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雨後清晨(原創)

雨後清晨(原創)

文/周艷玲

喜歡下雨天那絲絲縷縷的飄灑,如同無數根細細長長的線把天地連起來;又像天空把纏纏綿綿的情話說給大地聽,雨天是浪漫的,但我覺得雨後的世界才更美妙。

昨晚下雨,雨點乒乒乓乓的在屋頂悠然的彈奏了壹夜,如同演繹壹首首動聽溫婉的夜曲。早晨起來看外面,空氣濕潤清新,如剛出生的嬰兒,在搖籃裏微笑,安靜而甜美。

壹路慢悠悠的走到生態公園,這裏由荒蕪的沙漠變成樹木叢生的生態公園後,就成了我最佳散步和賞玩的地方。

雨為所有的植物做了精心的裝扮,像是著壹層淡淡的輕煙籠罩在樹林中,高高矮矮的植物壹下子變得晶瑩剔透、美輪美奐。壹時間似是誤入仙境,幽幽然,竟有壹種無以言表的美。

早晨的太陽溫柔細膩,像是有無數的金剪,剪碎萬匹錦緞,紛紛落了壹園的錦繡;又像是拎了壹袋子的珍珠翡翠,解開口袋繩兒,撒向人間的粼粼珠光染翠山嵐。

太陽 ,對、有好多的太陽,它們住在樹葉上、掛在草尖兒上 、聚在花瓣兒上 、藏在花蕊中。就連蜘蛛也在壹夜之間為它的家鑲嵌了好多的珍珠裴翠。

公園裏很靜,只有太陽在散播她的光輝,讓每壹片樹葉都變得五光十色,我想接壹滴露珠放在手心上,伸手去觸摸那片寬大樹葉上的露珠,露珠轟然落地,引起周圍如潮水壹般的鳥鳴,“啾啾”“喳喳”“咕咕”······,叫聲各有不同,洪亮的、婉轉的、低聲細語的,好多的聲音組合在壹起,沒有樂譜、沒有指揮、沒有樂器,是壹場來自自然的音樂會,如此美妙的聲音,讓我真的是壹飽耳福了。

我不認識這些鳥兒們,更不知道它們都叫什麽名字,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它們站在高高的樹上,隱藏在樹葉裏,我看不見它們。我猜想它們應該是不同種類的鳥兒,要不叫聲怎麽不壹樣呢!

就像我們人類,不同的民族就會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國家就會有不同的文字。雖然文字不同,語言不通,但音樂是相通的,它是壹把心靈溝通的鑰匙。鳥兒也許就是這樣,它們在用歌聲相互傳遞著消息,告訴對方這是它的地盤或者是通知對方什麽地方危險,或許是告訴對方它們的地盤來了不速之客,要不然怎麽會壹只鳥先叫起來,隨後就會有眾多的鳥跟著叫呢!

也許鳥們認為,我就是它們的不速之客,闖進了它們的領地,碰了屬於它們的露珠,也許它們才是露珠的歸屬者。

餐風飲露,我不行,鳥兒們是可以的,其實我挺羨慕它們的,覺得鳥兒的生活遠比我們人類更美好;壹巢壹枝足矣,簡單平淡,能遮風擋雨,能休 養生 息。

鳥兒們歌聲四起的時候,青蛙不知道什麽時候也加入了歌唱的隊伍,也不知道它們是蹲在水裏還是藏在青青的蘆葦裏,聲音高昂而清脆,是要和鳥兒們比壹比,看誰的聲音更洪亮嗎?如此的美聲,我想壹定是飽餐了今晨的朝露了。

還有壹些小飛蟲,它們也落在樹葉上,享受著這新鮮的露水,也許它們在和鳥兒們爭奪這難得的美味仙露吧!

花大姐的體積很小,什麽時候飛到樹葉上鳥兒沒看見?不對,鳥兒的視力是非常好的,能看見壹滴露水的存在,也壹定能看見馱著彩虹的花大姐,壹定是被它那件色彩斑斕的衣服給迷住了。我也感覺花大姐的衣服很美,像是碧綠的樹葉上鑲嵌了壹枚光彩奪目的紅寶石,四周被小水珠包圍著,小小的翅膀壹折壹扇的,活像壹朵在水中盛開的小小的紅百合,這麽美的小東西,只需要壹片綠葉幾滴露珠足矣讓她安身和飽餐壹頓了。

還有壹種小飛蟲,也許聽到它的名字就會讓人生厭,就會讓人聯想到糞便、垃圾及壹些骯臟的地方,總覺得綠豆蠅應該是圍繞在那樣的地方飛來飛去,會帶著許多的細菌和汙穢。而我竟然在壹片盛滿露珠的綠葉上看見了它。

早晨的陽光輕柔淺淡的撒在樹葉上,讓樹葉上輕微滾動的露珠更加晶瑩剔透,綠豆蠅在露珠的包圍之中,輕薄透明的翅膀被映襯的五光十色,淡綠的身體被這麽壹襯托,仿佛是壹小片翡翠落在樹葉上。

我突然感覺這只綠豆蠅也很美,但我又想不明白,這樣美的小飛蟲,怎麽會與那些糞便垃圾之類的為伍呢!假如它也和蝴蝶蜜蜂壹樣在花間采蜜舞蹈,我相信人們也會像稱贊蝴蝶蜜蜂壹樣,對它也會格外青睞的。

餐花飲露。我站在壹片嬌艷欲滴的玫瑰花面前,突然想起了這句非常浪漫的詞語,似乎有壹點不食人間煙火飄在雲端的感覺,看著這壹朵壹朵聚滿露珠的鮮花散發著淡淡清香,讓此時已是饑腸轆轆的我,真有連花帶露壹起吃下去的欲望。

百花皆可入口,其實吃下去也未嘗不可,自古就流傳“春食玉蘭、夏食荷花、秋食菊花、冬食臘梅”的典故。

看來古人早就把花卉當作 美食 了。相傳武則天遊園時,就下令禦廚房烹制“百花糕”賞賜給眾臣。清朝慈禧太後也嗜花成癖,命令禦膳房采集百花,烹出壹道道鮮花 美食 。

《紅樓夢》裏妙玉對花和露的研究更是出神入化,妙玉沏茶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隔年蠲的雨水”“牡丹花水”。

雪融化在梅花上便是露,這隔年蠲的雨水是在花中采集或是用什麽器皿來接雨,就不太清楚了,但是牡丹花水壹定是雨後牡丹花上的露珠了。古人泡茶用水的講究真是別具壹格,這樣的茶喝上壹杯,想必是能品出湖光山色,山間美景皆入心中。

花中的露水,聚天地之靈氣,纖塵不染,清高孤傲。這樣的水泡茶,定是自然清香,滌蕩身心。

更懂茶道的要數乾隆了,他老人家泡茶更是講究,竟是下過雨後收集荷葉上的露珠來煮茶,且還賦詩詩首:“平湖幾裏風香河、荷花葉上露珠多、瓶罍收取供香茗、山莊韻事真無過”。看來要想泡出壹壺好茶,需得用好水方可。

古人喝茶竟是這般的附庸風雅、詩情畫意。如果可以,我想學壹學古人,趁清晨露珠還沒有退去,就坐在這花前,借得妙玉精致茶具壹用,花做茶、露做水,連花帶露慢慢飲下,品出其中的詩情畫意,也解我腹中饑腸轆轆。如果我能有劉姥姥的好運氣,把我用過的茶具遭妙玉棄之。無奈之下贈予我,那豈不是又有了意外的收獲。

太陽升的越來越高,天色也越來越明朗,花草樹木間的露水便越來越淡,樹葉支棱起了耳朵去聽風的聲音;被露珠壓彎的小草終於伸直了腰,懶懶的遊走在微風中;引頸高歌的鳥兒飛出樹叢,不知各自飛到何處;青蛙也沒了動靜,大概是唱累了,又做夢去了。

這個早晨即將離去,我從公園的這頭走到另壹頭,彎彎曲曲,走出許多的弧度,走出這色彩斑斕的畫中,像做了壹個夢,稍縱即逝,美妙而甜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