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最饞那碗酸湯涼粉

最饞那碗酸湯涼粉

如果說有什麽美食是我吃不膩的,那壹定是老家的酸湯涼粉了。

其實涼粉幾乎每壹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做法,比如有的地方是米涼粉,做出來就像米壹樣的顏色,白白糯糯的感覺,吃起來也有壹點米的味道。有的地方是蠶豆涼粉,做出來有點黑黢黢的,雖然口感可以樣子卻不盡如人意。

而我們老家的涼粉是豌豆制作的,做出來以後就是金黃色的,它的制作現在已經不復雜,去街上買回來豌豆粉就可以按照說明書來制作了,當然了這個說明書適合每壹個人,但是每壹個人做出來的感覺用天差地別來形容都不為過。

做涼粉需要壹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裏面,雖然豌豆面都是壹樣的,但是熬制的過程不壹樣,最後的口感和味道差的真是太多了。

圖片是壹家村裏賣了二十年涼粉的老奶奶的成果,小時候老奶奶的涼粉是我們最饞的美食,只要看見就挪不開腳步了,必須要吃上壹口才能滿足我們滿滿的饞蟲。

可是這幾年隨著家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涼粉卻不是壹碗兩碗的買了,壹家人只不過是嘗嘗味道,但是現在我們可能壹次買五六碗家裏壹人吃兩碗。

所以涼粉攤子的生意好了起來。但是涼粉的技術卻下滑了很多。

原來隨著需求量的提高,老牌的涼粉賣家在做工上完全采用了機器代替手工。

這樣做出來的涼粉外觀實際上和手工做的沒有多少差別,壹樣的引誘人。

但是口感真的差了很多,吃起來少了當初的香味,少了那種筋道,總之就是感覺找不回那種小時候最可口的味道了。

後來自己買回來豌豆粉嚴格按照比例配方,小火慢慢的熬煮,耐心的等待。

終於我們找回了小時候涼粉最初的味道。

涼粉弄好了調料卻不能馬虎,老家最註重的就是那碗酸湯,家鄉人都說酸湯好了,涼粉才真正的成功了。

所以我們又開始腌制各種酸菜,蘿蔔腌酸菜,苦菜腌酸菜,把酸湯倒入涼粉中。

可是感覺那種酸味還是不壹樣,怎麽說呢?酸其實都可以分為很多種的,究竟我們差的是什麽呢。

後來回家鄉聽以前老奶奶說原來家鄉的酸湯是黃漿水,什麽是黃漿水呢?就是磨豆腐過程中產生的黃豆水。經過壹定溫度的存放以後就形成了美美的酸湯。

後來我們從老家運了幾壇黃漿水回來。

終於這次我們吃上了最正宗的涼粉了。

好涼粉配好酸湯,再放入不算辣的油辣椒,小黃豆,香菜,鹽巴,大蒜水,味精,就是壹碗最美味的老家涼粉了。

其實我覺得任何壹個地方的美食都有不可移植性,換了壹個地方,雖然有相同的食材,卻做不出同樣的口感,為什麽呢?可能每壹種都不壹樣了吧,水和調料不壹樣了,味道自然不壹樣了。所以為什麽說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啦!

現在遍大街都是各地小吃,其實遍大街的各地小吃其實都是經過加工改造後的適合本地口味的小吃,要吃真正當地的美食,我認為還是要去到當地。

現在上傳幾張家鄉美食的圖片給大家,如果妳也喜歡歡迎妳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