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回答壹定是
溪水、井水、還能有什麽水
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遠比妳想象的更發達
趁著天熱,我們就來說說
各朝各代的人 夏天都喝什麽
先秦——冰塊
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學會了利用天然冰來制冷飲。當時的周王室沒有冰箱,就專門建造了叫做“陵陰”的冰窖,用來儲存冬天采來的天然冰塊。
除了盜墓筆記即視感的“陵陰”,還有壹個80人的部門“冰政”,專門負責開采和保管冰塊。如此耗費人力物力,也說明了冰塊在那時多麽珍稀。
史書裏有句話叫做“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是說周王室有時也會賞賜冰塊給文武大臣,但冰塊這麽高貴的東西,只會賞給有資格吃肉的官員,普通官員就別想了。
嗯,肉也很珍貴呢。
漢代——蜜水
到了漢代,飲料從普通的水升級成了蜜水,就是摻了蜂蜜的水。作為能夠追溯的最早有甜味的水,蜜水應該算是飲料的鼻祖了。
關於蜜水有壹個出名的歷史故事,講的是漢末梟雄袁術,非常愛喝蜜水。臨終之前還在兵敗逃亡的路上,由於天氣很熱,享福享慣了的袁術命令手下說,要熱死人啊,快給我送點蜂蜜水來!
然而當時軍中的都快絕糧了,哪還有蜜?廚師很鄙視地說沒有蜜水,趴在床上奄奄壹息的袁術哀嘆了壹番命運,就這麽吐。血。而。亡。了。
真是壹個悲傷的故事。
唐代——飲子
到了隋唐,喝的比以前講究多了,開始流行壹種叫做“飲子”的飲品。“飲子”是用果品和草藥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說到這裏,機智的同學已經在想,這不就是現代的“涼茶”嘛?
相似度的確很高呢。
“飲子”很受隋唐消費者的歡迎,到處都有飲子店,估計規模和流行程度跟現在的奶茶店差不多。
有些名聲大的飲子店,生意特別好,不過賣得也不便宜——在那個壹文錢能買壹個雞蛋,兩文錢能買壹個燒餅的時代,買壹服“飲子”需要壹百文!!!
唐朝人民真有錢。
宋代——果汁
到了宋代,飲料品種已經非常豐富。尤其是果汁飲料,非常受宋代消費者歡迎。
宋人筆記所記載的市售冷飲,念起來都可以串成壹段相聲了:
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楊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縮皮飲、杏酥飲、紫蘇飲、香薷飲、梅花酒、皂兒水、沆瀣漿、漉梨漿、鹵梅水、姜蜜水、綠豆水、椰子水、甘蔗汁、木瓜汁、五苓大順散、乳糖真雪、金橘團、甘豆湯……
看上去就很好喝的樣子。
元代——舍爾別
元代最流行的飲料叫“渴水”,蒙古語稱為“舍兒別”。阿拉伯語叫Sharbat。
“渴水”實際與宋人喜歡喝的果汁飲料差不多。不同的是,這種飲料是由忽必烈征戰時從阿拉伯引進的,是當地流行的壹種“不含酒精的飲料”冰鎮果子露的變種。
忽必烈最愛的渴水是“裏木”,就是檸檬。為了保證裏木的供應,朝廷還在廣州設置專門的“禦果園”,栽植了800棵裏木樹。
為了進壹步膜拜古代人民對美食的追求,此處摘抄壹則“禦方渴水”的做法:
官桂、丁香、桂花、白豆蔻仁(石宿)、砂仁各半兩
細麯、麥蘗各四兩
右為細末。用藤花半斤、蜜十斤煉熟。新汲水六十斤。用藤花壹處鍋內熬至四十斤。生絹濾凈用小口甏壹箇。生絹袋盛前項七味末。下入甏。再下新水四十斤。並巳煉熟蜜。將甏口封了。夏五日。秋春七日。冬十日熟。若下腳時春秋溫夏冷冬熱。
舌尖上的中國就是這麽來的。
清代——荷蘭水
到了清末,中國出現了壹種新型飲料——“荷蘭水”。所謂荷蘭水,其實就是大家現在常喝的汽水。
但是“荷蘭水”並非荷蘭所產,也不是荷蘭人發明的,而是由於,當時進口來的西洋貨大多都稱“荷蘭XX”。荷蘭水最早是由日本人帶到上海的,當時的專賣店多是日本人經營,發展到後來,只有在日本人開的冷飲店裏才能買到荷蘭水。
值得壹提的是,明清皇室已經開始使用冰箱了,故宮裏現在還收藏著兩件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冰箱,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aqui te 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