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臺灣十大美食小吃有那些?

臺灣十大美食小吃有那些?

臺灣十大美食小吃:

大腸包小腸

炭火燒烤的大腸外皮微酥,內餡米粒飽滿,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鋪上酸菜、小黃瓜、姜片與菜脯蛋等小菜,壹口咬下肉汁四溢,滿嘴的美味。而這麽有特色的傳統小吃,在東海夜市就能找到。

鼎邊銼

裏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幹、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壹片稱之“鼎邊銼”。 “銼”是臺語,為爬滾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壹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蚵仔煎

壹顆顆圓潤飽滿的蚵仔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澆上稀薄的太白粉漿後,再搭配幾片青菜和壹個土雞蛋,最後畫龍點睛將酸酸甜甜的特制醬淋在剛離開爐火的蚵仔煎上,撲哧四溢的香氣 中,頓時迎來壹陣劈劈啪啪的美美響聲。

阿宗面線

小小的面線有人叫它面線糊,意謂面線如漿糊般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線都和在同壹鍋裏。面線裏加了鮮蚵,叫蚵仔面線;若以大腸為澆頭,則稱大腸面線。

甜不辣

賽門甜不辣的全手工制作工藝也是保證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來不曾改變,壹碗甜辣醬混雜的美食就在這裏多年如壹日地任憑風霜改變。

棺材板

以厚片 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面糊、雞肉、馬鈴薯、青豆仁、蝦仁、花枝將挖去的面包皮蓋上,棺材板即完成。棺材板類似西餐中的沙拉面包,再加上使用刀叉進食。

彰化肉

主要材料是特選番薯粉(清明節後產制),上等豬肉、香菇、蛋黃、冬蝦、竹筍配蔥、玉桂香料。經過配制炊蒸,即是圓形表皮潤澤富彈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溫不燥的油鍋炸上數分鐘,撈起澆灑特制的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攪拌而成的甜醬,加上上等壺底醬油。吃起來感覺皮脆餡香,味道可口。

姜母鴨

將臺灣特產的紅面番鴨煮熟,取鴨肉和老姜(也被稱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藥的藥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鴨湯火鍋壹般。

忠孝東路黃牛肉面館

牛肉湯香醇、鮮腴、凈清,不帶壹絲其他作料味(如豆瓣、花 椒、肉桂、沙茶、番茄、醬油)。有的行家在吃面時欲極盡酣暢淋漓,特囑牛肉另擱放壹盤,只全心大口呼嚕吃面,肉僅偶夾壹兩片,所剩肉片打包帶走回家。

生炒花枝

“花枝”是由主料魷魚,配以各類竹筍、胡蘿蔔熬制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為魷魚上部有十個肉腕,形如花枝,於是形象地取名。壹口咬下去,會感覺到鮮美湯汁溢出,而滑韌的花枝口感更是壹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