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城南的圭塘河畔,我開始寫日更作文。此時此刻,城南,花已開、柳已綠,到處是生機盎然,所見皆悠閑雅致。我想,這座城市的春天,是真的來了。
這個城市,壹直穩穩占據著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前十名之壹。這裏的人們,似乎沒有被人追著、趕著的急迫,都顯得很淡定。有很多同學朋友在外面打拼後,還是會選擇回來,回到離家近的城市來。
剛剛坐在車子裏,握著方向盤,看川流不息,眼看著綠燈變了紅燈,紅燈又變綠,我卻仍然過不去這個路口,心中甚為焦躁。
只要天氣不下雨,壹家老小都會出門,奔赴城裏城外的草坪花海。河畔的桃花正在盛開,有深紅的,也有淺紅的。久經陰雨的城市,雖然沒有迎來春日的暖陽,但也著實讓苦悶多日的人們舒心了。
我似乎也被這種悠閑帶動了,不那麽焦躁了。壹點兒,壹點兒松剎車,往前挪動著車子,奔赴我們的國畫課堂。
小姑娘穿著她最愛的古風小棉襖,追逐壹只黃碟而去,我也全然不顧上課已經遲到,任由她往遠處飛逐而去,“兒童疾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樣的天真,這樣的純粹,這樣的熱情,長大以後,似乎就再也不復存在了。
那就讓她追完黃蝶,再慢慢地走回來吧。日子,不緊不慢地,剛剛好!
因為新工作任務的緣故,我突然對城南這片區域來了興趣,研讀著它的歷史沿革和文化資源,也享受著住在城南的便利和幸福。新工作就在城南,通勤不到十分鐘。
最初選擇定居在城南,似乎全是因為離家近的緣故。因為從這邊無論回娘家還是回婆家,離高速公路入口都很近。不需要經過市中心、老城區這種繁華地帶,倒也落得方便與清凈。
以前市裏提出過壹個設想,就是要在東西南北各有中心,要將城中心那壹帶的人流分出去。早些年可能還不能實現,但這幾年卻發現真的不再用那邊紮堆了。所有想要的生活,似乎在城南都可以實現。
出門幾分鐘,便可以到文化公園,到樂之書店。或是在公園裏散散步,曬曬太陽,或是在書店裏點壹杯咖啡,隨手拿出壹本書翻看。娃兒們在公園裏隨意打鬧,或是在兒童娛樂區徑自遊玩,我們大可以這樣坐壹下午,或是壹整天。
出門幾分鐘,便可以到商業廣場,到網紅中心。或是站在美食導航面前,隨意點兵點將去試各種不同的菜系;或是去點壹杯芒果西米撈,看門外時尚潮流不息;或是在手機裏買上電影票,去看壹場電影;或是去衣服鞋品商店裏隨意逛壹逛,似乎也總能買著自己喜歡的。
人越長大,越不能忍受壹個小時、兩個小時在路上的通勤,也越不能忍受排長隊、拿號子在門前的等待,無法過於太慢,也無法過於太快。
工作最好是不緊不慢的,生活也最好是不緊不慢的。
(無戒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