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南姓 南氏家譜 南姓起源 南姓名人 南姓的來源 南姓簡介

南姓 南氏家譜 南姓起源 南姓名人 南姓的來源 南姓簡介

南[nan]

姓氏源流

南姓起源有五:

①、出自周代南仲之後,以祖名為氏。據《姓源韻譜》所載:商王盤庚妃姜氏,夢龍入懷,孕十二月而子,手握“南”字,長大後主管荊州,號“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周初為大夫,後世子孫遂以祖名為姓,稱南氏。

②、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據《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載“鄭樵《通誌》:以字為姓。南氏,姬姓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以字為姓。”春秋時衛國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孫以祖字為姓,稱南氏。

③、出自春秋時晉國隱士之後,以地名為氏。春秋時,有晉國高士居隱於南鄉(今山西),其後代子孫以地名為姓,稱南氏。

④、出自姒姓,源自夏禹之後,以國名為氏,為男氏所改。據《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索隱:“系本‘男’作‘南’”,稱南氏。

⑤、出自他族,滿族南姓來自那拉氏;今藏、滿、回、蒙古、朝鮮、僳僳等民族均有南姓。

遷徙分布

南姓起源較多,很早便分布中原大地及邊遠地區,而以陜西、山西為主要聚居區,後逐漸向東、向南擴展。漢唐之間在河南、安徽交界處形成郡姓望族,以汝南郡為郡望。如今在浙江、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天津、陜西、遼寧、湖南、廣東、廣西以及新疆等地均有南姓分布。目前南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郡望堂號

①、郡望

汝南郡 漢置,治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相當於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區。

②、堂號

汝南堂。

自立堂號:忠義堂等。

宗族字派

字輩:

湖北浠水南氏字輩:鑒陽鬥子,延邦壹應,天運方興,玉堂集瑞,金策儲英,文章喚啟。

浙江樂清南氏字輩:嗣元應德光,常存君子道,孝友啟賢良。

河北泊頭南氏字輩:金汝榮振保,永西樹德奎。

歷史名人

南霽雲 (?-757),唐將領。頓邱(亦稱頓丘、敦丘,今河南浚縣西;壹說在今河南清豐西南)人。善騎射,少為舟子,後為張巡將。安祿山反,從巡守睢阿(今河南睢縣),既而城中食盡,霽雲奉命突圍出,乞師於賀蘭進明;進明無出師意,又欲留他,設宴饗之;霽雲拔刀斷指,不食而去。復冒圍入,後城陷被執,賊欲迫降。巡呼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霽雲曰:“欲將以有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遂與巡同被害。

南巨川,唐文學家。魯郡(今山東兗州)人。盛王府錄事參軍南琰之子。開元二十七年(739)登進士第。至德二載(757)任給事中,奉使吐蕃。後坐事貶崖州,經嶽州,賈至有詩贈之。著有《續神異記》,載冥祥靈驗故事,今不存。

南 卓,唐學者。字昭嗣。初遊學於吳、楚,羈旅十余年。大和二年(82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任拾遺時,因諍諫貶為松滋縣令。會昌元年,任洛陽令,後為婺、蔡二州刺史。大中中,官黔南觀察使,卒。卓善詩文,亦通音樂。其任洛陽令時,數陪白居易、劉禹錫宴遊論文,因談及羯鼓事,白、劉二人遂勸其撰《羯鼓錄》。此書分前後二錄。前錄首敘羯鼓形狀,次敘玄宗以後諸故實。後錄載宋璟知音事,亦附以羯鼓諸宮曲名,為研究唐代音樂之重要資料。另著有《唐朝綱領圖》、《南卓文》等

南企仲,明臣。居益族父,萬歷八年(1580)進士。授刑部主事。歷文選郎、太仆卿。請亟罷吏、刑二部尚書李戴、蕭大亨官,帝大怒,降企仲官壹級。復被張鳳翔彈劾,削籍。天啟時,累遷南京吏部尚書,以老致仕。

南居益 (?-1643),明將領。陜西渭南人,字思受,號二太。萬歷進士。天啟時,曾巡撫福建,荷蘭海盜騷擾漳、泉,擊退之,並築城鎮海港,平息海患。後被削籍。崇禎元年(1628),起為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後代張風翔為工部尚書,不久削籍歸鄉。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從,次年絕食而死。著有《青箱堂集》等。

其他南姓名人有周將領南仲;春秋魯國季氏字臣南遺、南蒯,齊史官南史,晉美女南威;戰國韓大臣南公揭,衛大臣南文子;遼狀元南承保;明大臣南師仲、南大吉、南居業、南仝,史學家南軒;清大臣南洙源,將領南天祥、南天章等。近當代南姓名人有解放軍將領南萍,物理學家南秀華、南京達,電力專家南誌遠,化工專家南仁植,材料專家南策文,天文學家南仁東,農學家南文元、南都國,植物學家南寅鎬,地質學家南延宗,數學家南基洙,醫學家南龍哲、南征,經濟學家南漢宸、南鐘萬、南江,企業家南存輝,法學家南英,哲學家南同茂,歷史學家南炳文、南致平,政治學家南俊英,圖書館學家南潤根,翻譯家南致善、南映壹、南金子、南英植,編輯家南尚鉉、南雲瑞,國學大師南懷瑾,古典文學專家南矩容,新聞家南振中,作家南新宙、南豫見、南翔,詩人南永前,書法家南祥安、南朝明、南君求,畫家南惲笙、南海巖,版畫家南洪申,表演藝術家南慧雲,田徑教練員南康榮,航模運動員南雍等。

南姓宗祠通用聯

姓啟商代;

望出汝南。

指南姓源流和郡望。

諭忠義以嚙指;

得璧馬而反憂。

上聯:唐代頓邱人南霽雲,少年時為人操舟。安祿山反叛時,巨野尉張紹起兵,任他為將。後跟從張巡守睢陽,安祿山部將尹子奇攻城,他壹箭射中尹的左眼。奉張巡命率精銳騎兵三十突圍求救,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不願出兵,僅用美食招待他。他說:“睢陽的將士已經餓了壹個多月,我不忍心壹個人吃。”說著,抽出刀來,砍斷自己的壹根手指,又返回睢陽,城破後被殺。唐宣宗時,與馬周、褚遂良、婁師德、張九齡、張柬之、張巡、許遠、柳渾等三十七位名臣名將,畫圖淩煙閣。 下聯:戰國時衛國大夫南文子,當時晉國的智伯準備攻打衛國,先送給衛國四匹野馬、壹塊白璧,衛國君臣大都非常喜歡,只有南文子面帶憂色。衛君感到奇怪,問他為什麽,他說:“無功的賞賜、無由的禮物,不可不有所警惕啊!”衛君把他的話告訴給邊境。智伯果然起兵襲擊衛國,至邊境見衛人有防備而退兵,說:“衛國有賢人哪!事先知道了我的預謀”。

鐵面禦史傳名遠;

忠勇將軍享譽高。

上聯:明朝弘治舉人南仝,官至南京四川道禦史,清直不撓,多所平反,論劾不避權貴,豪強斂跡,稱為“鐵面禦史”。下聯:南霽雲。

王國武臣,具攻戰方略;

聖門高弟,得道學淵源。

上聯:周朝南仲,周宣王時將領,《詩經·小雅·出車》:“王命南仲,往城於方”。下聯:春秋魯人南宮括,即仲孫閔,以居南宮,故以為氏。字子容,亦稱南容,孔子弟子。以智自講,事清不廢,世濁不汙;讀詩常三復“白圭”之章。孔子妻以兄之女。

得璧馬而反憂,終全衛境;

諭忠義以嚙指,***仰唐臣。

上聯:南文子。下聯:南霽雲。

百代淵源,河洛東南留壹脈;

千秋忠義,神靈海上有孤臣。

南懷瑾撰南姓宗祠聯。浙江溫州南氏始祖南巘,宣和年間進士,任江蘇徐州簽判,“靖康之難”時護從宋高宗南渡,返海來溫,見甌之重石(今樂清磐石鎮重石村)山水佳麗,遂乞休隱處,宋高宗敕封為“護駕功臣”。紹興末年,其子遷到海濱定居,後代繁衍,耕讀傳家,鄉裏稱賢,號曰南宅。

南姓的來源較為復雜,據《史記》的記載是夏禹的後代有以南為姓的;第二種說法是說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生了壹個兒子,名南赤龍,他的後代就以南為姓;第三種說法認為春秋時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後代就把南當姓。南姓在我國分布較廣,河南的南姓尤其多,約占全國漢族南姓人口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