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湫狗肉、青莓、茶葉、玉帶糕、豆腐幹、山芋粉絲、青殼雞蛋等
禦帶糕(玉帶糕):
相傳清朝乾隆下江南經溧水洪藍埠無想寺,因饑渴受寺中方丈所贈地方特產糕點。乾隆吃後,龍顏頓開,龍曰:真乃人間美食。特賜龍腰禦帶表示感謝。禦帶糕從此得名。 [全
問題二:溧水有什麽好吃的東西推薦 溧水的水果有特色的是黑莓;還有玉帶糕比較出名。有壹個小鎮上在冬天有凍狗肉。在縣城的街市上的大吃小吃也不少。小到鴨血粉絲,大到韓國料理。
問題三:溧水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 大西門的福建千裏香混沌 創業園的燒雞公 旺福樓的沸騰魚
問題四:溧水有哪些好吃的飯館 1、水鄉館(成賢街店) 玄武區成賢街103號 83690400
2、天生橋山莊 溧水區天生橋公園旁 56214888
3、壹尊皇牛(溧水店) 溧水縣開發區團山西路1號 56225186 4、壹鮮豆撈 溧水縣通濟街名仕閣2幢 57220777
5、屏湖鮮魚館 溧水區東屏鎮金湖路6號 57490642
問題五:溧水有哪些習俗 溧水兼有北方移民和南方土著居民的風俗特征,其北方移民大都是清代鹹豐、同治年間由山東、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遷徙而來,從本地東屏、白馬等鎮李家棚子、王家棚子的地名以及流行的客家民歌來看,就反映了這壹特點。較早的移民則主要是隨東晉南渡或宋室南遷的北方居民。因而在民間傳統上,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間的壹些風俗習慣,如貼窗花、祭竈、正月十五送燈等等。而在本地西南圩區的石湫、洪藍、和鳳等地,則較多地保留了土著居民的壹些風俗習俗。不過,由於長期的***同生活和文化交流,相互之間已經彼此交融,很多民間習俗既有北方民間特征,又有南方土著的地域特點。以下則為當地壹些主要的風俗習慣,其實,當地風俗當不止如是,但亦難以壹壹贅述。壹 、 時令節日
擔“富”水
農諺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因此,就有了二月初二擔“富”水的習俗。所謂擔“富”水,就是二月初二這天清晨所挑的第壹桶水。這桶水就是“富”水,若是能挑回頭擔水,福氣更大,財運會更多。為了搶回頭擔水,須在頭天晚上準備好扁擔及水桶,次日淩晨開門便跑向水塘,方能如願以償。
插柳
每年清明節時,家家會懸壹束剛剛發芽的柳枝在廊下門前,謂之“插柳”,壹為迎春,二為避邪。據說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清明插柳可以避邪氣。清明節時,本地人要在這壹天踏青、掃墓、上墳,亦會在墳前插柳,頭戴柳枝,其用意即為避邪驅鬼,百毒不侵。
烏飯節
農歷四月初八,進山摘青精樹葉,洗凈剁碎,或置於石臼中搗爛,浸泡後濾汁,放入糯米,經過壹整夜後撈出蒸煮,便成為色澤烏黑發亮、清香撲鼻的烏飯。若頭年家中有父母或長輩去世,喪主家不做烏飯,而由已出嫁的姊妹或親家煮好後送到喪主家,謂之“送烏飯”。柘塘、烏山壹帶過去有用烏飯釀酒的習俗。家中生女,必釀酒壹壇,待女兒出嫁時啟甕待客。清代溧水縣令袁枚在其著作《隨園食單》中有詳細記載。
溧陽(水)烏飯酒
余素不飲,丙戊年在溧水葉比部家,飲烏飯酒,至十六杯,旁人大駭,來相勸止,而余猶頹然未忍釋手,其色黑,其味甘鮮,口不能言其妙。據雲:溧水風俗,生壹女必造酒壹壇,以青精飯為之,俟嫁此女才飲此酒。以故極早亦須十五六年,采甕時只剩半壇,質能膠口,香聞室外。
冬至日吃宗酒
冬至當日,村中同姓家族成年男性齊聚家族祠堂內,在族中長輩主持下,對祖宗神像行禮跪拜。開席前,先請祖宗入席。待酒過三巡,菜嘗五味之後,眾人方可入席,以示對祖宗的尊崇與敬畏。同時,要議定族中大事,如續修族譜、救濟貧困等事宜。通過吃宗酒,增加同姓子孫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吃南瓜飯
冬至當日,將貯藏已久的南瓜取出,與糯米同煮,全家分而食之。南瓜飯香軟甜糯,據說可以治頭痛,防百痛。南瓜性溫,味甘無毒,能驅蟲解毒,治咳止喘,還有利尿及美容的作用。
逛廟會
冬至日前後要舉辦廟會,趕廟會、逛廟會、看大戲是冬至日主要特色,屆時要走親訪友,交流物資,采辦雜貨,預備過冬物品。青年男女亦可借此機會相識相戀,成就秦晉之好
祭竈
臘月二十三送竈,要請竈王爺或貼竈王神像。請竈王爺要放在專設的竈王神龕內,壹般設於竈北或竈東。竈王神像有時印男女二神,女神稱“竈王奶奶”。神像大都附次年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壹家之主”等文字,兩旁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對聯,以保佑全家平安。儀式大都於傍晚進行,祭竈者懷抱公雞跪於神像前,或命童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
問題六:溧水那個小吃街哪裏去了啊~ 溧水這幾天使出吃奶的勁,在爭創全國衛生城市生態鎮,妳說那個烏煙瘴氣的小吃能有嗎?這個這幾天真沒有,有錢也沒有。不管是真生態還是假生態,妳等上頭糊答過去了再解決妳的小吃問題吧。
問題七:求助.溧水哪壹家的豬頭肉最好吃 彎子口那家行不行
六合豬頭肉!二小那邊
問題八:溧水哪裏的水煮魚好吃 美食是自己弄最好吃,可以自己弄弄。
食材準備
鱸魚壹條或草魚、黑鰱都可以、最好是活魚、不要用鯉魚,壹斤黃豆芽,壹小袋榨菜和自己喜歡的蔬菜,比如黃瓜,姜(壹大塊、拍松切片)、蒜(壹頭,略拍即可,不必切)、蔥適量,瓣(或剁椒)、花椒、幹紅辣椒、辣椒粉、鹽、味精、胡椒粉、料酒、醬油、醋少許、食用油,生粉、料酒、鹽少許,蛋清壹個
制作步驟
1.將魚殺好洗凈,剁下頭尾,片成魚片,並把剩下的魚排剁成幾塊。將魚水煮魚片用少許鹽、料酒、生粉和壹個蛋白抓勻,腌15分鐘。頭尾及魚排另裝盤,用同樣的方法腌制。
2.燒開壹小鍋水,將豆芽洗凈後,放入開水中燙壹下,撈入大盆中,同時放入榨菜、黃瓜條等,按個人口味撒壹點鹽,備用。
3.在幹凈的炒鍋中加平常炒菜三倍的油,油熱後,放入三大匙豆瓣(或剁椒)爆香,加姜、蒜、蔥、花椒粒、辣椒粉及幹紅辣椒中小火煸炒。出味後加入頭尾及魚排,轉大火,翻勻,加料酒和醬油、胡椒粉、白糖適量,繼續翻炒片刻後,加壹些熱水,同時放鹽和味精調味(要嘗壹下鹹淡)。待水開,保持大火,壹片片將魚片放入,用筷子撥散,3~5分鐘即可關火。把煮好的魚及全部湯汁倒入剛才盛豆芽的大盆中。
4.另取壹幹凈鍋,倒入半斤油(具體油量要看準備的容器大小,以倒入大盆中時,把魚和豆芽全部淹沒為準,可以目測壹下)。待油熱後,關火先晾壹下。然後加入多多花椒及幹辣椒(看個人的嗜麻辣程度),用小火慢慢炒出花椒和辣椒的香味。註重火不可太大,以免炒糊。
5.辣椒顏色快變時,立即關火,把鍋中的油及花椒辣椒壹起倒入盛魚的大盆中,小心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