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求紅樓夢裏所有出現的的食譜。。。

求紅樓夢裏所有出現的的食譜。。。

鴿子蛋

原文摘錄

李紈端了壹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壹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壹個老母豬不擡頭。”(第四十回)

考證分析

鴿子蛋,為清宮禦食,有清宮老檔可查。鴿子蛋有多種制法,《童氏食規》上載揚州制整煨鴿蛋之法:“煨鴿蛋:法如煨雞腎同。”——“煨雞腎……又,雞腎數十枚,煮微熟去膜,同雞湯、作料煨之,鮮嫩絕倫。”揚州盛行鴿饌,鴿肉、鴿蛋為高檔筵席常用之物。

制作方法

把鴿蛋煮微熟,去皮,用雞湯加作料煨燉,令入味。

火腿鮮筍湯

原文摘錄

晴雯麝月揭開看時,還是只四樣小菜。晴雯笑道:“已經好了,還不給兩樣清淡菜吃。這稀飯鹹菜鬧到多早晚?”壹面擺好,壹面又看那盒中,卻有壹碗火腿鮮筍湯,忙端了放在寶玉跟前。寶玉便就桌上喝了壹口,說:“好燙!”(第五十八回)

考證分析

火腿即火肉,用豬腿腌熏而成。《遵生八箋》中說:“火肉,以圈豬方殺下,只取四只豬腿,乘熱用鹽,每壹斤肉鹽壹兩,從皮擦入肉內,令如綿軟,以石壓竹柵上,置缸內,二十日次第,三番五次用稻柴壹重壹間重疊起,用稻草煙熏壹日壹夜,掛有煙處。初夏水中浸壹日夜,凈洗,仍前掛之。”火腿鮮筍湯在清代中葉,是高檔食品,《調鼎集》上說:“上席……冬筍火腿湯。”明清時食火腿鮮筍湯是江南食俗。火腿與春筍合烹,其滋味特佳,揚州人稱“壹啜鮮”,故寶玉急急地端起來就喝,被熱湯燙了嘴。

制作方法

用好火腿、好湯、鮮筍或玉蘭片(即好筍幹)配綠色蔬菜,按常規燒湯。

糟鵝掌鴨信

原文摘錄

寶玉因見他外面罩著大紅羽緞對衿褂子,因問:“下雪了麽?”地下婆娘們道:“下了半日雪珠兒了。”……這裏薛姨媽已擺了幾樣細茶果來留他們吃茶。寶玉因誇前日在那府裏珍大嫂子的糟鵝掌鴨信。薛姨媽聽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來與他嘗。寶玉笑到:“這個須得就酒才好。”(第八回)

考證分析

糟鵝掌糟制菜肴為江南食俗,由來已久。五代時僧人謙光說:“願鵝生四掌”,言其極嗜此食。雪芹之祖父曹寅亦愛食此類物,其《藥後除食忌謝方南董饋炸雞二品,將有京江之行》有句“百嗜不如雙跖羹”,也是這個意思。看來,此亦為曹家之食。糟鵝掌用的是熟掌,《宋氏養生部》說:“糟:熟鵝、雞同掌、跖、翅、肝、肺,同獸屬。鵝全體剖四軒,糟封之,能留久,宜冬月。”寶玉食糟鵝掌之時,外面已下了半日雪珠兒了,說時此食正當其時。

糟鴨信鴨信,即鴨舌。鴨舌作菜,江南食俗。糟鴨舌為清?乾隆年間揚州名菜。童嶽薦《童氏食規》說: “糟鴨舌,冬筍片穿糟鴨舌。”蘇州亦行此食。清?袁棟《書隱叢說》說:“其宴會不常,往往至虎阜(即虎丘)大船內羅列珍饈以為榮。春秋不待言矣,盛在夏之會者,味非山珍海錯不用也。雞有但用皮者,鴨有但用舌者……”今揚州、蘇州壹帶鴨舌名菜仍很多,如琵琶鴨舌、燴鴨舌掌、瓢兒鴨舌、糟鴨舌等等。

制作方法

將鵝掌及鴨舌煮熟,剔骨,用雞湯加鹽復煮,撈出後用香糟汁或糟油糟食。

野雞崽子湯

原文摘錄

王夫人又請問:“這會子可又覺大安些?”賈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妳們送來野雞崽子湯,我嘗了壹嘗,倒有味兒,又吃了兩塊肉,心裏很受用。”(第四十三回)

考證分析

即野子雞煨的湯,肉嫩味鮮,故賈母嘗了湯,覺得“倒有味兒”。吃了肉,“心裏很受用”。清袁枚《隨園食單》中“野雞五法”大略介紹了這兩種吃法:“野雞披胸肉,清醬郁過,以網油包放鐵奩上燒之,作方片可,作卷子亦可,此壹法也。切片加作料炒,壹法也。取胸肉作丁,壹法也。當家雞整煨,壹法也。先用油灼,拆絲,加酒、秋油、醋,同芹菜冷拌,壹法也。生片其肉,入火鍋中,登時便吃,亦壹法也,其弊在肉嫩則味不入,味入則肉又老。”

制作方法

“崽子”即仔雞。切塊,過油,加黃酒、食鹽、蔥姜,用好湯代水燉之,燉極爛出鍋。

火腿燉肘子

原文摘錄

賈璉向桌上揀兩盤肴饌與他放在杌子上自吃。鳳姐又道:“媽媽很嚼不動那個,倒沒的硌了他的牙。”因向平兒道:“早起我說那壹碗火腿燉肘子很爛,正好給媽媽吃,妳怎麽不拿了去趕著叫他們熱來?”又道:“媽媽,妳嘗壹嘗妳兒子帶來的惠泉酒。”(第十六回)

考證分析

火腿燉肘子,清代名菜,今鎮江、揚州壹帶仍行此食,美其名曰“金銀蹄”,亦稱“煨火肘”。《北硯食單》上說:“煨火肘:火腿膝灣配鮮膝灣,各三副同煨,燒亦可。”“金銀蹄:醉蹄尖配火腿煨。”這是壹只火工菜,口感要酥爛,適合老年人食,故王熙鳳用以招待趙嬤嬤。

制作方法

用火腿肘子(南方叫“蹄膀”)與鮮肉肘子合燉,食鹽調味,少加酒糖,燉極爛

酒釀清蒸鴨子

原文摘錄

說著,只見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壹個盒子來。小燕接著揭開,裏面是壹碗蝦丸雞皮湯,又是壹碗酒釀清蒸鴨子,壹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壹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壹大碗熱騰騰碧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第六十二回)

考證分析

酒釀,即江南人所謂酒娘。《調鼎集?白酒娘》中說:“白糯米壹鬥,夏日用冷水淘,浸過夜,次日撈起蒸熟,不要傾出,用冷水淋入甑內至微溫為度,傾扁缸攤涼。用白酒藥三粒,搗碎如粉,拌飯鋪平,飯中開壹鍋穴,再用碎白藥壹粒。糝勻窩穴四周。其缸用包袱蓋好。三日,其窩有酒,即成酒娘。”清蒸,指不加其它配料,不用濃重調味品,以主料略加調味蒸制而成。凡清蒸菜,都特別講究原料之新鮮。鴨饌,為乾隆宮廷禦膳常物,種類甚多,如炒雞白鴨子雜燴、燕窩八仙鴨子、清蒸鴨子糊豬肉攢盤、肉絲清蒸肥鴨旋子、酒燉鴨子……等等。《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三群之蟲,水居者腥。”鴨肉略帶腥氣,以酒蒸之,可解腥味,故江南鴨饌調味多用酒。

制作方法

鴨肉切塊,用酒釀汁(北方叫“糯米酒”)細鹽拌腌片刻,盛湯碗中,上擺小蔥及生姜片適量,入鍋蒸四小時。

燕窩

原文摘錄

燕窩成了禦膳常饌,多用燕窩配雞、鴨,配得最多的還是鴨子:燕窩秋梨鴨子熱鍋、燕窩蘋果燴鴨子熱鍋、燕窩冬筍燴糟鴨子熱鍋、燕窩鴨子蔥椒面、燕窩鴨子徽州肉鏇子、燕窩松子清蒸鴨子、紅白鴨子燕窩八吉祥、燕窩鴨子燉面筋、燕窩醋溜熏鴨子、燕窩攢絲鴨子。此外野鴨、小雞、鹿尾配燕窩菜也較多。

而《紅樓夢》中寫賈府吃燕窩也是連篇累牘、第14回寫秦可卿損虧吃第45回寶釵因黛玉多咳,便取自家的燕窩勸黛玉食冰糖燕窩粥,第87回寶玉因哀悼晴雯,未吃晚飯,壹夜未眠,襲人要廚房做燕窩湯給寶玉吃,清人裕瑞就此批評《紅樓夢》“寫食品處處不離燕窩,未免俗氣。”實際也有認為是不切實際的誇張。實際上是不了解實情,此中消息,在當時非皇親國戚、宮中寵幸是不得而知的。難怪壹些外省縉紳之家出身的當代紅學老先生也不了解《紅樓夢》美食為何多有燕窩。

考證分析

燕窩又稱燕菜,有自燕、毛燕、血燕等不同分類,是與魚翅、熊掌齊名的山珍海味之壹,歷來被人們奉為美食極品。其主要成分為七人體所必需的各種高級蛋白質、氨基酸、含氮物質、纖維、多種曠物質、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及獨特的表皮生長因子,具有很好的滋補養生作用。燕窩作為珍貴滋補品,對大多數人都很有稗益。

香港營養研究發現,燕窩含有促進細胞分裂的激素和表皮生長因子,能促進細胞再生、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恢復元氣,增加身體對X光及其他放射線損害的抵禦能力。燕窩獨特的蛋白質成分和大量生物活性分子有助人體組織生長發育、病後復原。可養陰、潤燥、養顏,並能清虛熱、治虛損,對咯血吐血、久咳痰喘、陰虛發熱等導致津液脫失的病癥均有益。燕窩可激活人體細胞,加速新陳代謝,從內到外改變身體狀況,令人精神煥發,延緩衰老。

燕窩甚為平和,容易消化,男女老幼皆宜。對老人、體質虛弱者、裳美女士特別有效。

適用量:每次幹品10-15克。

制作方法

烹調燕窩的方法最好是文火隔水燉。燕窩要持續吃才有功效。因為它性質平和,功效慢慢滲透,不能期望吃壹兩次就神奇效果。大約有20%的兒童因吃了燕窩而引過敏癥,故兒童應慎食。

油鹽炒枸杞芽兒

原文摘錄

柳家的忙道:“……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現打發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我倒笑起來了……(第六十壹回)

考證分析

枸杞菜,即枸杞的嫩芽莖。茄類,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春夏季開淡紫色花,漿果卵圓形,紅色。嫩莖、葉可作蔬菜。《茹草編》中說:“枸杞頭:昨有道士揖余言,厥惟靈卉可永年。紫芝瑤草不足貴,丘中枸杞生芊芊。摘以瑩玉無瑕之手,濯以懸流瀑布之泉,但能細嚼辨深味,何以勾漏求神仙?村人呼為甜菜頭,春夏采嫩頭,湯焯,鹽醢拌食。”《遵生八箋》中說:“枸杞頭:枸杞子嫩葉及苗頭采取如上食法,可用以煮粥更妙。四時惟冬食子。”枸杞芽、枸杞子,乾隆時為宮中後妃所食之物,大觀園姑娘們亦食之。

制作方法

春天采摘枸杞之嫩葉,用油鹽清炒,有滋腎養陰、清肝明目、退熱解毒之功。

豆腐皮的包子

原文摘錄

寶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裏吃早飯,有壹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妳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妳可吃了?”(第八回)

考證分析

豆腐皮,壹名豆腐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搗碎,濾去滓,煎成,以鹽鹵汁或山礬汁、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鹹、酸、辛之物,皆可收斂耳。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幹,名豆腐皮。”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數種做法,壹為豆腐皮包裹餡心,如紙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籠蒸之;壹為用豆腐皮裁成小片,包餡成兜子,以麻線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線。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調味品為餡,包面皮,蒸熟。看名稱“豆腐皮包子”,似為前者而非後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為貢品,清宮禦膳檔案中有此物

鵪鶉

原文摘錄

《紅樓夢》第46回寫了王熙鳳勸邢夫人不要因大老爺先生(賈赦)要娶鴛鴦的事去找老太太(賈母),臨了說了壹句:「才我臨來時,舅母那邊送來了兩籠鶉,我吩咐他們炸了。」這就是「炸鵪鶉」這道紅菜的來歷。由於鵪鶉有食補的價值,所以在紅菜研制中也大顯身手。

考證分析

有「糟香鵪鶉」、「香酥鵪鶉」、「油榨鵪鶉」等不同作法,各具千秋。美食家口味不同,有的喜歡生炸,有的則喜歡熟炸或其他制法。

制作方法

主料∶ 活鵪鶉10只(約100克)。 配料∶ 生菜200克、芝麻50克、雞蛋4個、面粉75克。

調料∶ 鹽3克、紹興黃酒30毫升、胡椒粉15克、香油150克、蔥姜各適量、花椒盤壹小碟、番茄 沙司壹小碟。 制作方法∶ 將鵪鶉宰殺,褪毛,去內臟,洗凈。用刀剔出鵪鶉脯,去筋,用刀背拍松剞上花刀,用鹽黃酒胡椒粉、蔥、姜腌漬2小時備用。將雞蛋除去蛋黃,留蛋清放在盆中用蛋抽將其抽起,加入適量面粉拌均勻。將鵪鶉脯逐個粘上面粉,然後在抽起的糊中拖飽滿,並在壹面糊上芝麻,入燒熱的香油鍋中炸酥透。生菜洗凈消毒,平鋪在餐盤四周,中間放上炸好的鵪鶉,隨上椒鹽、番茄沙司即成

野雞瓜子

原文摘錄

《紅樓夢》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中寫雪後李紈、寶玉等約新到的邢岫煙、薛寶琴、李紋、李綺等人於次日在蘆雪亭聚會作詩。次日早,寶山因性急,只拿茶泡了壹碗飯,就著野雞瓜子忙忙地吃完了。賈母說:「我知道妳們今兒又有情,連飯也不願吃了」。

野雞瓜子,類似炒雞丁壹類的下飯菜。清代《調鼎集》有雲:「野雞瓜:去皮骨切丁配醬瓜、冬筍、瓜仁、生姜各丁、菜油、甜醬或加大椒炒」。這說明「野雞瓜子」這道菜在清代已很普遍,成為侯門公府的家常菜了。

考證分析

野雞瓜子野雞屬雞類,氣味酸,微寒,無毒,功能補中益氣,可主五臟氣喘野雞瓜子以野雞為主,配以醬瓜、青紅椒,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成菜顏色金黃,口感鮮、香、脆嫩。

制作方法

主料∶ 野雞凈肉300克。

配料∶ 醬瓜100克、青紅椒50克、雞蛋1個、蔥姜蒜各適量。

調料∶ 醬油15毫升、紹興黃酒25毫升、花椒油100克、蔥油15克、雞精0.3克、鹽1克、清湯100

毫升、水澱粉30克、花生油100克。

制作方法∶ 將野雞肉用冷水浸泡1小時,洗凈,瀝乾水份,切片剞上花刀,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放在碗內加鹽、黃酒、蛋清、水澱粉漬味上漿備用。醬瓜反覆浸泡數遍,去掉鹹味,用刀壹剖兩開,去凈瓜瓢, 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青椒去蒂、去籽洗凈也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備用。起鍋置旺火上,鍋燒熱後倒入花生油,油溫燒至四五成熱,時下入丁滑散,倒入醬瓜丁、青紅椒丁略滑即倒入漏勺內澄油。鍋置火上,放入少許蔥油,將姜蒜片煸出香味,倒入雞丁和配料,快速烹入用醬油、黃酒、鹽、雞精、胡椒粉、水澱粉和適量清湯兌成的碗汁,顛翻兩下即可出鍋。板栗燒野雞野雞氣味酸,微寒,無毒,功能補中,益氣,主治氣喘。野雞肉配板栗、香菇、冬筍同燒,更增鮮美。是秋、冬季補品之壹。

《紅樓夢》中多處寫到以野雞為原料的菜肴,如「野雞崽子湯」、「炸野雞」、「野雞瓜子」等。第53回「烏進孝進租」單上還列有「野雞、兔子各二百對」,這些野味成了 賈府餐桌上的珍品。

板栗燒野雞

考證分析

是根據小說中提供的原料而制的壹道紅菜,味鮮肉美,色澤金黃,為廣大美食家所歡迎。

主料∶凈野雞肉500克、板栗250克、肥膘肉100克。

配料∶水發香菇50克、冬筍30克、蔥姜各適量。

調料∶醬油10毫升、花生油100克、鹽3克、紹興黃酒30毫升、白糖10克、雞精0.3克、香油10克 、水澱粉、雞湯各適量。

制作方法

將野雞肉洗凈,切成5厘米大小的塊,用沸水滾過,去凈血沫。肥膘肉切成魚鰓片,板栗剞十字刀,入鍋煮熟,取出剝殼去衣,用油略炸壹下備用。冬筍切成滾刀塊,香菇去蒂壹切為二備用。起鍋至旺火上,放入少許花生油,待油熱下入蔥姜略煸,出香味後放入雞塊、紹興黃酒煸炒,再加入醬油、鹽、糖、雞精、雞湯大火燒開,轉文火,燜至五六成熟時,放入板栗、香菇、冬筍同燒,燒至酥爛,揀去蔥姜、肥膘肉,晃勺收汁,待汁稠時,將雞塊盛在盤中,鍋內余汁加點水澱粉,淋上香油澆在雞塊上即成。

美味茄鯗

原文摘錄

出自《紅樓夢》第四十壹回,鳳姐奉賈母之命,挾了些茄鯗給劉姥姥吃,劉姥姥吃了說:“別哄我,茄子跑出這味兒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了,只種茄子了。”

這道菜的做法,書中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鳳姐向劉姥姥講解說:“把才摘下來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凈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幹、各色幹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幹,將香油壹收,外加糟油壹拌,盛在瓷罐子裏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壹拌就是。”

考證分析

茄子又名落蘇、昆侖瓜、紫瓜等。屬茄科,是壹年生灌木型草本蔬菜。茄性味甘寒,無毒,具有散血、止痛、收斂、止血、利尿、解毒等作用。其內含維生素很多,多食能增加微血管的抵抗能力,可防止血管脆裂出血。茄子經烹調可做出多種菜式。「茄鯗」用茄子做主料配以各種幹果,營養極為豐富。成菜味道鹹鮮,有濃郁的糟香,略帶回甜,色澤光量鮮艷。

“茄鯗”是《紅樓夢》中寫得最為詳實的壹道菜,劉姥姥吃過之後說:“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樣的味兒來了!”說明這道菜非尋常人家見過吃過。“鯗”,即是剖開晾幹的魚幹,如“牛肉鯗”、“筍鯗”等,都是腌醋成幹的片狀物。“茄鯗”,當是切成片狀腌醋的茄子幹。

制作方法

主料:茄子500克、斑鳩肉100克。

配料:桃仁5克、杏仁5克、腰果5克、榛仁5克、松仁5克、欖仁5克、花生仁5克、蓮子5克、板栗5克、五香豆腐幹5克、鮮蘑5克、香菇5克、紅綠青椒16克、雞蛋壹個。

調料 :花生油100克、糟酒30毫升、雞油15克、醬油10毫升、鹽3克、糖2克、紹興黃酒25毫升、水澱粉30克、雞精03.3克、清湯100毫升、蔥姜蒜各適量。

1、將茄子削皮、切片,用刀將茄片切成方形,再切成均勻的小骰子丁狀備用。

2、將斑鳩肉用水洗凈,瀝幹水份,用刀輕輕拍松,剞上花刀,再切成小骰子丁狀備用。

3、將各種幹果去皮用油炸酥脆。水發香菇、鮮蘑、豆腐幹、紅綠青椒切成小骰子丁狀備用。

4、起鍋至旺火上,放入雞油,將茄子丁炸成金黃色澄去油。鍋內留少許底油,放入蔥、姜片煸出香味即下入茄丁、糟酒、醬油、鹽、糖、醋、清湯將茄丁煨透入味,勾入少許芡粉,出勺盛入盆中。

5、另起鍋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熟,下入斑鳩丁劃散,隨下入鮮蘑、香菇、豆腐幹、紅綠青椒及各種幹果仁,澄去油後,鍋內留少許底油,將蔥、姜片煸出香味後倒入劃散的主、配料,快速烹入用鹽、糟酒、糖、雞精、清湯、水澱粉兌成的碗汁,顛翻幾下,出勺覆蓋在茄丁上即成。

內造瓜仁油松瓤月餅

原文摘錄

出自《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寫到:“說著,便將自己吃的壹個內造瓜仁油松瓤月餅,又命斟壹大杯熱酒, 送給譜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細細的吹壹套來。”

考證分析

所謂“內造”指的是宮內所造,見於《隨園食單》。

制作方法

具體的制作方法是這樣:“用山東飛面作酥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細末,微加冰糖和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甚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另外如“楊中丞西洋餅”,做法是這樣:“用雞蛋清和飛面作稠水放碗中,打銅夾剪壹把,頭上作餅如碟大,上下兩面銅合縫處不到壹分。生烈火烘銅夾,壹糊、壹夾、壹熯,頃刻成餅,白如雪,明如綿紙。微加冰糖、松仁屑子。”

冰糖燕窩粥

原文摘錄

出自《紅樓夢》第四十五回 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

考證分析

冰糖燕窩粥的主料是燕窩和大米。燕窩為金絲燕及同屬的壹些燕鳥在海邊巖洞中用其吐出的膠狀液體築成的巢。燕窩性平味甘,入肺、胃、腎經,有養陰潤燥、益氣補中的功效,可治虛損等癥,古列為八珍之壹,為歷代貢品。因為燕窩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的功能,是高級營養補品和名貴藥材,其價昂貴。

制作方法

主料 官燕窩50克、冰糖25克、大米150克。調料:鹽少許。

1、將燕窩用冷水浸泡兩個小時後,撈出放在白色的餐碟中,用鑷子,檢去燕毛和雜質,用清水漂洗幾次,漂洗時手要輕,註意保持形狀,然後再用涼開水浸泡。

2、使用前倒去水,根據燕窩老、嫩程度分別使用2克或1.5克鹹和燕窩拌和均勻,隨即用開水壹浸,使燕窩漲起;倒去壹半水,再用開水浸三四次,至燕窩的體積膨大成原來體積的三倍、手感柔軟、可掐斷時,再用清水漂洗後,置涼開水中浸泡備用。

3、大米洗凈,加適量清水燒開,轉小火慢慢熬,熬至八成熟時加入冰糖,待糖融化再把發好的燕窩輕輕放進鍋中,略煮幾開即成。

浸燕窩宜用冷清水,發出來的口感滑溜細致,用熱水發浸雖然縮短時間,但口感變粗。

註意:購買燕窩須小心選擇,以免買到用海藻制的假品。

書中好幾次都提到燕窩,不同的人、不同的體質都有不同的吃法,如黛玉體質虛弱,不宜大補,所以寶釵教她吃清補的燕窩粥;有壹回寫鳳姐小產,也每日用燕窩粥調養,但與黛玉吃的不同,鳳姐吃的燕窩粥還配了兩碟精致小菜,可見是吃鹹味的;又有壹回秦可卿生病,尤氏也餵她吃了半盞燕窩湯。

籠蒸螃蟹

原文摘錄

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考證分析

蟹又稱無腸公子、含黃伯、郭索、擁劍、執火、彭越等。因其橫行又統稱螃蟹。螃蟹又分海水和淡水兩類。籠蒸螃蟹使用的是淡水蟹,即河蟹,此蟹只能吃活的,其肉鮮美,食時需除去蟹的腸、胃、鰓和臍部。中醫認為蟹有散瘀血,通筋絡,續筋接骨,解漆毒等功效。但蟹不可以和柿子同食,因為易引起腹瀉。蟹性寒,食用時需蘸姜、醋或飲酒,以暖胃怯寒,殺菌消毒。

制作方法

主料 河蟹

配料:鮮荷葉、馬蓮。

調料:鎮江香醋、姜末各適量。

1、將蟹用清水洗凈,並將每只蟹的蟹腳用馬蓮捆牢備用。

2、將鮮荷葉洗凈,墊鋪在竹籠屜內,將螃蟹臍向下排放在荷葉上,用旺火蒸熟。

3、鮮姜洗凈去皮切成細末,和鎮江香醋調在壹起,裝小碗隨螃蟹上席蘸食。

奶油松瓤卷酥

原文摘錄

出自《紅樓夢》第 62回 憨湘雲醉眠勺藥裀 困香菱情解石榴裙.....說著,只見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壹個盒子來。小燕接著揭開,裏面是壹碗蝦丸雞皮湯,又是壹碗酒釀清蒸鴨子,壹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壹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壹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

考證分析

“松穰”是松樹子仁,氣味芳香,具有潤腸通便的功用,可防治老年人習慣性便秘。用面粉加松子、奶油烤制出的酥卷香甜酥脆又適口,卷形蓬松,層次分明。

《紅樓夢》第41回寫賈母嫌螃蟹小餃兒太油膩,便到另壹食盒裏揀了壹樣“蒸食”,叫作“松釀鵝油卷”,嘗了壹嘗,將剩下的半個遞與ㄚ環吃了。小說中寫的是用鵝油,這與鵝油具有保護皮膚使皮膚柔軟白嫩功用有關。研制者考慮到今人的飲食習慣,故采用奶油取代鵝油烤制。

制作方法

主料:面粉500克。

配料:芝麻100克、奶油100克、松仁200克、雞蛋4個。

調料:大油200克、白糖300克、泡打粉、鹽各適量。

1、將松仁洗凈,焙幹桿成碎粒;芝麻漂洗焙幹備用。

2、把雞蛋、大油、芝麻、鹽、奶油、松仁、白糖和成餡備用。

3、面粉放和面盆內,四周撒入適量泡打粉,然後分成二份,壹份和成水油面團,壹份和成油酥面團。

4、將水油面團制劑後包入油酥面團劑,桿成長方形叠成四折,再桿開,約桿成長20厘米、寬8厘米、厚0.5厘米的面片待用。

5、把餡桿成與面皮大小壹致的長方形蓋在面皮上,對頭卷成如意卷形,用快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塊放入烤盤入爐,烤熟即成奶油松穰卷酥。

風腌果子貍

原文摘錄

出自《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寫賈母晚餐桌上,先吩咐將自己吃了半碗的紅稻米粥“送給鳳哥兒吃去”;又指著壹碗筍和壹盤風腌果子貍“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還有壹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考證分析

《隋園食單》中第三節“雜牲單”,果子貍赫然在目。

查《辭源》、《辭海》得知其體小如貓,喜攀援樹上,好食谷物果實之類,所以肉清香鮮美如水果味。怪不得晚飯桌上老太君自己舍不得吃,著人送與兩玉。較之鳳哥兒的半碗紅稻米粥,蘭小子的那碗肉,檔次高多了。據[辭海]“果子貍”條,“果子貍”生活在東南亞,以及長江流域,但從《隨園食譜》中“鮮者難得”的抱怨來看,幾百年前,果子貍在南方餮饕族的威脅下,活得已經比較狼狽了。其實果子貍入菜的記載還應更早。

制作方法

“風腌果子貍”的做法,我在《隨園食譜》中看到有記載說:“果子貍,鮮者難得。其腌幹者,用蜜酒釀,蒸熟,快刀切片上桌。先用米計水泡壹日,去盡鹽穢。較火腿覺嫩而肥。”單曰:“果子貍,鮮者難得。其腌幹者,用蜜酒釀蒸熟,快刀切片上桌。先用米泔水泡壹日,去盡鹽穢,較火腿覺嫩而肥。

《宋氏養部》談到另壹種蒸的方法:“銀錫沙鑼中先鋪白糯米,以花椒蔥鹽酒沃貍身,置於上蒸熟。宜蜜,宜火,宜小麥面之蒸。”不知賈府之蒸如何,想來應從《隋園食單》。果子貍何以如此值得精工細做?  

內造瓜仁油松瓤月餅

烤鹿肉

原文摘錄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考證分析

鹿肉甘溫,補益弱,益氣力,強筋骨,調血脈。烤鹿肉配以生菜,葷素俱佳,營養豐富,為秋冬季最佳補品。烤鹿肉鮮嫩味美,香氣四溢,食而不膩,引人食欲。

鹿肉是大補品,故鐘鳴鼎食之家的賈府上自老祖宗賈母,下至仆婦都喜歡吃鹿肉。“紅樓菜”中列有“清燉鹿肉”、“紅燒鹿肉”都是較好的作法。

制作方法

主料:鹿腿肉1500克。

配料;生菜300克。

調料:鹽320克、紹興黃酒50毫升、胡椒粉10克、大料5克、花椒5克、茴香5克、丁香10克、花生油100克、蔥姜適量、醬油15毫升、雞湯250毫升。

1、將鹿腿洗凈,用紹興黃酒和鹽將鹿腿肉搓均勻,然後放丁香、醬油、大料、花椒、蔥、姜、茴香腌2~3小時後入烤盤,淋入花生油和雞湯放入烤箱內,烤至鹿肉熟透為止。

2、將烤熟的鹿腿肉改刀裝盤,盤四周點綴洗凈的生菜。

3、隨烤鹿肉可隨上調味二品,任選用蘸食。紅油蒜泥汁:用紅油、醬油、蒜泥調制。

酸辣汁:用北京辣椒糊、鎮江香醋、香油、蔥絲、蒜泥、香菜、醬油調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