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淮南導遊詞

淮南導遊詞

 作為壹名盡職盡責的導遊,通常需要準備好壹份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壹。那麽導遊詞應該怎麽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淮南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淮南導遊詞1

 這些年來淮南在日新月異變化著:寬闊的道路,四通八達;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超市、商店,星羅棋布;壹條條幹凈整潔的城市街道和綠色如茵的綠化帶正雨後春筍般的湧出。

 以前,淮南就是龍湖公園可以逛逛。現在,漂亮的街心花園,繁華的商貿廣場,到處是各種風味小吃;熙熙攘攘的蘇果、大潤發大超市,每天都人山人海,人們逛商店,大量地購物;還有雄偉壯觀體育文化中心,寬敞的廣場上,音樂噴泉噴灑出五彩絢麗的水柱,新體育館像包含珍珠的巨大貝殼,承載著人們的希望和歡笑。

 淮南的夜景就更美了,妳看,那五光十色的霓紅燈,把大街小巷照得通亮;壹排排的路燈,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晝,遠看就像壹條條火龍,人們出行既方便又安全;大大小小的飯館,各具風味,張燈結彩,吸引了八方來客。還有那各種顏色的激光燈,在夜空掃來掃去,把淮南變成了“不夜城”。

 淮河兩岸也成了觀賞淮河風景和休閑健身好去處,到處是草坪、健身小廣場、廊亭、休閑桌椅,人們三五成群眾的在進行各種休閑活動。位於淮河堤壩上有壹個青銅雕塑“安瀾牛”,代表了淮南人的精神和美好心願。

 最讓人興奮的是洞山隧道的開通,讓淮南又加上壹道迷人的風景。兩條隧道入口好像巨人的眼睛,隱隱閃光,顯得很神秘。進入隧道,感覺自己好像到了太空中壹樣,寬敞的頂部鑲嵌著許多藍色的小燈,就像懸掛在夜空中的星星,燈影閃耀,美麗無比。出了隧道,展現在我眼前的是壹條寬敞的馬路,是錦秀的山南新區。山南新區正在建設和發展,將讓淮南更美麗

 我愛淮南,為家鄉的變化和騰飛而自豪。

淮南導遊詞2

 八公山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古城以北2公裏,是著名的文化勝地,八公山,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的主要活動地,這兒曾集中了大量當時國內的壹流知識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這裏誕生的。與八公山連在壹起的壽縣,當時叫壽春,與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如淝水之戰等連在壹起。八公山歷史上有淮山、楚山、淝陵、北山、壽春山之稱,面積200多平方公裏。其山勢綿延,壹脈四十峰,處處景致迷人。被譽為“八公仙境”、“峻極之山”。古人贊道:“八公草木晚離離,仿佛成人似設奇。老氣逼雲含霧雨,空青拔地鎮淮夷”。八公山因西漢淮南王劉安與八公在此學道成仙的神話和秦晉淝水之戰而聞名遐邇,並留下了“壹人得道,雞犬升天”,“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壹些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八公山“蓄聖表仙”,瑰麗神奇,不愧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山。[編輯本段]八公山歷史 八公山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遊,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余平方公裏,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這裏有形成於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xx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淮河流域生息著壹個淮夷部族,西周時了建立了壹個諸侯國,名“州來”,都邑就在八公山下。而“八公山”壹名的得來則源自於西漢淮南王劉安學道成仙的神話。西漢時,八公山屬淮南國。漢厲王之子、漢武帝的皇叔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劉安尚文重才,廣招天下賢達飽學之士3000多人,編著了壹代名篇《淮南子》,第壹次整理編定了二十四節氣,發明了名揚四海的美食——豆腐。其中最為劉安賞識的八位: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晉昌被封為八公。劉安與門客常在八公山中著書立說,研究天象,編制歷法,冶丹煉沙。相傳壹日,劉安與八公煉成仙丹,服食後得道成仙。《太平環宇記》中就有記載:“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於此,白日升天。余藥在器,雞犬舔之,皆仙。其處後皆現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這也是典故“壹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出處。

 1600多年前,這裏還發生了以少勝多的世界著名戰役“淝水之戰”,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話。

淮南導遊詞3

 淮南市位於東經116°21′5″~117°12′30″,北緯31°54′8″~33°00′26″之間,地處安徽省中北部,東與滁州市毗鄰,東南與合肥市接壤,西南與六安市相連,西與阜陽市相接,北與亳州市、蚌埠市交界。最東端位於大通區孔店鄉王祠村以東、高塘湖中心線上,最西端位於鳳臺縣尚塘鄉侯海孜以西與利辛縣接壤處,最南端位於壽縣三覺鎮馮樓村槐樹莊以南與六安市金安區接壤處,最北端位於鳳臺縣與蒙城縣、利辛縣交會的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線上。轄區東西最長距離80.23千米,南北最長距離122.68千米,總面積5533平方千米。

 淮南市境在構造單元上屬於中朝準地臺淮河臺坳淮南陷褶斷帶(即華北地臺豫淮褶皺帶)東部的淮南復向斜。東界為郯廬斷裂,西臨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鄰合肥坳陷,南北為洞山斷裂和劉府斷裂夾持。區內構造以北西西向構造占主導地位,受後期強烈改造,但總體形態變化不大,復式向斜內次壹級褶皺及斷裂發育。地質演化歷史可分為前震旦紀、震旦紀—三疊紀、侏羅紀—第四紀3個階段,前震旦紀,淮南地殼處於活動階段;震旦紀—三疊紀屬於劇烈運動時期,先後經歷了蚌埠、鳳陽、皖南、加裏東、華西力、印支等運動。其間地殼幾度隆起沈降,形成了海陸交互相地層。特別是晚石炭紀和二疊紀時期海陸交互相的沈積環境,為煤炭資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條件,從而形成了境內大量的煤炭資源。侏羅紀—第四紀,經過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逐漸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市境以淮河為界形成兩種不同的地貌類型,淮河以南為丘陵,屬於江淮丘陵的壹部分;淮河以北為地勢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南岸由東至西隆起不連續的低山丘陵,環山為壹斜坡地帶,寬約500米~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米~75米;斜坡地帶以下交錯銜接洪沖積二級階地,寬500米~2500米,海拔30米~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級階地以下是淮河沖積壹級階地,寬2500米~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平緩;壹級階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灘,寬20xx米~3000米,海拔17米~20米,漫灘以下是淮河濱河淺灘。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東為高塘湖壹、二級洪沖積階地,西為瓦埠湖壹、二級洪沖積階地;中為丘陵崗地。淮河以北平原地區為河間淺窪平原,地勢呈西北東南向傾斜,海拔20米~24米,對高差4米~5米。

淮南導遊詞4

 八公山,得名漢初,劉安繼父職,封淮南王,都壽春,當時,門下賓客數千,其中著名的有蘇菲,李春,左吳,田由,雷被,毛被,晉昌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與此八人在山上練丹悟道,公元前122年劉安謀反事泄,武帝下詔捕逮,劉安聞訊自殺,八公中除雷被外,余皆遭屠.也許劉安註重德政,死後百姓感念,留下傳說:劉安與八公服丹後升天,余下丹藥被雞犬所食,也成仙上天,這便是壹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的由來。

 公園由湧泉庵景區、四頂山景區、八公山景區、獅子山景區組成,“峻極之山”的八公山“含陽藏霧”,如人間仙境。八公山的林相整齊,,層次分明,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身臨其境,有回歸大自然之感覺,是理想的森林旅遊佳境。

 陽春三月,梨花怒放,飄香十裏,舉目環顧,茫茫雪原,壹望無際。金秋時節,四周連片的黃連木林,葉紅似火,可與“香山紅葉,嶽麓紅楓”媲美。以側柏為主的針葉林,壹年四季常青常綠。

 八公山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薈萃,是著名的“淝水之戰”古戰場和中國豆腐文化的發祥地,有淮南王劉安墓、趙大將軍廉頗墓、四頂山奶奶廟、淮王丹井、珍珠泉、瑪瑙泉、大泉等大批名勝古跡和“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壹人得道,雞犬升天”、“趙匡胤困南塘”等眾多歷史傳說。

 古老的八公山蘊藏著豐富的奇石資源,有數十種之多,其中不少為國內所獨有。最近開發的歷史名硯——紫金硯,就是失傳千年的文化瑰寶。八公山劉老碑壹帶分布著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的無脊椎動物淮南蟲化石。恐龍化石、古象化石、孔蟲化石、藻類、葉類、根莖類化石,其中淮南蟲化石最為珍貴,距今約8.4億年,考古品位極高。

淮南導遊詞5

 星期六的早上,我們壹家就踏上了旅遊之路,目的地點就是——淮南。

 我聽媽媽說,夏商時期,市境屬“淮夷”之地。西周分封諸侯,市境為州來子國所轄;春秋末期,諸侯紛爭。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吳滅州來,市境屬吳;隨著楚國勢力的擴張,位於淮河上遊的蔡國被迫幾度遷都,求救於吳。為便於吳蔡的相互援助,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吳國幫助蔡國遷都於州來,改州來為下蔡。淮南還有許多風景名勝,例如八公山、上窯山、焦崗湖、龍湖公園、峽山口、臥龍山、忘情谷、十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等等。

 在路上,我們都興奮不已,過了壹會,淮南到了,我們繼續往前開,不壹會兒,壹座刺眼的炮樓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座炮樓是圓柱形的,上面有大大小小的槍眼,炮樓是日本人為了看守挖煤的老百姓不能逃跑而建造的,同時也成了日本侵略我國的鐵證,觀看完了炮樓,我們去媽媽朋友的老家摘柿子、生火爐、摘冬瓜,到了老家,我下來壹看,”哇,這裏壹點城市的風景都沒有,家裏更是淳樸,媽媽說去摘柿子,我們個個歡呼雀躍,媽媽用竹竿把柿子打下來,我們在下面接著,摘完了柿子,媽媽又讓我們挖芋頭,弟弟像挖掘機壹樣,壹下子就挖出來好幾個巨大的芋頭,正當我們挖的起勁的時候,下雨了,我們只好進了屋子,到了下午,我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這次淮南之旅真好玩,下次我還要來玩。

淮南導遊詞6

各位遊客:

 妳們好,歡迎妳們來到淮南旅遊,我是妳們的導遊___。

 八公山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山,又名紫金山,由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128平方公裏,峰巒疊翠,清泉密布,景色優美,歷史文內涵深厚,由152種樹木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是皖北大地上壹顆綠色明珠,春來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秋踏漫山紅葉,如火如茶。1600多年前發生在這裏的以少勝多的世界著名戰役“淝水之戰”,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話;2000多年前,漢淮南王劉安招賢納士,編著了壹代名篇《淮南子》,第壹次整理編定了二十四節氣,發明了名揚四海的美食--豆腐,演繹出“壹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故事;形成於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00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

 八公山風景區依據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山水風光,以生態休閑旅遊為主題,開發建設和規劃建設中的主要景觀有:漢淮南王宮、升仙臺、淝水之戰遺址、白塔寺、白塔、青瑯玕館,石林、忘情古、森林浴場、紅葉谷、嵐香湖度假村等,將為旅客提供壹處休閑度假、宗教朝聖、觀光修學旅遊的好去處。

 八公山旅遊區以神奇秀麗的自然山水風光為重要信托,以絢麗多彩的歷史人文景觀為豐富內涵,以古漢文化和“淝水之戰”為品牌,以休閑渡假旅遊為主題,已成為國內著名風景名勝旅遊區之壹。

淮南導遊詞7

 我的家鄉淮南開發了壹個新區叫山南新區,它是壹座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現代化新城區,占地60平方公裏,是壹個誘人的地方。

 星期六我們學習班的同學到山南新區遊玩。我們下了車往前走200米,往南壹看,只見壹個雙孔隧道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立刻飛快的跑過去。啊!隧道可真大呀,左右長度916米,單洞內寬14.5米,全長1832米呢。隧道真美呀!彎形的頂上有無數盞彩燈在閃耀,像無數的星星掛在天空上。聽老師說這條隧道直通合阜高速公路,它給淮南人的出行帶來了方便。

 走出隧道,向前走再左拐,有壹座音樂建築,吸引了我們,它的造型是壹架超大的鋼琴,身邊靠著壹把小提琴它是山南新區規劃展覽館。音樂建築的西邊是新區設計指揮部,那裏有許多設計者在為以後的山南新區開展辛勤地工作著。繞過“大鋼琴”我們來到了壹個湖邊,順腳水像壹面鏡子,清晰地映出藍的天、白的雲。我們壹人疊了壹個小船把自己的願望寫在上面,把小船放在水裏任其漂向遠方。岸邊有下個小碼頭上面立著兩面白帆,它真像壹只大船,我希望它能帶著我們去遠航。上了岸我們又去了小樹林,樹林可真大呀,占地十幾畝呢!這裏的樹足足有五六米這麽高,地上鋪著厚厚的葉子,踩上去軟軟的,我們在樹林裏,找幹凈的樹葉玩,別提多開心啦!

 山南新區真美呀!這裏讓我留連忘返。它的將來更美!這裏將要建設成市政大樓、大型體育場、53層煤電大廈、泉山湖公園、中學、小學校、物流中心……啊!美麗誘人的山南新區

淮南導遊詞8

 淮南以前經濟並不發達,人們生活水平也不高,住得是低矮的平房,樓房很少。街道坑坑窪窪,雨天過後到處都是泥濘。交通工具也非常少,馬路上除了公交車以外,只有稀少的貨車、拉煤車。人們的素質也不高,隨地吐痰,亂扔垃圾。

 但今天的淮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瞧!那寬闊的道路,四通八達;各種款式的車輛川流不息。城市裏隨處可見高層建築。媽媽帶我在南山村遊玩。路過那裏的上東錦城,看見壹排排整齊的高樓聳立在路旁。媽媽告訴我原來這裏的道路十分擁擠,房屋低矮,汙水橫流。現在這裏已是淮南最核心的居住場所。

 過去媽媽去合肥出差,要繞行到泉山,悠悠晃晃三個小時才能到合肥,現在通過觀光隧道,直接上高速公路,壹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省城,大大提高了效率。觀光隧道也是壹道靚麗的風景線,晚上在隧道裏散步,壹顆顆鑲嵌在隧道頂上的閃閃發光的小燈泡,就像銀河裏的壹顆顆小星星,漂亮極了!

 還有那難忘的淮南夜景。妳看那,五光十色的霓紅燈,把大街照得通亮;壹排排的路燈,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晝;還有那各種顏色的激光燈,在夜空中掃來掃去,使淮南變成了“不夜城”。媽媽說她小時候晚上出門都是伸手不見五指,沒有大人的陪同,孩子們也不敢單獨出門,那時的社會治安也非常混亂,到處都是打架、鬥毆的。那時侯的淮南就是不文明的代言詞。可是現在這壹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今日的淮南有了這樣的變化,都是由我們淮南人的壹滴壹滴的汗水澆灌而成的。所以我們以後要報效祖國、報效淮南啊!

淮南導遊詞9

 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淮南市八公山區內。206國道可達。距淮南市區約15公裏。是集遊覽、觀光、休閑、人文歷史和地質地貌為壹體的綜合型風景旅遊區。1998年8月開發建設景區,2001年9月15日對外開。景區整體規劃面積120余平方公裏,其中核心區面積為18.85平方公裏。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疊障,蒼松叠翠,雄奇靈秀,淮河流經群山之北,曲折環繞而東下。淝河沿山南麓註入淮河。

 公園屬北亞熱帶北緣的濕潤季風氣候。四季明顯,冬季寒冷幹燥,夏季炎熱多雨,春季暖濕多變,秋季天高氣爽。公園由湧泉庵景區、四頂山景區、八公山景區、獅子山景區組成,“峻極之山”的八公山“含陽藏霧”,如人間仙境...............八公山森林公園是於1992年由原林業部批準的省級森林公園,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城關北門外壹公裏。東鄰淮南市,西靠淮河,南臨東淝河,北接鳳臺縣。公園南北長約8.6公裏,東西寬約2公裏,總面積11.68平方公裏。

 八公山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淮南市與壽縣古城交界處,為著名的文化勝地、漢文化重鎮。八公山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余平方公裏,主峰白鶚山海拔241.2米。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該地有形成於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八公山曾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的主要活動地,集中大量當時國內的壹流知識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在這裏誕生。八公山是我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壹,又因為所處“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位置,歷史上戰事頻繁,遺存豐富,傳說頗多,有“壹人得道,雞犬升天”、“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典故,使八公山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