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奶奶親手做過的幾種小吃,妳們吃過幾種,好想再吃壹次!每個人記憶中都有無法抹掉的痛,我最難過的就是我長大了,奶奶卻不在了。小時候奶奶對我真的特別好,有什麽好吃的都會給我留壹些,不忙的時候還會給我做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小時候我們的零食通常都是家人自制的,我的零食大部分都出自奶奶之手。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幾種奶奶小時候經常做的小吃,妳們有吃過嗎?真的好想再吃壹次奶奶做的小吃,可是已經不可能了,所以趁著父母年輕,壹定要多孝順父母,別等到想要盡孝的時候,家人卻不在了,像我壹樣後悔壹生。第壹種就是奶奶腌的酸菜,那時候家裏好多這樣的酸菜罐子,家裏壹年四季有吃不完的酸菜。
第二種就是糯米糍粑,這個通常都是快過年的時候做上很多,奶奶保存的特別好,能吃近兩個月,無論是用來烤、煎還是油炸味道都是特別好吃的。那時候覺得這麽簡單的小吃就覺得很美味,現在的人卻認為這種糍粑口感比較單調,喜歡的人不多了。我特別懷念這種味道,但是再也吃不到了!
第三種就是涼粉,這個都是奶奶親手做的,那時候家裏的院墻上總有很多涼粉果,用涼粉果做出來的涼粉,加上薄荷和白糖,味道簡直比現在的涼粉好吃太多了。可惜涼粉果現在沒了,奶奶也不在了,再也吃不到回憶中那種味道了!
第四種就是油炸糯米粑粑了,看著小小的圓團子,在現在人看來油炸的東西吃起來不 健康 ,小時候卻是我和弟弟最喜歡的零食,剛炸出來的糯米粑粑表面金黃,趁熱吃特別香甜。奶奶每次做這種小吃,只要在附近我立馬就能聞到,聞著味就去了。
感謝邀請:
“奶奶”這個詞匯於我而言,陌生而又冷酷,我沒見過爺爺他死的早,奶奶那個時候是家裏的“當家人”,她有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這思想影響到我父親。
小時候我母親因為生了我們幾個女孩,沒少受奶奶的氣,在她的唆使下父親也經常跟母親生氣,我小時候還差點因為奶奶,而把我送人。
這樣的奶奶我不記得她有抱過我,小時候弟弟去到她跟前,她有東西給弟弟吃,而我壹到她就說“去,沒有了”,那時候我還傻傻的以為,是我跑慢了。
慢慢長大壹點以後,才知道奶奶心裏根本沒有我,也根本不待見我們幾個女娃,跑的在快,她的東西我也吃不到,聽弟弟說過,奶奶烙的發面餅子很好吃,可惜我此生都沒有這個幸運,能夠吃到奶奶親手做的食物,也不知道那是什麽味道。
後來到了上學的年紀,又是因為奶奶,父親怎麽都不肯讓我上學,從那以後我就恨上了奶奶,也不再去她的院子了。
沒幾年奶奶就死了,她也沒過上好日子,因為她自己沒有女兒,也不待見我們幾個孫女,導致我們跟她也親近不起來。
長大後的我,每當看見奶奶們抱著自家孫女,疼的不行,我就非常羨慕,羨慕那些女孩能夠,像個小公主壹樣在奶奶懷裏撒嬌。
想想那時候也只是時代的悲哀,因為窮需要勞動力幹活,所以都想要生個兒子,不但能傳宗接代,還能多個勞動力,奶奶大概也是這個思想吧!
現在的 社會 父母都不敢嫌棄孩子,別說是奶奶了,雖然都是自己的親人,可每個人的付出不壹樣,觀點不壹樣,壹旦心裏有了隔閡可能很難親近起來。
奶奶是去世的早,如果她能活到現在,我想我也不會跟她計較的,畢竟錯不在她,而是那個時代,她不是不愛我們,而是沒有多余的愛來分給我們。
我覺得,小時候奶奶做的蒸菜卷最好吃。
我的奶奶做飯是把好手。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物質條件不是很好,也不像現在的孩子有這麽多五花八門的零食。奶奶為了讓我們吃上可口的飯菜,總是變著花樣做飯。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奶奶做的菜卷,挺別好吃。
那時,農村人都是自己種的韭菜,自己的麥子打的面粉。
早上奶奶會在菜園割些韭菜,擇好後用水清洗幹凈,放在菜籃裏,懸掛在院子裏瀝幹水份。之後,奶奶就開始和面,和好面醒壹會。奶奶會用壓面機,把面絮壓成面皮,放在面盆裏,上面蓋上濕毛巾防止面皮變硬。
然後,奶奶就會把韭菜加上小蔥切碎,拌上調料,香氣四溢的素餡就做好了。這時候,奶奶總會讓我先嘗嘗味道。
最後,就是用面皮裹上韭菜餡。有時,奶奶會在菜卷中間的間隙處,放上幾個小餃子,壹點也不浪費空間。
然後,放入加水的鍋中隔篦子蒸上大氣,再添幾把柴(那時候,奶奶沒有手表,全憑經驗判斷。)菜卷便蒸好了,打開鍋蓋,香氣撲鼻而來。趁熱吃起來,更是美味不可描述。
我最愛吃奶奶做的蒸菜卷。現在,我的奶奶已經做古多年,每當看到熱氣騰騰的菜卷,就會想到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做的紅燒排骨,我最喜歡吃,現在吃不到以前那種味道了,自己再怎麽也弄不出那種味道來。
我奶奶會做很多好吃的東西,素菜做的最好,其中有壹道菜就是芹菜,壹整根的用水煮了用來貢神,過後用它來和別的素菜壹起,木耳香菇,波菜腐竹油炸豆腐,再加上粉絲,這道菜真的讓我太難忘了!
小時候奶奶做的 美食 有好多,每壹種都特別懷念。
炒姜,把姜拍得碎碎的炒得有點幹,香味立馬出來,然後奶奶讓我跟姐弟壹起放飯盒帶去學校,每壹頓飯都拿出來配飯,特別好吃。自家種的西紅柿是那種小小的,特別紅,不是番茄喔,再拿南瓜籽炒熟,弄成粉,拿西紅柿下鍋炒成稀,放入南瓜籽的粉,我奶奶特別愛吃,很下飯的,還有白色圓圓行芝麻壹樣,都是不是芝麻,我感覺像紫蘇的種子,先拿來炒香,在拿糖拌,揉成壹個個小圓球放涼就可以吃了,今年新年在家的時候,奶奶做了壹種米餅是拿米磨成粉,家裏有石磨,做出來的東西都好細膩,然後炒熟,在放容器裏面定型,就好了,我說得有點容易,其實步驟還是挺多的,我吃了好幾塊,味道香香的。每次節日奶奶喜歡做糍粑,但是糯米吃了會內熱,爺爺也不怎麽吃,沒小孩子在家現在少做了,還有糖糕,鹽糕,馬拉糕。還有蕉葉粿,這個我特別愛吃,還有新年的堿水大黑粽。圖片裏的是焦葉粿,拿芭蕉葉做的,什麽餡都可以。
真想回家,壹回家奶奶就做給我吃,幸福呀。
我從小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我們家是地道的天津人。奶奶做飯就是做家常飯,不會做飯館裏的那些花裏胡哨的飯菜,但奶奶做的家常飯菜,那叫壹個香啊!要是放到今天,也許可以支撐起壹個“館子”了(天津人把去飯店吃飯叫下館子)。
首先說壹下奶奶做的燉肉,熬魚,這可是奶奶最拿手的保留菜,無論家裏逢年過節還是來了親朋好友,必定是要嘗壹嘗奶奶的這兩個看家菜的。其實也沒見她比別人多放了什麽“佐料”,那肉燉的,紅紅的,油光瓦亮的,顫巍巍的,瘦的香酥入味,肥的入口即化,香噴噴的冒著熱乎氣,壹點都不膩人,妳若見到了,就想來瓶酒吃上壹碗,且真心欲罷不能!
咱天津人愛吃河海兩鮮,無論河魚海魚,到了奶奶手裏,都做成好吃的魚!有紅燒(有時放點黃豆、旱蘿蔔或土豆、豆角、苤蘭),有清蒸,還有鯽魚湯(青蘿蔔或大白菜葉),讓妳百吃不厭。
奶奶蒸的饅頭又白又大,那可是嗆面的,咬壹口嚼著,壹絲絲甜味裹著壹絲絲香味,不用就菜,包妳能吃兩個!包餃子,包包子在奶奶手裏,那都是小菜,隨便鼓搗鼓搗,就滿院子飄香。
其實讓我留戀至今的,是奶奶烙的大油餅,雖然我也得到過奶奶的“真傳”,但怎麽也不如奶奶烙的香!
老爸自奶奶去世後,就特別想吃奶奶烙的大油餅,我們兄弟姐妹們都時刻註意著,哪兒有賣大油餅的地方,但給老爸買回來後,發現任何壹家的大油餅,都不是老爸要的奶奶的味道。(確實不如奶奶烙的好吃)。昨天八十多歲的老爸還在自己念叨,再也吃不著奶奶烙的大油餅那個味道了!看著衰老的老爸,我心裏酸酸的,現在我在家裏練習烙大油餅呢,希望能有“奶奶的味道”,了卻老爸的思念。
提起奶奶眼淚竟然模糊了雙眼,您做的 美食 的味道我從沒有忘記,還有您教導我做人的道理也壹直留存在我心中,直到永遠……永遠……
奶奶已離開我N多年了,但每每想起,都是幸福滿滿!
我最喜歡吃的是奶奶蒸的饅頭。記得小時候,壹放學就到茶館去找奶奶,因為知道奶奶會給我留吃的東西,不是瓜子,就是花生,當然還有半個饅頭。
雖然是半個饅頭,雖然是從奶奶衣兜裏拿出來的,但也是奶奶早早把饅頭放在茶館茶壺上炕的焦糊糊的脆脆的饅頭,那時的饅頭很香,那時的愛很濃很濃。
奶奶做的最好吃的不止是饅頭,還有手搟面條,再加上點芝麻葉,開鍋了再淋上點香油加豬油,還是很香很香的………。
奶奶對我的愛,永久難忘,我對奶奶的愛,永留心中。以至每每想起都是幸福滿滿,笑容依舊掛在臉龐。那雙粗糙的手,那雙被裹的小腳,那慈祥的笑容……
奶奶今年壹百歲了,她躺在床上已經不能動了,每次看到她佝僂蜷縮的躺在床上內心無比心疼。她在我心中依然是那麽挺拔。小時候母親和奶奶鬧矛盾,奶奶非常疼愛我。母親買了香蕉分給妹妹吃,我見了就哭著想吃。奶奶去求媽媽給我壹根香蕉,母親跳著嬌,發著狠就是不給我。奶奶帶著我出去偷偷給我買了五毛錢的櫻桃。讓我坐在院子外面的小石頭凳子上吃 告訴我,不要讓妳媽媽看見。否則她又要罵我。壹晃三十年過去了。以後賺了錢每年櫻桃下來的季節都要給奶奶買櫻桃送去。那年奶奶偷偷給我買的櫻桃是這個世界上最香甜的食物。現在又是櫻桃上市的季節,多希望奶奶能好起來還能吃到孫女買的櫻桃,讓我能再報答她對我的疼愛。。。。
我沒有見過我奶奶,因為她去世的早。但我有壹個愛我的姥姥!從小在姥姥家長大,可以說是吃姥姥做的飯長大的。
小時候最喜歡圍著鍋臺看姥姥做飯,幫姥姥在鍋底添柴!最喜歡吃的是她做的面筋湯,這是壹款神奇的湯,面團需要“洗”!洗好的面團完全沒有了面團的模樣,制作過程中,還要放許許多多的配料:炒熟的花生,泡好的黃豆,另外還有海帶絲,豆皮絲,莧菜……最後再甩幾個雞蛋花
姥姥每次都要做壹大鍋,做好以後盛進壹個大盆放涼。炎熱的夏季,壹家人圍著飯桌喝著爽口的面筋湯,這是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