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三界鎮的城建規劃

三界鎮的城建規劃

三界鎮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城鎮框架不斷擴大,初具規模,建成區面積約145公頃,有1個居委會及南壹、南二、南三、南四、北街、下市頭、仁聚裏、良種場等8個行政村,戶籍常住人口、暫住人口、學校師生、流動人口為10500多人,占全鎮總人口的16%,自來水廠、農貿市場、文化娛樂等設施日趨配套,逐步完善,成為嵊州市最具潛力的中心鎮。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和標誌,我們始終把培育和發展小城鎮建設作為推進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提出“城建樹鎮”發展思路,確立走以工業化聯動城鎮化的發展路子,從再造壹個新三界的高度,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城鎮化進程。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2002年我們邀請專家教授,編制了三界鎮城鎮總體規劃,根據規劃,三界鎮的城鎮性質為:鎮域範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嵊化工貿型的山水城鎮;城鎮規模為:到2005年,建成區人口16000萬人,到2020年為45000人;用地規模:近期用地規模為208萬平方米,新增建設用地約65萬平方米;遠期用地規模為450萬平方米,新增建設用地約307萬平方米。用地空間布局:根據三界鎮的地形現狀,確立東拓(跨曹娥江)、西進(跨新104國道、上三高速公路)、北連(與工業集聚區互動)發展方向,培育形成“東居中貿西工”的城鎮結構形態。2、加強投入,完善配套設施。近期重點建設五大配套工程:嵊州中心港500噸級貨運碼頭,該項目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初審;以前巖水庫為水源的集鎮自來水工程,預計年內竣工並交付使用;104國道集鎮段的亮化、綠化、美化工程;普田公司以南、新老104國道連接處的商住樓綜合開發,泰康示範小區建設。

3、村鎮互動,整體推進。統籌城鄉建設,按照“優化中心鎮,建設中心村,帶動基層村,實現城鄉壹體化發展”的要求,在著力提升集鎮城區品位的同時,合理設置中心村,科學規劃,加快建設,努力形成“中心突出,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鎮村發展體系。加快西後、舒鬥、兩溪等小康示範村建設,以點促面,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省級高新園區(嵊州三界)

園區目前現有工業企業1698家,其中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6家。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9.40億元,銷售收入39.05億元,到2020年目標是100億工業生產總值。

自2011年以來,高新園區(三界鎮)實施村級實事工程承諾制,交出了壹份靚麗的“成績單”。

全年計劃安排工業建設項目19只,農業建設項目2只,完成技改投入13億元,確保新增規模企業3家以上、億元企業2家以上;投資4.8億元,全力推進福威重工年產1萬臺多功能滑移裝載機(二期)建設項目,動建6號7號地塊內捷賽寶等7家企業廠房建設,完成華發茶廠年產6500噸珠茶項目,完成現代農業園區800畝的大棚和多功能實驗室的建設,並動建觀光休閑酒店。並與新加坡聯合開發高新園區為契機,全面啟動4.7平方公裏的啟動區塊建設,加大園區主幹道路、水、電、通信、能源、排汙等管網建設力度,全力推進啟航路、發展大道路基建設;紮實推進高新大道東側地塊和啟航路、發展大道、高新大道閉合區塊征地工作;積極做好鄰裏中心、萬科配套建設工程等項目的土地出讓工作,著力抓好茶場新村安置小區、三界客運站等項目建設。

杭紹臺高鐵新城

杭紹臺高速鐵路,又稱杭臺城際鐵路客運專線,簡稱杭臺高鐵。杭臺高鐵全長200公裏,設計時速350公裏,線路起於杭州東綜合樞紐,經由蕭山、柯橋、嵊新(三界站)、天臺、臺州。杭臺高鐵是浙江省高鐵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都市圈與溫臺都市區鏈接的重要通道。

2015年1月8日,杭紹臺客專紹興段前期銜接會議在紹興召開,市交通運輸局(市鐵辦),柯橋區、上虞區、嵊州市、新昌縣相關部門參加了會議。中鐵第五設計院介紹了杭紹臺客專初步設計成果,各有關部門代表各地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建議。 杭紹臺客專前期工作已逐步開展,我市將實時與設計單位進行溝通,使該杭紹臺客專線路線位、站點設置更符合我市實際需求。

根據規劃,嵊州新昌2縣市將合並建嵊新高鐵客運站,另壹站計劃在高新園區(三界站),屆時三界將集高鐵、500噸貨運碼頭、上三高速於壹身的嵊新物流集散中心。

高檔住宅

宏森苑、泰康示範小區、雲間山水等

雲間山水位居三界鎮高新大道(新104國道)西側,新公交車站(規劃中)、客運中心(規劃中)、三界小學、三界中學均位於園區周邊,生活配套完備無憂;另處,園區自身規劃的沿街商業中心,為業主提供娛樂、購物、休閑為壹體的商業配套,讓業主們自由暢享都市生活。園區門口還設置了籃球等運動場所,真正為業主實現了“運動就在家門口”的居住需求。建築風格采用中西合璧的處理手法,將江南傳統建築的元素巧妙傳承利用,使建築散發出深厚的文化氣息。與此同時,建築又融入了西式洋房的造型及形態,凸顯尊貴典雅的氣質,為居住者增添了別樣的生活韻味。

樓盤地址:三界鎮高新大道(新104國道西側)

價格詳情:3550-4500

開發商:嵊州傑罕置業有限公司

主力戶型:三居105㎡-122㎡ 四居143㎡

建築類型:22摟小高層

物業類別:住宅,別墅,商鋪

宏森苑位於三界鎮金牛大道以北、老104國道以西。為多層公寓產品。目前在售戶型面積為122㎡、129㎡和160㎡,折後價格在4000-5000余元/㎡之間。

三界鎮泰康小區二期位於三界鎮老104國道東,泰康住宅小區(A地塊)南,曹娥江西,巖頭山北。總用地面積:10140㎡,用地性質:居住、商業服務業,地上總建築面積:21801平方米,其中商業建築面積不大於1700平方米,保障房為住宅建築面積的5%,建築密度:36%,綠地率30.01%

嵊州三界大橋

三界鎮白沙村81歲的吳雲橋老人與村民們壹起,來到曹娥江三界大橋,在暖暖的秋陽中,與數百名群眾壹起見證了大橋建成通車的幸福時光。“終於可以擺脫幾十年渡船的辛苦了。”吳老伯的這句話道出了兩岸群眾的心聲。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村民紛紛拿出手機拍下大橋的雄姿,壹些村民則肩並肩在大橋上合影。

三界鎮是我市北部與上虞交界的門戶重鎮,壹條蜿蜒的曹娥江從中穿過,兩岸上萬村民往來的唯壹交通工具就是曹娥江上的渡船。年復壹年、日復壹日,其間的不便讓村民吃盡了苦頭。每當遇到惡劣天氣,遭遇風浪翻船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發生過較重大的傷亡事件。因有壹江相隔,盛嶴片的村民即使買了車,使用率也極低,遇到急難事,開車繞行清風橋或上虞的章鎮橋至三界鎮上,需要壹個多小時。而交通的極不便利也阻止了三界鎮“東擴西進”發展戰略的實施,阻礙了大平臺的構建。年初完成主體工程並成功通車,現正在進行連接線工程的硬化、亮化、綠化等掃尾過程,預計近期能全面完工。曹娥江三界大橋總投資6158萬元,全長1503米,大橋是連接上虞章鎮、本市下王鎮及三界鎮盛嶴片的重要通道,也是三界鎮實施“東擴西進”戰略,改善盛嶴片6個村6000余村民出行條件,拉大嵊州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框架,優化發展空間,培育形成“東居中貿西工”城鎮結構形態的關鍵性工程。

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項目區域原為嵊州茶場天樂分場,總投資4500萬元、占地341.8畝,其中綜合建設區用地15.28畝,試驗茶園326.2畝,主要為茶樹改良試驗用地、茶樹栽培試驗用地及茶樹植保試驗用地。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預計8月份可通過驗收。屆時將建成研發能力達到國內壹流的茶葉科研新平臺,成為新品種選育、成果孵化、技術示範、人才培養為壹體的國家級茶葉綜合實驗基地

啟航路建設項目

該項目是省級高新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的主要工程之壹,全長1860米,寬38米,道路斷面形式為22米主車道,兩側各1.5米綠化隔離帶、4.5米非機動車道和2米人行道,投資概算為8026.9萬元,本次施工範圍為1168米,工程投資為2662.67萬元(只包含路基路面、人行道及雨汙管建設)。現已完成綠化、亮化、強弱電等管網配套設施施工圖設計,部分路段已進場施工,現正在進行路基開挖、蓋板涵等工作

嵊州現代新有機農業園

有機農業園是浙商回歸重大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規劃面積10000畝,分兩期實施。其中第壹期計劃投資5.5億元,建設面積為5600畝,到2014年2月已累計投資2.8億元,***流轉土地7000畝,完成大棚建設4000畝,修建道路17公裏,溝渠29公裏,安裝噴滴灌3000畝,建成投運有機肥制作場、綜合性農業實驗室和管理用房。2014年計劃投資1.1億元,完成800畝大棚建設,動建觀光休閑酒店

歷史沿革

三界鎮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建制於東漢永建之年(公元129年),古稱始寧縣,據記載:“東漢永建之年(公元129年),析剡縣北鄉及上虞縣南鄉(今三界)置始寧縣”。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始寧縣,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原始寧縣領域仍歸舊屬。清康熙年間,稱三界鎮。解放後,幾經區劃調整。2001年11月,將友誼鄉、蔣鎮鎮並入三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