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這個地方對很多人來說會有壹種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覺。廣州本地人都知道它是地鐵線上的壹個站名,老廣州也知道它是壹個有壹點歷史的古老祠堂,卻不知道它是外地遊客來廣州必去的地方。為什麽外國人喜歡看陳家祠?
事實上,陳家祠非常有名,它位於廣州市中山路7號。陳家祠作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壹,是中國清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建築。相傳清光緒十四年(1888),祠堂由當時廣東七十二縣的陳氏家族聯合興建,清光緒二十年(1894)落成,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宗族祠堂。
當時是由48位陳姓先生提出的,如曾在國子監任職的陳等。這座“家廟”的主要用途是為參與捐建的陳氏子弟前往省城準備科舉、待崗、納稅、打官司提供臨時住處。
這座傳統的嶺南祠堂式建築遠近聞名,備受推崇。早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學者就將陳家祠列入《世界建築藝術》壹書,森清太郎先生將其視為嶺南建築藝術的典型..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甚至寫詩稱贊陳家祠“人造天堂不如它”。
陳家祠作為嶺南建築藝術的瑰寶,占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由19個單體建築組成。既有北方建築的宏偉,又有南方建築的精致典雅。行走其中,可以感受到當時陳家人的繁華。
陳家祠可謂匯聚了嶺南建築藝術的精華,以其高超的建築裝飾藝術聞名海內外,殿內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銅鐵鑄塑、壁畫不計其數,裝飾精美,造型優美,展現了民間工匠傑出的智慧和技藝,每壹個細節都值得慢慢品味。
至於陳家祠的用途,最初是作為廣東陳家子弟的臨時居所,後改為陳家祠。現已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氣息的博物館和著名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陳家祠除了展示精美的嶺南建築成就,還有壹個民間藝術展廳,收藏了粵繡、剪紙、潮汕木雕等各種嶺南藝術品,相當有趣。
經歷了壹百多年的時代變遷和風雨洗禮,陳家祠以其獨特的魅力繼續書寫著不同時代的傳奇。陳嘉廟裏存在已久的工藝美術,陳嘉廟裏流連忘返的嶺南文化氣息,讓無數外國遊客愛上了它,更值得國人細細品味。
廣州陳家祠作為嶺南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之壹,以其鮮明的建築藝術造詣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如今,它已成為廣州旅遊的壹張“文化名片”,尤其受到外國遊客的喜愛,是他們了解嶺南傳統文化的必去之地。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