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選擇出行的時候,出了美景之外,優先考慮的肯定是吃和住的問題,那麽這壹次我就來和大家分享壹下,我在巴黎,號稱世界美食之都的這個城市,關於吃的壹些見解和攻略吧!
別辜負妳的味蕾
目前巴黎的中國餐飲與百年之前的情況有了些許變化,但是變化不是太明顯。雖然說1914年第壹家中餐館在巴黎營業了,但是真正的第壹輪中餐館發展是在60年代到70年代,來自柬埔寨、越南和老撾的華裔來到法國,他們大多集中在13區(巴黎的華人區),為生計創業,開中餐館成了這些難民的首選。雖說是中餐館,實際上他們所做的菜卻是越南和泰國風味。
目前在巴黎的亞洲餐館大體上以三大類為主:△早期以亞洲菜系為主的中餐館,其菜品主要是:越南菜、泰國菜、改良版中國菜。老板多是廣東人、潮汕人、柬埔寨人、越南人、溫州人。巴黎地區以點單為主的餐館居多,外省主要是以大型自助餐餐館為主。
△日餐館,老板多以溫州人為主。經營各類日本壽司或是改良版日本壽司。這些改良版的壽司還是在美國的那部分華人想出來的,之後在世界範圍內推廣。
△新派中餐,部分留學生成為了這部分餐館的老板,菜系多以川派菜系為主,而且比較集中和紮堆。有少量廚師接受過相關廚師培訓,大部分廚師都是半路出家,專業度和品質還比較欠缺。
新派中餐近年來也引入了比如重慶火鍋、川菜館、湘菜館或是某個品牌註入的餐館,比如:諸葛烤魚、滋味雲南、雞公煲、東北人家看似新派餐館開的越來越多,有很多當年看似很火的餐館,大多由於經營不善,很難維持下去。
到巴黎不建議妳吃中餐:
1、烹飪體驗差
2、衛生條件令人擔憂
3、環境相對嘈雜
4、服務體驗幾乎沒有
5、做出來的飯讓人感覺比較著急
這些餐館大多重油、重辣,油、味精、辣椒和糖的比例過猛。讓妳的味蕾體驗感覺就是壹場華麗的調料之旅。這樣的種口味下,也讓很多不新鮮的食材,得以蒙混過關。我曾作為巴黎餐館的工作者,親歷過壹部分餐館,也曾在廚房工作過,親眼見過老板把變質的牛肉,重新用醋洗後,直接做成水煮牛肉出售。還有變質的豬大腸,被處理過後,直接做成毛血旺出售。衛生的情況比較讓人擔憂,我曾經聽到好多留學生對此不屑,跟我說:好吃就行,我不管那麽多。
巴黎的火鍋近年來的也開了十幾家,從最初的單壹川味火鍋,發展到現在的重慶火鍋,也引入了九宮格火鍋。多數火鍋店是在走自助的路線,點單火鍋店也有,但是本質上沒有太大差別。因為,在巴黎能買到的火鍋食材有限,不可能有新鮮的重慶火鍋食材,比如:黃喉、鴨腸、毛肚等特色火鍋食材。火鍋底料說是重慶本地知名廚師炒制,但妳要知道從國內引進壹個知名的大廚所需要手續和時間都會非常漫長,之後所要交的稅也是非常之高。作為壹家以服務留學生為主的餐館,從成本的角度看都是極為不劃算。所以,所謂的重慶本地廚師這事,幾乎不太可能實現。基本上是讀書讀不下去的留學生,在國內學習了壹個皮毛,就在巴黎開店。
這類餐館特別深受留學生喜歡,價格相對便宜,且可以敞開來無限量吃。妳壹頓火鍋下去,攝入多少熱量我不說,單是妳攝入的那些味精量就已經是壹個級數了。我發現很多留學生太圖口味,大碗裝著幹碟、香油這樣的火鍋蘸料,甩開腮幫子吃下大量原本並不太新鮮的火鍋食材,會給妳的身體造成特別大的負擔。火鍋店吃剩下的食材,是要全部回收的。哪怕那些並不太新鮮的牛羊肉,重新處理壹下,下壹次依舊上了桌。妳調制的小料裏用的蔥和香菜,根本不會清洗,這壹點還是溫州老板們傳承下來的陋習,他們說洗過之後怕壞,不容易放。遇到粗心的餐館備料師傅,甚至會連綁著香菜的皮套也壹起切進去,寫到這裏,我真不敢再往下再寫了,所以給妳留壹點想象的空間,妳可以自由發揮,事實上還有比這嚴重的,我就此打住,以免被扣上所謂的“辱華”情緒。
新派中餐老板本是留學生,餐館的服務員基本不是他的另壹半,就是雇傭壹個留學生。要知道雇傭留學生,主要是便宜,可以少交稅。而且它還可以在工資上再次壓低留學生的工資,我知道的壹家巴黎的火鍋自助餐館,壹個留學生假期壹天的工資是40歐,工作時間已經超過了10個小時,這明顯欺負人,低於餐飲行業的平均水平。
這就是現在法國留學生中的死胖子
留學生為主的餐館基本缺少服務,可能廣大留學生不太註重服務體驗,他們總說價格便宜就好,服務不服務的無所謂。餐館這邊會說現在的留學生不好伺候,事情多。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隨時招呼妳拿著個、取那個。稍微動作慢壹些就會遭遇到差評。但是,作為壹次用餐體驗,不光是圖便宜,壹場味蕾的體驗怎麽就這麽被壹些差的食材、低廉的價格給糊弄了。我寧可在家自己做,我都基本不會去巴黎的中餐館消費,我在外面吃飯盡可能選擇吃法餐,至少我吃飯的時候周邊沒那麽多大呼小叫,沒有餐館老板巴不得妳趕緊吃完,趕緊走。好騰出位置他多賺錢。
禪定時刻:
只是個人壹個中肯的建議而已,千萬不要理解成巴黎的中餐館沒法吃。不是不能吃,而是能不吃就不吃。我沒有站在什麽道德的制高點,給妳壹些所謂的建議,所有的內容來自於我的親歷,以及我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