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鍋雞啦,壹口黑鐵鍋,大火燉上只笨雞(草雞),可以放些土豆或是山藥,多放些幹辣椒。特別之處就是在鍋的四圍貼上壹圈死面鍋餅,沾到菜湯的壹端味鮮,沾不到菜湯的壹端焦脆。這就是正宗的地鍋雞!
燒餅,壹種用木炭烘烤的面食,壹般三四層,邊上打有花刀,上面壹層塗有糖稀,沾上芝麻,中間層有調味的佐料。剛出爐的燒餅外脆裏內,香鹹可口。由於燒餅分層,所以可在邊上撕開,往裏面夾些其他的食物壹同食用,譬如夾上面所說的狗肉,夾羊盤腸(壹種羊雜碎),早飯的時候還可以夾油條。燒餅夾狗肉和燒餅夾羊盤腸是老家的爺們兒們最愛的路邊小吃。
烙饃,面和好發酵,揪成比拳頭小點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薄薄的面皮,接下來的做法就和攤煎餅壹樣了。吃的時壹般不單獨食用,充分發揮其面積大的特點,卷壹些其他的食材壹起食用,譬如卷辣醬、卷鹹鴨蛋、卷羊肉串等等,或者撕成小片,泡入湯內,比如最有名的羊肉泡饃,還可以加上白菜、包菜、薺菜、韭菜和雞蛋做成煎餅果子
油炸解拉猴,這道菜或許有點讓人不能接受,但在老家卻是道美味,而且價格不菲。何謂“解拉猴”?就是蟬的幼蟲,就是蟬在脫殼前的那種形態,解拉猴是我們那的方言。兒時每個夏季的晚上,都會去樹林裏逮解拉猴,因為蟬都是在晚上蛻變。逮著後洗幹凈用鹽腌上,第二天就可以下油鍋炸了。這玩意兒就我們那和魯南皖北地區吃,不過我感覺是上好的野味!
蒸菜,絕對的地方菜!種類很多,芹菜葉子、豆角、薺菜、大麥苗子、馬蜂菜、掃帚菜、茄子、洋槐花、榆錢等等都可以蒸,拌上面上鍋蒸。出鍋後,再拌上各種調料、蒜泥、辣椒醬、香油,即可食用,中年及老年人的最愛。
煎包,早飯最重要的壹樣。下鍋前和包包子壹樣,下鍋碼滿後,先倒上水蓋上鍋蓋至六七成熟,澆上油,約三四分鐘後開始翻個,再過個三四分鐘就可出鍋了。煎包主要有豬肉、羊肉和素餡三種,尤其羊肉餡的最為可口
辣湯,和河南呼啦湯極其相似,靠胡椒面提味,故為較重的鹹辣口味,適宜冬天作為早飯飲用。壹碗辣湯再加上幾個煎包,絕對讓妳大汗淋漓,大呼過癮
丸子湯,丸子是素餡的,主要有辣蘿蔔和胡蘿蔔兩種。
這個絕對經典——蛙魚,也有叫娃娃魚的,可見這是我們那每個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壹。
麻糖,吃在嘴裏非常的黏牙,但還是讓人無法自拔地去買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