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佛山文化探索

佛山文化探索

美食之都、功夫之鄉,粵劇發源地……有關佛山的“標簽”真不少。讓我們跟著地圖走走這座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葉問紀念館 - ?適合電影、功夫迷

不同於常見的名人故居,這裏主打功夫文化,後續文章也將做專題詳述。所謂 天下功夫出少林,南派武林盛佛山。 即使不會功夫,也看過與葉問這位詠春拳宗師相關的電影(《葉問》1-4部、《宗師葉問》),連風靡美國的武術電影巨星李小龍都是他的弟子。這個紀念館除了能回味壹代宗師的生活場景,最重要的是作為詠春拳的練習基地,吸引國內外不少功夫迷慕名前來。大家沒準在參觀後有機會學習正宗的詠春拳。

門票:免費

大旗頭古村(廣東第壹村)- 適合歷史、建築迷

現代文明高速發展下,摩天大樓鱗次櫛比,但這裏還是幾百年前的樣子,青墻灰瓦,仿佛跨越了時空。這個由清朝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的私宅建築群,經費竟然由慈禧太後所撥,在當時可謂“皇恩浩蕩”。它集民居、祠堂、家廟、府第、文塔等於壹體,因其完整且規模宏大的古建築而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古村,“鍋耳式”的房頂設計更讓它獨具魅力。祠堂和家廟是廣東古代農村地區必備的功能性建築, 祠堂文化是以祠堂為中心的傳統文化。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系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系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 。除了歷史和文化,古村的建築設計也是壹大亮點,妳能想象幾百年前的古村具備防盜、防火和防風的功能嗎?據說很多初次去的人都像進了迷宮,畢竟占地52000平方米的古村,又是布滿“機關”,想不迷路也難。

門票:10元

其名原為佛山鎮,是古中國四大名鎮之壹

第壹站?南風古竈&石灣陶瓷博物館- 適合歷史、手作和建築迷

陶瓷之國是中國,南國陶都在佛山,佛山陶瓷在石灣。 可以回看專題文章《 石灣陶塑公仔-明清時的“潮玩” 》

南風竈這個古窯五百年來窯火不絕,至今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年代最古老的龍窯,來此尋古是歷史迷們的壹大樂事。位於其尾部的作坊內,龍窯師傅會進行壹種名為“拍大缸”的陶藝勞作表演,手作迷可親眼目睹陶泥變成龍窯大缸的過程,趁此了解陶瓷燒制工藝。附近有個明清時代的古民居建築群,現已設立為國際藝術家村,有不少陶藝達人入住,在世界級的陶藝發源地跟著陶藝師們轉動陶輪,做個杯子,體驗陶藝的魅力吧?此外,這裏還有全球最大的玩陶中心,也是世界陶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老師現場指導大家制作陶具,最後送到龍窯燒制完成。石灣瓦甲天下,除了做陶,不可錯過這裏的陶瓷博物館,可以充分了解制陶業的歷史。看陶-做陶-知陶,完成後才算是合格的手作達人。

門票:25元

第二站?粵劇博物館

北有京劇,南有粵劇,作為粵劇的發源地,此處能全面了解粵劇文化。 可以回看專題文章《 南國紅豆(粵劇)之古往 》《 展望粵劇之今來 》

原館舍屬於兆祥黃公祠,恢弘大氣,是祠堂式建築的典型。2000多平的面積用實物、文字以及影像展示了粵劇的發源、演變和現狀,涵蓋了劇本、戲服、唱片等多個門類。館藏中不少文物也是亮點,比如粵劇臉譜和海報。

第三站?祖廟博物館&黃飛鴻紀念館

祖廟有“東方民間藝術之宮”之稱。它集建築藝術和傳統文化於壹身,既有嶺南特色的建築群,也是文化薈萃的大觀園。在建築裝飾上,盡顯禪城紅木雕刻的特色,還有以戲曲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在民俗文化上,館藏文物展示了道教、武術及佛山民間藝術。道家是中國本土宗教,但普及程度不及外來的佛教,來祖廟的時候不妨拜拜真武玄天上帝吧?功夫迷們在南海參觀過葉問紀念館如果不過癮,再來這裏的黃飛鴻紀念館看看。這個凝聚全世界38萬黃飛鴻門人尋根拜祖的紀念館,裏面有個演武廳,可現場觀看黃飛鴻門人的武術表演,相當震撼。有關黃飛鴻的電影高達110部,想不知道他都難!黃飛鴻的真人照片只能在這裏看到,連“寶芝林”都有個復制品,飛鴻影院裏還不停地播放電影錄像,不會讓電影迷們失望。黃飛鴻系列電影中有不少舞獅鏡頭,館內每天有壹場嶺南舞獅表演,據說舞獅隊由他的傳人組成。

門票:20元

繼續南行,來到廣佛兩地聯系的核心區域順德,這裏自古商貿發達,是粵菜三大菜系之壹“順德菜”的大本營,更是“世界美食之都”。 可以回看專題文章《 順德飲食文化-廣府粵菜之魂 》

第壹站 清暉園?

與禪城的梁園同屬於嶺南四大名園,適合園林、傳統書畫迷。 可以回看專題文章《 嶺南園林大不同 》《 嶺南名園與墨寶丹青 》

明清時期留下的園林精品可不少,尤其是江南園林,以拙政園為代表。清暉園的特色在於融嶺南建築與江南園林於壹體。既有嶺南古建築中註重選址立基,與環境、氣候和諧***生的特質,又有江南園林藝術的雅致和靈氣。中國傳統園林的***性也在此處彰顯,小中見大、虛實相濟、園中設園等構造手法隨處可見。

這座四百多年前建的私家園林,原是明朝當地狀元的宅第,後來清朝又成為當地進士的資產。中國傳統園林藝術中的“慢”在清暉園這裏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從入口開始就盡顯“曲”和“藏”的特色。走了好壹段路才來到清暉園門前,門廳上懸掛著的牌匾,由清代書法家李兆洛所寫。

門票:15元

第二站 碧江金樓

中國歷來有藏書文化,私人藏書樓遍布各地,以浙江的天壹閣為代表。順德的碧江自古讀書風氣好,此金樓原本是藏書樓,因樓中多用金箔鑲貼,故得名金樓,在當時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據說因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清末名臣之女戴佩瓊嫁入碧江,蘇家特意將藏書樓貼金,以作結婚之用,於是民間就有了 “金屋藏嬌”的佳話。另外,金樓也是電影《壹代宗師》的取景地。可惜近年因經費受限,苦於修繕,金樓建築破損情況較重。

碧江蘇家的金碧輝煌以及浪漫愛情故事,讓這座金樓吸引了不少人。其實,內設的木雕工藝也是壹大看點。二層的雅集是金樓的精華所在,環顧四周,發現在門窗這樣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手工藝人精湛的技巧讓花鳥魚蟲姿態逼真,栩栩如生。最後,不得不看被譽為 碧江“清明上河圖”的巨型鑄銅壁雕《碧江廿四詠》 ,它記載了100多年前碧江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當然佛山的歷史古跡不止文章種提到的這些。南粵古城值得停下來,去細細品味傳統文化的味道,而不是打卡式的暴走,這才對得起歷史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