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李華筠的人物

李華筠的人物

到杭州女足安營紮寨

如果妳生活在桐廬縣城,妳或許會在每個清晨,或者是午後的桐廬體育中心能見到他,除了周日,每天的這個時候,他都會帶著壹群女孩子準時出現在這座體育場,曾經他在做的事情是,率領杭州西子女足打得更好,走得更遠,組隊才三個月,他就率領杭州女足打進足協杯八強,創造了杭州女足的最好成績。他是誰?李華筠!壹個曾經與巴斯滕齊名的中國球員。如今,杭州是他的另壹個起點。他要帶領杭州女足邁向新的高度。

雷哈格爾曾經想帶他去德甲

1983年,墨西哥世青賽,速度奇快、腳下出眾的李華筠被國際足聯選進了最佳11人陣容,最後還名列六大“希望之星”。這6個人中,就包括荷蘭的巴斯滕、巴西的羅馬裏奧。當時年輕的巴斯滕和羅馬裏奧等人,日後個個都成了國際巨星。而回國後的李華筠,由於體制等各方面原因,最終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2004年夏天,奧托大帝、德國人雷哈格爾率希臘史無前例地勇奪歐洲杯冠軍後,他來到了中國。此前,他還有過壹次中國之行。談到第壹次中國行時,老人心中充滿了遺憾:“我記得那是在1986年,我們到日本去參加麒麟杯賽,此前我順便訪問了中國,我們與壹支俱樂部隊打了壹場比賽,結果打成 1∶1,那場比賽我們差壹點輸掉,壹位中國前鋒給我們制造了太多麻煩,他的速度讓我吃驚,賽後我就想把他帶到德甲。很遺憾,當時沒有好的翻譯,我無法與這名球員溝通,此後我的德國朋友也在為我打聽這名球員,好像中國當時還不允許球員出國踢球,如果他當時去了德國,他可能會成為世界級球員。”

給奧托大帝留下遺憾的人正是李華筠。而1986年,雷哈格爾率領的球隊就是德甲勁旅不來梅隊。“當時我23歲,被大連隊臨時從遼寧借到大連隊,我記得那場比賽自己打得非常好,還從中場帶球突破,為大連隊打進唯壹入球。”提起風光往事,李華筠臉上寫滿了愜意。“至於大連為什麽臨時借我回來,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地方隊很少打國際大賽,大連隊很重視和不來梅隊的比賽。”如果那年李華筠能夠如願出國踢球,那他也未必會在1987年就退出國家隊。

他在合同中自己寫進“前八”

退役後的李華筠雖然沒有再從事足球,但在當時,他的轉身還算華麗,他加盟了壹家外貿公司,從業務員到老總都做過。

1992年,李華筠進入了遼寧機械進出口公司,這是壹家大外貿公司,讓李華筠感到挺滿意的是,他剛進這家外貿公司,工資就和老總和書記壹樣高,是160元,“因為我們在遼寧隊時,每拿壹個聯賽冠軍,工資就增加10元錢。所以後來工資漲得就比較快。”到後來,這家外貿公司領導考慮到李華筠是全國聞名的人物,就用他的名義,開了壹家叫“海豹美食城”的餐飲機構,李華筠就當起這個1500多平方米的美食城的經理,直到2000年。在遼寧機械進出口公司的8年,李華筠又得到了公司獎勵的壹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

覺得生活穩定了壹些後,思想也提高了的李華筠又變得不安分起來。他要做什麽呢?他發現自己還是離不開足球,後來在恩師戚務生的幫助下,李華筠完成了各級教練員的進修,並赴英國學習了壹年,後來他追隨戚務生壹起執教天津泰達和雲南紅塔隊。再後來,他赴長春華信女足任主帥,為國家隊培養了郭月、婁曉旭和許美爽3名國腳。

杭州西子女足壹線隊在沖擊全運會決賽圈比賽失敗後,原主帥王麗平合同到期,杭州女足俱樂部總經理陳波最終請來了李華筠。有意思的時,李華筠來杭州後,在合同中自己就寫進了前八。這也讓杭州女足領隊陳紀壹有些吃驚,畢竟李華筠的面前是壹堆爛攤子,“我接手杭州女足時,全隊只有11名運動員,其中還有兩名守門員,球隊連基本的對抗都打不起來。後來通過各種關系,到處聯系運動員,最終趕在春節前壹天,全隊才湊齊了17人,參加了中國足協在昆明組織的冬訓。”至於為何要在合同中寫入前八,李華筠也是在暗地裏給自己加壓吧。苦心人天不負,在3月份的足協杯上,杭州女足主客場以1:1,3:1,總比分 4:3淘汰了四川隊,打入足協杯八強。

來隊三個月,李華筠的工作也得到了杭州西子女足俱樂部高層和球員的壹致認可,這是足協杯八強也是對他工作的最好回報。不過,李華筠的目標並不僅僅是這個第八,在接下來的壹系列比賽中,他還將證明自己。

最後悔的事情是沒給兒子改年齡

2010年47歲的李華筠有壹個20歲的兒子,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按理說李華筠的兒子此前正是應該出來踢球的大好年紀,說起兒子,李華筠壹臉的遺憾,他語出驚人,“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給兒子改年齡,結果他壹路吃虧……”“今年只能讓他去讀大學算了。”李華筠說。

李華筠的兒子,曾在大連實德二隊,綠城青年隊,亞泰青年隊待過,由於壹直沒有隨大流將年齡改小,因此,在改年齡成風的足壇中,的確是吃了不少虧,。“我兒身高1.82米,速度和身體條件都不錯,現在就是參賽太少。球員要成長要踢出來,壹定要多參加比賽,別說我兒在梯隊,就算在壹線隊,壹年又能打幾場比賽?妳看,我在英國考察時,英超球隊壹年至少能打五六十場,咱們也就人家壹半吧。說到底,還是體制有問題,妳就說現在足球體制改革,反倒把最好的東西改沒了,原來我們都在體校訓練,現在都搞足球學校了。足球是窮人的運動啊,窮人哪拿得出來那麽多錢給孩子進足球學校?到巴西看看就知道了,滿大街,還有沙灘上,都是小孩子在踢球,這是個氣氛。咱們這邊,不管孩子多大,上來就教戰術,小孩子教戰術,天性就束縛了對吧?”

最讓李華筠難受的是,由於自己這些年壹直在外漂泊,足球運動員出身的他對自己兒子並沒有多少言傳身教,這讓李華筠多少有些難受,“由於壹直打不上主力,他已經決定去讀大學了。唉,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給兒子改年齡。”李華筠壹聲嘆息。

受累傷病終成流星

1983年的世青賽,李華筠的表現震驚了全中國的球迷,他在球場上的“Z”字過人方式把中國人暴發速度和意識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的良好的射門意識並不遜色於同時參加世青賽的範巴斯騰,在這屆世青賽中,他與巴斯騰、羅馬裏奧、普羅塔索夫和貝貝托等人六人被稱為世青賽六大新星。也就在當年,李華筠的表現被雷哈格爾看中,結果是肯定的,他被人為的留在了中國,他的腳跟腱在無數次國內不規範的場地中受傷,終於形成了嚴重的傷病情況,但是沒有人為他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其結果是在 1988年,25歲的李華筠因為傷病被迫選擇了離開了足球場,此時的範巴斯騰以壹記完美的零度角射門將自己鎖定在歐洲足球歷史。 而當巴斯騰完成自己不朽傳奇時,李華筠甚至連流眼淚的資格都沒有,他只能因為傷病放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