41.660億元。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產值2276.5438億元+0.6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21.84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6.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454億元。不含長沙卷煙廠工業總產值290億元,其中園區工業總產值18137萬元。

2012年雨花區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累計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22.08億元,同比增長8.0%,不含354.05438億元,同比增長8.0%。實現增加值77.8億元,同比增長8.7%。房屋建築面積7443.44萬平方米;竣工建築面積7133500平方米。長沙壹直是湖南省的商業中心,商業和服務業發達。

1996之後,雨花區大型商業配套建成,中小商鋪陸續開業,各類超市迅速湧入,物流貨運也跟上了,商品種類繁多。高橋市場、紅星市場、井灣子家具市場等全國有影響力的骨幹市場相繼建成,打造了二環生態美食街、曙光中路、芙蓉路美食街,打造了朝陽商業中心、東塘中央商務區。農貿市場和農村集市發展迅速,城鄉貿易便利繁榮。

以市場和特色市場為主的商貿服務業在全區發展迅速。2002年,全區共有各類市場70個,其中工業市場23個,農貿市場41個,實現商業銷售收入6543.8億元,利潤2.25億元,商業稅收685654.3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43.8億元。第三產業占全區生產總值的57.9%,全市5個區(天心區、芙蓉區、雨花區、開福區、嶽麓區)位居第壹,成為支柱產業。紅星市場年銷售額達32億,高橋市場年交易額突破80億,市場交易活躍,形成“全省看長沙、長沙看雨花”的局面。

雨花區不僅有友誼商城、通城百貨等大型商業集團,還有家潤多、新壹佳、旺和等壹批大型超市。截至2005年底,雨花區共有29個專業市場和14個大型集貿市場。其中,高橋大市場是全國八大綜合批發市場之壹,全國秋季糖酒商品交易會在1998成功舉辦。高橋建材市場是中國標準化市場;紅星農副產品市場是農業部指定的。每年舉辦壹屆湖南(國際)農業博覽會,成為全國壹流的現代農業博覽交易中心和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

(專輯《雨花臺風景》中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