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市位於貴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貴州省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工業城市。都勻是中國十大名茶壹壹都勻毛尖茶的故鄉,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目前正在積極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最佳優秀旅遊城市。2004年元月,都勻鬥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都勻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距離熱帶地區最近的理想避暑勝地。市區依山傍水,山青水秀,綠樹成蔭,園林綠地面積50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42.4%。清水江源頭的劍江蜿蜒流經市區,平均寬80米,為貴州省城市中江面最寬、穿過城市最長的江,是都勻城市旅遊主要旅遊風景線。市區還有主要遊覽景點西山公園、東山公園、堯林洞天風景區及貴州省唯壹載入《中國塔誌》的石塔——文峰塔和明朝古街——石板街、劍江河中心面積壹萬余平方米的水上娛樂中心等。
都勻市旅遊資源極具特色:
壹是自然生態優美、自然景觀秀麗。鬥篷山景區是距城市最近的原始生態林區,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0%以上,巖溶地貌景觀迷人,高山巍峨,峽谷深切,河水清期,洞穴神秘,是壹座門類繁多的生物基因庫;都勻的母親河——劍江流經市區18公裏,兩岸園林綠化各具特色,現代建築和古塔、古橋交相輝映,入夜,幾千盞燈光把兩岸建築和水上的橋梁打扮得流光溢彩,讓人留連忘返。
二是民族文化濃郁,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都勻居住有布依、苗、水、瑤等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本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大山深處的農耕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織出壹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三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較深。都勻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1300多年,市區內有皇陵、石塔、橋、歷史遺跡等。
四是交通便捷,區位優越。貴新高速公路、黔桂鐵路、黔桂公路南北穿越全境。都勻距省會貴陽143公裏,距龍洞堡國際航空港126公裏,距貴州東部黎從榕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100公裏,黔南境內的兩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相距只有80公裏,良好的區位優勢給都勻發展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都勻成為以貴陽為中心的黔中旅遊圈中重要的次中心城市。
都勻傾力構建旅遊宣傳促銷體系
促銷與招商並重 引客與引資並舉
為增強都勻市旅遊的“造血”機能,提高旅遊自我發展的能力。都勻圍繞以旅遊宣傳促銷與旅遊招商引資相結合,促銷與招商並重,引客與引資並舉這壹主題,將全力做好旅遊推介工作,樹立城市品牌。
通過多年的努力,都勻逐步形成了以自然山水和民族風情為主的旅遊品牌,根據省州領導“把都勻建成貴州最美的城市”的要求,都勻近期將著力集中人力物力抓好旅遊宣傳促銷工作,力爭在短時間內形成自己獨特的宣傳促銷體系,打好“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都勻毛尖”、“攝博會”等幾個城市品牌,把都勻融入全州、全省旅遊圈,突出都勻在貴州南部的中心城市的地位,確保宣傳促銷工作走在全州前面。為此,都勻圍繞以旅遊宣傳促銷與旅遊招商引資相結合,促銷與招商並重,引客與引資並舉這壹主題,將組織有關單位制作好壹組精美圖片。圖片以“山水橋城,魅力都勻”的主題,由最能反映都勻山水風光、民族風情的30余幅作品組成,用輕型材料精心制作,以方便攜帶和運輸;刻錄好壹張光盤。圍繞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刻錄壹張播放時間為30分鐘的全面反映都勻旅遊產品的光盤,用於旅遊宣傳促銷和都勻市饋送禮品;編寫好壹本遊記。邀請名家名記以遊記形式,全面闡述都勻的旅遊業。該書裝裱精美,圖文並茂,頁碼在100頁左右,公開發行;排練好壹臺歌舞劇。該歌舞劇將突出都勻地方特色和少數民族特色,時間在45分鐘左右,內容由民樂合奏——民族舞蹈——民歌演唱三部分組成,演出氣勢宏大,具有較大的震撼力;創作好壹首歌。采取先向社會征集歌詞,確定歌詞後,再向社會征曲,力爭成為都勻市市歌;修改好壹張圖。對原都勻市旅遊交通圖進行修編,進壹步豐富地圖內容,明確都勻在貴州南部的中心城市地位;出臺旅遊促銷獎勵政策。對在旅遊促銷方面作出貢獻的市內外旅行社、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確定壹批旅遊招商項目。根據都勻市旅遊發展規劃,有重點地選擇10——20個重點旅遊招商項目匯編成冊,專用於對外招商; 選擇好幾家新聞媒體。重點選擇幾家在旅遊界影響較大的新聞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不定期刊發宣傳都勻旅遊業的稿件;抓好壹批強勢旅行社。繼續鞏固貴陽、兩廣旅行社的合作關系,並加強與其他旅行社的合作,特別是要與主要客源地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包裝好壹批旅遊商品。包裝10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遊商品,使之成為都勻旅遊對外宣傳促銷的重要元素;組建好壹支宣傳促銷隊伍。壹方面由市旅遊局、風景管理處有關人員組面,負責介紹都勻市旅遊資源、旅遊政策等方面情況;另壹方面由各旅行社促銷人員為主,從而形成壹支都勻市旅遊促銷專業隊伍;加強網絡宣傳。在政府網站開辟壹個旅遊版塊;明確專人負責鬥篷山網站,及時更新網站內容。
據悉,此壹系列的旅遊宣傳促銷體系將采取部門負責制、項目法人制和經費包幹制的方式於7月20日前完成。待各項基礎性工作完成後,都勻市將在今年8月初和9月底分別在廣州和香港組織旅遊推介會。
都勻市旅遊景點-都勻劍江
都勻劍江風景名勝區以風光綺麗的劍江為主線,森林茂密的鬥篷山為龍頭,由鬥篷山景區、橋城景區、南線景區、劍江下遊景區四個部分組成。
鬥篷山景區包括鬥篷山、螺絲殼兩個景點及10公裏長的劍江主源----谷江河段。景點以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溪河峽谷、泉池瀑布為主;橋城景區以市區內各古今橋梁、園林及文物古跡為主;南線景區以幽險難測的沈沒群、古墓葬及古驛橋梁為主;劍江下遊景區以古樸多姿的民族村寨和濃隨的少數民族風情為主。景區山川秀麗,建築典雅,有絕頂天地、九天落水、犀牛戲瀑、九門迷宮、石灘古林、萬畝獵場、五百裏觀音洞等自然景觀近40個;有文峰古塔、石板石古街、明永歷皇帝陵、張羽中摩崖等歷史人文景觀30余個。
都勻市建於青山綠水之中,境內擁有全國距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區,全國罕見的城市中心天然喀斯特性園林,喀斯特溶洞,貴州省流經市區裏程最長的江流及數量眾多的奇山異谷,險灘深潭,流泉飛瀑,巖溶洞群。園林由七座石峰組成,山石嶙峋多姿,其石上生長各類林木器廠及藤本植物2萬余株。劍江在市區流程91.2公裏,集水面積1152.6平方公裏。
文峰塔
文峰塔原名文筆塔,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系五層木塔。當時認為都勻東、西、北三面皆有山峰,唯獨正南面缺少壹峰,造成水口散漫,故在此建塔,作為水口關鍵,並以南應文明之象。
木塔年久傾毀,僅存塔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都勻人士、甘肅按察使陶廷傑於任上致書於家,捐銀壹千兩作建塔資金。都勻知府陳西橋、知縣鐘海門又集士紳募銀二千兩,於原塔基上修建石塔,並改名文峰塔,塔為七級密檐式,下有正方形青石塔臺,塔底直徑9.5米,塔高33米,是貴州唯壹載入《中國古塔》圖冊的石塔。1999年,黔南州、都勻市在塔周征地85畝,以塔為主題修建文峰園。
文峰園采用中國傳統造園手法,以文峰塔為主景,分為若幹景區,各景區即獨立成景,總體又和諧交融。文峰園有西面和北面兩個入口,為開放式公園。西面距火車站300米。北面有文峰橋和市區相連。西面入口處有壹巨石,重約50噸,運自都勻西部常年雲霧繚繞的螺絲殼山,名為“雲石”,石壁上“文峰園”三字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所題,字體遒勁飽和。園中建有古樸雅致的長壽亭、民族特色濃郁的祥和門、仿古羅馬風格的立柱露天歌舞廣場,卡通式鴿苑,饒塔四周以磚石鋪成平坦廣場,園內碧草如茵,鮮花吐艷,樹木造型優雅,綠化率達80%以上。
劍江
以古樸多姿的民族村寨和濃隨的少數民族風情為主。
鬥篷山
包括鬥篷山、螺絲殼兩個景點及10公裏長的劍江主源----谷江河段。景點以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溪河峽谷、泉池瀑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