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在橫縣有史以來就是壹道名貴的美味佳肴。用魚生招待尊貴的客人,是當地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廣西的橫縣長期以來民間廣為食用的魚生,無論是配料、口味等,都是日本三紋魚料理無法相提並論的真正環保型刺生美食。曾經有壹位日本料理大師慕名從日本來到了廣西橫縣,看過橫縣的魚生師傅所做的魚生工序,在品嘗完這道名菜之後,這位日本大師慚愧地將他自己帶來的日本料理正方扔到了垃圾桶裏,大呼:啊,這才是真正的魚生料理!至於橫縣的魚生到底好吃到什麽程度,妳只有親自前往品嘗才能道出那裏邊的奧妙!而魚生配料中的紫蘇葉、魚腥草等中草藥,則具有清熱解毒、去濕除燥、養顏的功效。
粘粘香粘粘香
廣西特產橫縣大粽“粘粘香”牌,連續兩屆獲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金獎,廣西最著名的傳統風味名小吃。原是民間特制食品,相傳起源於端午粽子,橫縣人經歷代加工,至唐宋已廣為享用。每逢佳節,家宴酬賓。橫州大粽,不僅個頭大(大的有三四斤),而且味道好,其外層選用的是橫州特有的細糯,內餡有綠豆、板栗、叉燒、臘味、半肥瘦豬肉作餡,外面用橫州香棕葉包裹。煮熟後,即使未打開,已是香氣撲鼻,令人垂涎。煎過的橫州大粽超正!香酥脆可口!粘粘香主要由上等粽米為原料,配以優質綠豆、板栗、紅棗和祖傳調制料,外表以新鮮粽葉包裝,采用傳統工藝制作,然後置於盛滿清泉的大鍋中加柴火高溫5至6小時後而成,其色、香、味俱全,富有營養。
橫縣芝麻餅橫縣芝麻餅
橫縣芝麻餅以其香酥的特色而譽滿秦晉,成為人們訪親問友的必備佳品。它選料講究,工序復雜,工藝精湛,十分講究色、香、味形,在全國餅類中獨具特色。因其餅面遍撒芝麻,故而得名。橫縣芝麻餅以上好白面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堿面等副料,上爐烘烤而成。酥油是將麻油入鍋燒沸,取白面適量入油炒之,成稠糊狀,變成黃色即可。芝麻要選用顆粒飽滿者,並要事先處理,冷水浸泡發漲,撈出後空掉水,放在笸籮內用掌揉搓,使其皮脫,簸去脫下的皮,趁濕使用。搭色用好醋上鍋燒熱,加適量面粉攪成稠糊狀,再燒沸,繼續加醋,摻濕開水成稀糊糊。芝麻餅趁熱吃堅韌、鮮香,烤幹吃酥脆可口。不僅是訪親問友的禮品,而且多做長途旅行、老人孩子、孕婦的幹糧,長期食用幹芝麻餅尚有開胃健脾之功效。
橫縣粉利橫縣粉利
大多數的橫縣粉利做成圓柱形,半徑大概是4厘米,長25厘米左右,呈白色,為了美觀,橫縣人們常用幾個小穿心筒綁成花狀,拌“紅花粉”後如蓋章壹樣,在粉利頂表面蓋上幾朵“花”。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甘棠鎮的優質稻米,制作時純采取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所以成品以細膩、嫩滑、爽口、久煮不爛而享譽區內外,成為橫縣人們過年的美味食品。
橫縣年糕
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制成的節令食品。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壹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鉀、鎂等營養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