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抖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czcz2123

關於抖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czcz2123

關於抖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

壹、抖音的孕育

1. 微電影誕生

可以說是抖音類短視頻的始祖。

從2005年底開始,13年前胡戈通過剪輯《無極》、《中國法治報道》以及上海馬戲城表演的視頻為素材的長20分鐘的網絡短片《壹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爆紅。導致了不少的網民開始自發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拿起DV機拍攝微電影,然後上傳到各大視頻網站。也因此20分鐘以下的微電影開始被人們熟知,短片開始流行起來。

直到 2013年 開始,隨著拍攝設備成本降低,加上手機的攝像功能逐漸成熟, 手機短視頻類應用開始湧現:

[if !supportLists]·?[endif]2013年1月, 小影 誕生,打破傳統視頻剪輯的使用場景限制,自帶逐幀剪輯、搞怪變聲等功能。

[if !supportLists]·?[endif]2013年7月,“GIF快手”從工具轉型為短視頻社區,改名為“ 快手 ”。

[if !supportLists]·?[endif]2013年8月,新浪微博手機客戶端內置 秒拍 應用。

[if !supportLists]·?[endif]2014年5月8日, 美拍 iOS版上線,上線壹天即登上App Store免費榜榜首。

2. UGC內容創作開始湧現

隨著中國的發展,在解決溫飽問題後,人們的生活開始更多 精神上的追求 ,追求個性和自我表達。加上生活碎片時間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都希望得到關註,希望可以有大量自己的粉絲,他們開始通過自拍來表達自己。

因此小咖秀隨之誕生: 小咖秀於2015年5月上線 ,是壹款自帶逗比功能的視頻拍攝應用,用戶可以配合小咖秀提供的音頻字幕像唱KTV壹樣創作搞怪視頻。UGC的短視頻隨之開始流行。但是由於小咖秀的玩法單壹,運營不佳,最終火爆現象未能持續。

隨後在2016年期間,以papi醬為代表, 短視頻自媒體內容迎來資本市場的青睞 。大眾對於自媒體的短視頻關註度越來越高,創作熱情也隨之提高。

二、抖音是短視頻風潮下的順勢產物

在短視頻的風潮下,加上大眾對於視頻媒體接受度越來越高,抖音隨之誕生。

2016年9月抖音上線 ,這是壹個專註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抖音把視頻的長度縮短到了15秒,降低了表達成本。同時與音樂想結合,增強了觀看體驗和視頻的傳播效應。

在2017年3月份開始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的。 明星嶽雲鵬截取了抖音上某位紅人的視頻截圖,發了壹個帶著抖音APP的logo的微博,微博發出後抖音的視頻播放量在之後壹直處於上升趨勢。

在這之後,胡彥斌、鐘麗緹、杜海濤這些明星也紛紛上傳了自己的抖音視頻,抖音此次利用明星效應確實在短時間帶來了大量的曝光。

2017年6月初,抖音推出了壹則TVC廣告 。這則廣告推出後受到不少好評,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則廣告“相當酷炫”。之後在全國210個城市院線同時上映了這條短片,精確地瞄準了年輕人的群體,獲得了他們的追捧。

2018年,抖音官方公布抖音國內的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 今年抖音正以驚人的速度找追趕快手,迅速霸占了壹二線城市的市場,讓快手永遠困在了三四線城市。

三、抖音爆紅的原因

抖音之所以如此火爆,我總結了3個大原因:

1. 視頻讓人“著迷”,強大的內容推薦算法:

據官方描述,今日頭條可以在0.1秒內計算出推薦結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消重、分類,5秒計算出新用戶興趣分配,10秒內更新用戶模型。

抖音的推薦規則很大程度都是來自頭條的強大算法,據了解,抖音視頻是通過三個維度對用戶進行“量身定做”的:

第壹個維度是內容。 內容基本都是壹些優質的內容。包括各種美女、帥哥、美食、美景、搞笑、萌寵、愛國等。

第二個維度是用戶特征。 包括各種興趣標簽,職業、年齡、性別等,還有很多模型刻劃出的隱式用戶興趣等。

第三個維度是環境特征。 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推薦的特點,用戶隨時隨地移動,在工作場合、通勤、旅遊等不同的場景,信息偏好有所偏移。

結合這三個維度,加上後臺的精密算法。 抖音推薦的視頻可以說是完全汲取了用戶的DNA ,完全符合用戶的口味偏好,用戶也會很容易因此而“上癮”,樂此不疲地沈浸在“美好事物”的海洋中。

2. 各種公關手段,流量大量湧進

明星效應: 通過各種明星,包括鹿晗、何炅、迪麗熱巴、唐嫣、陳赫、劉昊然、杜海濤等明星紛紛進駐,帶來了大把流量。

公關傳播: 2017年6月初,抖音推出了壹則“相當酷炫”TVC廣告,這則廣告推出後受到不少好評。之後陸陸續續在全國210個城市院線同時上映了這條短片。

除此之外還有壹些列 創意H5的傳播 ,例如前段時間的《第壹屆文物戲精大會》訪問量在短短幾天時間也已突破550萬。

抖音的公關傳播,精確地瞄準了年輕人的群體,形成了 病毒式的口碑傳播 ,因此很容易獲得了年輕壹代的追捧。

3. 關註用戶體驗,創新的玩法,制造熱點

抖音經常 以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產品的功能 ,他們自己設計團隊也註冊了抖音,在抖音上收集用戶的建議,同時新功能、新濾鏡上線後也會發布到抖音上“調查民意”,看看用戶接受的程度如何。

它與小咖秀類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的創新玩法,抖音用戶可以通過視頻拍攝快慢、視頻編輯、特效(反復、閃壹下、慢鏡頭)、尬舞機、合拍等技術讓 視頻更具創造性 ,而不是簡單地對嘴型。同時抖音非常重視濾鏡、特效,以及視頻的優化,這壹點也在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的同時也讓用戶創造出更優質的內容。

在熱點制造方面,抖音經常會 制造壹些全民可參與的熱點 ,來促使用戶參與。例如cilicili舞蹈,手勢舞,倒車舞等等,有利於引起輿論,促進傳播。

四、抖音未來與困難

但火爆的背後,抖音仍面臨著以下3個困難:

1. 社交短板

抖音突如其來的火爆,讓騰訊系的快手感到了威脅,並在微信上封殺抖音視頻,同時重新啟動了微視的項目。

騰訊知道,抖音的短板是社交。抖音如果沒了社交性就像沒了靈魂壹樣。為什麽這樣說?因為我每次看到好看的視頻,我必定會點進去抖音的評論區,看看大家的評論,社交會增加看刷視頻的樂趣。如果少了評論區,那刷視頻的時候就沒有味道了。所以社交是增強用戶粘性和產品忠誠度的利刃。

到這裏妳可能會問,視頻不是有評論區嗎?不就有社交了嗎?雖說評論區裏很多評論,但除了前幾條的評論被人點贊之外,大部分評論都是單方面的評論,播主很難對每個人都進行回復。

良好的社交環境必須是雙方的,如果長期單方面的交流很容易導致用戶參與評論熱情會逐漸消退,使大部分用戶淪為吃瓜群眾,只看不寫。另壹方面,如果用戶制作了視頻發上去,未得到關註和評論,也會降低用戶創作的熱情。

對於社交類的產品,社交互動必須是雙方進行的,才能提高對於產品的依賴性和忠誠度。長期單方面的互動對於抖音的社交環境會形成不利的影響。

盡管被微信封殺後,抖音進行了壹次改版,把關註的頁面改成了類似朋友圈的設計,但個人覺得設計得有點雞肋,壹方面缺少了抖音視頻大屏觀看的沈浸感,另壹方面,抖音並不像微信擁有***同好友,朋友圈能形成互動。很多時候交流只是單方面的交流,很少能形成互動,並不能帶來朋友圈社交的樂趣。

如今抖音要走社交的路,會不會也會遇到像支付寶壹樣的困難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2. 短視頻同質化嚴重,創意成本高

抖音內容創作日漸同質化嚴重,玩模仿、秀萌寵、拼搞笑的老把戲新意匱乏;各種美女帥哥美食萌物用戶很快就會視覺疲勞。

因此抖音只能花高成本與MCN機構合作,發展優質內容;砸錢與明星合作拍攝短視頻。但這些都不是良性循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