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廟裏,妳可以看到馬德裏最美的日落,俯瞰曼薩納雷斯河和對岸的城市風光,還可以看到馬德裏的宮殿和大教堂。
西班牙是我歐洲之行的第壹站,馬德裏是我訪問的第壹個歐洲城市。
在第壹次歐洲之旅中,對歐洲宮殿和教堂的幻想開始實現。
從歐洲各國的古代宮殿和大教堂可以知道天主教在古代歐洲的地位——比如馬德裏。
馬德裏的宮殿和主教堂在同壹個地方,兩者之間的廣場就是武器廣場。
西班牙及其被殖民的地方在重要城市的中心有壹個“武器廣場”,是武器庫和檢閱部隊的地方。
現在這座宮殿仍歸皇室所有。此時宮殿頂上只有壹面旗幟,表示國王今天不在。
廣場對面宮殿對面的阿姆dna聖母大教堂,是舊時皇室舉行登基、婚禮等重要儀式的地方。
武器廣場兩側是側廊,壹側面向市區,開放遊客入口,另壹側面向曼薩納雷斯河。
當我第壹次看到歐洲皇家宮殿的時候,我覺得比我想象的要矮——畢竟宮殿不是城堡。
第二是寬度的感覺。這座只有三層的宮殿有100多米寬。當時我以為凡爾賽大概就是這樣。
猶太摩爾人統治西班牙的時候,西班牙的首都還是托萊多,馬德裏的宮殿本來就是防禦炮塔。
經過多次翻新,角樓正式成為14世紀的城堡。
後來被卡洛斯三世鑒定為皇宮——有3418個房間的宮殿,而且真的很寬~
皇宮曾經是歷史上的慘痛經歷。它在18世紀毀於大火,並按照盧浮宮的風格重建。
所以在宮殿裏可以看到法國宮殿的影子和建築細節。
弧形屋頂拱門,圓形窗戶,金輪走廊。...
到處都是壁畫~
從每壹個細節看,這座宮殿都極其法式奢華。
步入宴會廳,數不清的燭光和雕刻讓參觀者驚嘆不已,也讓靈魂感嘆:生而為人,在這樣的地方吃飯有什麽德行和本事~
宮中大量的藏品、畫作、武器、鐘表,無法壹壹拍照或捕捉,只能是記憶中的奢侈品。
馬德裏的天空是藍色的,但是雲層很厚。從宮裏出來,雲朵壹起飄,好像天氣要變了。
馬德裏宮作為壹座罕見的歐洲宮殿,至今仍為皇室所有。雖然它對遊客開放,但國王偶爾會來這裏出差。
當國王來到宮殿時,宮殿頂上的兩根旗桿會懸掛旗幟。
宮殿前的武器廣場,靠近Mansa Nares河,是壹個觀景廊。
在側廊上,妳可以看到馬德裏的美景。
因為宮殿和教堂本身就在羅馬城墻之上,比市區本身要高,可以俯瞰城市。
從古代歐洲各國的皇家宮殿和大教堂可以知道天主教在古代歐洲的地位。許多首都的大教堂都在皇宮附近,甚至在皇家城堡裏。
教堂的規模不亞於宮殿,甚至更高。可見宗教和教會的高貴與威嚴。
宮殿和主教堂隔著武器廣場相對。這張圖很有氣勢,但是攝影技術不行。
國王的加冕和結婚需要主教的執行才能得到民眾的認可,那麽誰的權力更大呢?
舉世矚目的西班牙現任國王、前王儲菲利普六世和他的平民王妃的婚禮就在這座主教堂舉行。
這座教堂是在16世紀構思的,但它是在19世紀下半葉建造的。在經歷了歷史的磨難之後,終於在1993竣工並向遊客開放。
據說教堂的頂部是俯瞰馬德裏的最佳位置,但當時並未開放。
雖然教堂和宮殿只隔著廣場,但是教堂的正門只供國王出入,類似於北京的故宮。對遊客開放的入口在廣場外面。
作為《哥特式教堂控制》的作者,我第壹次踏入歐洲的教堂,仰望著可以直達天空的拱頂,內心是冰冷的,是崇敬的。
西班牙內戰不僅使教堂經歷了長時間的停工,也使建築風格從最初的新哥特式轉變為巴洛克式。教堂裏既有哥特式莊嚴的直線,也有巴洛克式的弧形拱頂。
走進教堂的時候,安靜到只有耳膜被空氣撞擊,還能聽到遠處輕輕的祈禱聲。
畫著聖人的玻璃窗過濾了午後的陽光,灑下聖潔與寧靜,表現出鄙薄整個生命的冷漠。
教堂裏只有幾個來訪者,有意識地放下臺階說話。
作為天主教馬德裏教區的主教堂,顧名思義,阿穆德納教堂的守護聖徒是馬德裏的守護聖徒——聖母,意思是谷倉的聖母院。所以教堂是關於聖母瑪利亞的。
教堂的祭壇上有壹位聖母。
教堂裏的雕像是關於聖母瑪利亞的。
教堂裏的畫也是關於聖母瑪利亞的。
既喜歡哥特式教堂又喜歡古典音樂的筆者在參觀教堂時會尋找管風琴,這是壹種音量和聲音都很震撼的樂器。
Amudna教堂的風琴非常漂亮,與教堂金線包裹的彩色裝飾相呼應。讓作者在壹本正經中看到了壹種蓋茨比式的奢華。
與宮殿相比,主教堂的結構要簡單得多。安靜的享受完教堂,我們就安靜的離開。
在馬德裏,我們第壹次參觀了歐洲的宮殿和教堂。雖然充滿了好奇和未知,但直到今天,我們對歐洲仍然知之甚少;雖然拍照不成熟笨拙,但是留下的美圖不多了。但這些關於馬德裏的印象,永遠是旅行記憶中最美的顏色,最深最亮的片段。
——End——
關於馬德裏:
馬德裏|印象:那些古典廣場上的色彩時光(壹)
馬德裏|印象:古典廣場上的色彩時光(下)
馬德裏|麗池公園:冬日暖陽裏,多麽“落花的夢”。
馬德裏|美食記憶(壹)美食市場
馬德裏|美食記憶(第二部分)那些餐廳
馬德裏|(酒店)住在200年歷史的建築裏,感受壹座城市的優雅
懶熊寫了很多東西。如果妳喜歡這篇遊記,就關註專題《西遊記》或者集錦《懶熊的流浪——歐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