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並非只吃辣,他竟然有24味,川菜之魂是什麽妳知道嗎?
說四川是壹個美食王國壹點也不為過,成都美食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川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壹,在我國烹飪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菜式多樣、調味多變、麻辣鮮香、應有盡有。春熙路、錦裏、寬窄巷子、文殊院美食街,街頭巷尾琳瑯滿目的地道小吃;香辣過癮的火鍋;傳承歷史百吃不厭的川菜...成都,仿佛壹張柔軟的沙發,倉促的步履行到此處便不禁放緩,不禁自拔的陷進溫柔鄉的懷抱。
俗話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四川美食不僅花樣多,而且味道那叫壹個巴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最具特色的四川美食,壹定有妳最愛的!
第壹、川味
真正了解川菜的人都知道,川菜之味,絕不僅限於人們所熟知的麻麻麻麻辣辣辣辣。但實際上,在傳統的川菜裏,七成以上的川菜裏頭根本沒有辣椒(really?)。且用料精良、工藝繁復,並不輸給任何菜系。川菜品種豐富、味道多變、適應性強,享有“壹菜壹格,百菜百味”之美譽。”
1、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是川菜的特點。三香乃蔥、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縣豆瓣醬、醪糟。炒菜需有蔥姜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三椒卻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進壹步擴充,四川人尤其把這三椒的花樣弄得別出心裁,產生了七滋八味,創造了世界聞名的川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鹹;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幹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九雜是指用料之雜。而由此所演變出的味型多達幾十種,生活中常見的也有24種,居各大菜系之首。
2、佛祖門下有十八羅漢而川菜旗下有著24種味道麻辣味型的菜肴可謂川菜中陣容的大當家,也是我們日常最容易接觸和形成刻板印象的川菜味道。辣椒之辣與川菜傳統的麻味相結合,便形成了這麻辣味厚,鹹鮮而香的獨特味型:麻而不木、辣而不燥,辣中顯鮮、辣中顯味,辣有盡而味無窮、極受食客們喜愛的水煮牛肉、水煮魚、麻婆豆腐、麻辣小龍蝦等,無不是麻辣味型的代表。醇酸微辣,鹹鮮味濃。酸辣味型是川菜中僅次於麻辣味型的二當家。酸辣味型的菜肴絕不是辣椒唱主角,而是先在辣椒的辣、生姜的辣之間尋找壹種balance,再用醋、胡椒粉、香油、味精這些解辣的佐料去調和。壹碗尋常的酸辣粉就最能嘗出這酸爽的味道(口水)?
3、怪味味型,是壹個創新型與混合型選手,四川首創的常用味型之—,因集眾味於壹體,各味平衡而又十分和諧,故以“怪”宇褒其味妙。怪味味型多用於冷菜,適用於以雞肉、魚肉、兔肉、花仁、桃紅、蠶豆、豌豆等為原料的菜肴。怪味雞絲、怪味花仁、怪味酥魚、怪味兔丁等均為川菜中怪味味型菜肴的傑作。4、糊辣味型的菜肴具有香辣鹹鮮,回味略甜的特點,麻辣適口而不燥,鮮香醇厚。糊辣味型的菜都用熗炒壹法,取其辣椒的幹香與糊辣,以大火把辣味熗入新鮮的原料中,這是把極度的枯焦與新鮮結合在壹起,深得造化相克相生的炒趣。讓川菜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宮保雞丁,即是將幹辣椒和花生米炒入雞丁裏,形成了這壹甜、酸、辣味混合的糊辣味型的菜肴代表。5、泡椒,俗稱“魚辣子”,是川菜中特有的調味料。泡椒具有色澤紅亮、辣而不燥、辣中微酸的特點,以其酸辣鮮爽的口感,充當著調料“主力軍”。泡椒味型在冷熱菜中應用廣泛,常見的冷菜如什錦泡菜壇、泡椒鳳爪等是將野山椒、花椒、白糖等作料放入特制的壇中,泡出壹壇的鮮香醇厚(不說了,我先去啃壹包泡椒鳳爪解解饞)?
6、“魚香味”菜肴具有鹹甜酸辣兼備,姜、蔥、蒜味濃郁,色澤紅亮的特點,是川菜中獨有的壹種特殊味型。因源於四川民間獨具特色的烹魚調味的方法,故名“魚香味”。調制魚香味型時,並不使用魚品,卻具有濃郁的鮮魚香味,被人們譽為川菜壹絕。魚香味的菜肴吃起來鹹、甜、酸、辣兼具,我們時常在川菜館子會吃到的魚香肉絲、魚香茄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菜品。
中國是壹個真正的美食國家,這裏有著太多的美食可以為大家所選擇。其中,四川小吃可以說是無數中國美食之中的壹個代表,有著太多的食物可以為大家所選擇。
1、缽缽雞缽缽雞是壹種四川眉山和成都的傳統名小吃,起源於眉山,屬於川菜系。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加上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鮮香,甜鹹適中的特色。吃奶湯面時配以缽缽雞,別具風格。
2、肥腸粉肥腸粉歷來是成都眾多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種之壹,主要材料有紅薯粉,輔料有肥腸、菜子油、幹紅辣椒花椒等。而肥腸粉麻辣鮮爽,色紅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腸既可作為小吃品味,也可權作特色壹餐。肥腸粉完全具備“快餐”的特點。肥腸粉壹直受到四川及全國人民的喜愛。3、擔擔面擔擔面是四川民間極為普遍且頗具特殊風味的壹種有名小吃。據說源於挑夫們在碼頭挑著擔擔賣面,因而得名。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擔擔面是川菜中代表性食物,為人們品嘗川菜時的必備佳肴。4、夫妻肺片夫妻肺片是壹道四川成都名菜,由郭朝華、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通常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輔料,鹵制而成。夫妻肺片,制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
5、龍抄手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了。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面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搟制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的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6、鐘水餃鐘水餃,古名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傳統小吃之壹。始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開業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調味重紅油,故又稱為“荔枝巷紅油水餃”。鐘水餃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鮮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鐘水餃絕在選料,妙在調味。紅油選用紅辣椒面,用菜油煉制而成;醬油采用特制的醬油,再加以蒜泥汁水、芝麻油等多種調料,巧妙配合而成。香味濃郁的調料,紅亮色澤,與飽滿餡心的清鮮味相配搭,形成多滋多味的風格。有沒有發現,川菜的精髓,當屬“調味”。所謂“食在廣東,味在四川”,說到川菜,人們總是被那美妙的“味”所傾倒而贊不絕口。川菜講究色、香、味、型、器,味居其中,實為川菜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