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江西婺源有哪些景點比較好玩?

江西婺源有哪些景點比較好玩?

李航

邱口鎮李坑村是南宋狀元李誌成的故鄉。村裏260多戶人家大多居住在小溪兩岸,由此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村裏有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古橋、古亭、古樹。村裏清澈的小溪倒映著桓伊姑娘美麗的身影和粉墻黛瓦的古民居,到處都有妳的足跡。

王口石喻宗祠

位於縣城東北30公裏處,占地1000多平方米。該建築為清代中軸依山式建築。宗祠內所有木質構件雕刻巧妙,有100多組各種形狀和圖案。刀工技法有淺雕、深雕、通雕、圓雕等,精美絕倫,被古建築專家譽為“建築藝術寶庫”。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七

是清代兩淮鹽使姜的故鄉,位於縣城東北45公裏處的段神水與水交匯處。村屋多為清代建築,風格獨特。村裏的小巷都是青石鋪成的,彎彎曲曲,像壹盤棋。主要景觀有高聳的雙亭、流動的楓樹和樟樹的影子、進士、大夫第、榮祿、姜氏宗祠、磚雕門套、養生河和古塔。2000年被評為江西省現代農業生態示範村。

文公山風景區

這是壹座文化名山,位於縣城南部的小林鄉,距縣城紫陽鎮29公裏。朱的祖墳就葬在半山腰上,因此得名。山上樹木繁茂,主要景觀有慶忌亭、古驛道、朱希祖墓、桂花堂和敬亭亭。最引人註目的是朱親手種植的古杉木群,有65,438+06棵,最高的38.7米,最粗的胸圍3.07米,因此有“江南杉王群”的美譽1985被列為省級景區。

古城旅遊區

古城位於江西省婺源縣富春鎮,毗鄰鴛鴦湖和金山茶樓。它是江西的古代遺址之壹,是嶽飛駐紮軍隊的地方,也是秦檜的避難所。古城地勢險峻,三面環山。像屏風,像墻壁,像城墻壹樣蜿蜒起伏,其內側平坦,入口寬闊。南宋時嶽飛路過此地,看到壹座古城的形狀,稱贊道:“真是壹座古城”,故名古城。城內棗樹相擁,清塘瓦房,清泉輝映,田園野趣,水石安塘,高山平湖古今輝映。

秦檜洞:洞內有許多景點,如“石熊門”、“石頂禦蓋”、“海中巨鯨”、“雙龜歸客”和“龍床蓮花”,這些都是大自然雕刻的精美圖案。

金雞山:桂花滿樹,金秋盛開,如雲似雲,十裏飄香。

遊覽古城,古色古香;奇怪的洞穴,奇怪的石頭和奇怪的形狀。

金山生態茶業觀光園

金山生態茶觀光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婺源至景德鎮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縣城40公裏。金山生態茶葉觀光園是遊客遊覽、采茶、制茶、觀茶表演、品香茗、購茶的好去處。聞鳥語花香,在碧水中垂釣,享受參與旅遊休閑的樂趣,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無限樂趣。

金山生態茶葉觀光園有700多畝有機茶,生產的有機茶獲得了歐盟有機監測與示範組織的認證。園內茶樹品種繁多,其中“烏牛早”和“上眉州”屬於全國優良茶樹品種。茶園被綠樹、青山、綠水環繞,與白墻黛瓦的茶館形成對比,體現了人文與生態的和諧美好統壹。

鴛鴦湖景區

位於縣城西部富春鎮,水面2300余畝。湖區寧靜優雅,空氣清新甘甜,山青水秀,湖水清澈如玉。碧水中央有壹座小島,湖中央有亭子、廊橋、園亭等景觀,還有桃李橘的果園。自1986以來,每年都有2000多對鴛鴦聚集在這裏過冬,互相欣賞。這裏是中國最大的野生鴛鴦棲息地,被國內外媒體譽為“生態奇觀”。1997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道教名山——風油山

位於鎮頭鎮西角與景德鎮市交界處。相傳,蔡峰在此翺翔,故名。山頂有壹座幽廟,香火頗盛。在山上,有美麗的山峰、茂盛的樹木和危險的巖石。主要景觀有龍吟澗、全健、仙人橋、鴛鴦池、蛇身崖和王虎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深藏在密林中的石林。有些山峰高達幾十英尺,有些裂縫深達數百英尺。高度交錯,密度密集,讓人流連忘返。

虎灘漂流

全程6公裏,河水緩而急,兩岸青山如畫,村莊點綴其中,宛如仙境。有時,汀州的水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危險且水流湍急的老虎灘第壹段正在拍攝& gt在潘冬子乘坐竹筏的地點。

婺源博物館

婺源博物館位於縣城的儒家山上。展館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寺廟式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館藏國寶及陶瓷、玉器、金銀器、工藝品等壹、二、三級文物1萬余件。館內設有“精品陳列室”“婺源古建築展”“硯山歷史展”等。在這裏,妳可以欣賞到商代的陶器、西周的青銅鼎、漢代的陶杯、唐代的銅鏡、宋代的名瓷和名硯、盤龍玉帶、羊脂玉冠、明清字畫以及珍貴的古董,絕對會讓妳大開眼界!婺源博物館因藏品豐富珍貴,被譽為全國縣級“第壹博物館”。

著名的茶商之鄉——雁春村

位於寺口鎮,距縣城18公裏。目前,村裏有56棟由商人建造的房屋,其中大部分建於清乾隆和嘉慶年間。建築風格多為壹層至三層的鬥式木架,四周有風火山墻,大門為石庫門方形,有水磨和青磚外立面。平面布局通常為三室,分為前堂、後堂和廚房,前後均有淺天井。紅柱石地基,格子門窗,青板巖地板。最令人驚嘆的是“三雕”(木雕、磚雕和石雕)藝術。漫步其中,猶如置身於建築藝術的殿堂,讓人流連忘返。是江西省古建築重點保護村。

泗溪村

泗溪村的古建築大多建於明末清初,最高峰時達到70多座,現在有30多座。其中,“敬序堂”大屋建於清朝雍正年間。房子由庭院、正廳、後廳、花房、廚房和花園組成,占地壹畝多。招待所的建築精雕細琢,大廳呈長方形,海藻屋頂,古色古香。電視劇《聊齋》於1987年在此拍攝。更為罕見的是,由96種不同字體的“壽”字組成的“壽圖”鐫刻在十二扇門中間,堪稱“精品”。村裏還有其他古民居和通濟橋。

鳳山龍天塔

龍天塔矗立在婺源縣北峰山村頭的柘溪旁。塔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為六面七層磚石結構,高度超過30米。腰檐分層,寬度向上遞減。每層樓的屋檐上都掛著鐵鈴鐺,風壹吹,鐵鈴鐺就錚錚作響。從頂層可以直接看到塔樓裏的臺階。

徽墨名村紅館。

紅館古村始建於南宋建炎年間,素有“吳楚鎖鑰無雙,饒慧古道第壹關”的美譽。明清時期,紅館是徽墨的主要產地,有80多家詹氏墨店,占全縣的80%以上,遠超歙縣和休寧。歷經300多年的風雨,由著名徽墨藝術家建造的明清民居依然煥發著古樸典雅的魅力,吸引著八方遊客來此觀摩。在村頭小溪旁有壹棵古樟樹,樹齡1000年,樹高26.1米,直徑3.4米,冠幅3畝,非常壯觀。古詩詞中有“根雄偉達九元,枝搖淩雲煙”的贊美,被譽為“江南第壹樟”。民國時期,有壹本名為《古張茵集》的書專門介紹這種樹,這是書城的另壹個優雅的東西。

托川李坑

黎坑,沱川,始建於南宋初。這個村莊坐落在金鳳美麗的群山之中。松樹、竹子和大和白墻形成了美麗的對比,古道石梁和湍急的河水相映成趣。沿清溪而建的明清官署包括工部尚書於懋學、吏部尚書於懋衡、禮部侍郎於懋慈、副欽差大臣於子儀、兵部尚書司馬棣等。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壽古裏-宏村

洪村位於清華鎮,是洪姓的聚居地,建於北宋初。村莊坐落在壹個狹窄而蜿蜒的山谷中,壹條小溪從旁邊流過,三座石橋橫跨其間。村內有廣裕堂、三叔堂等宗族建築,“茶道規矩”“健康河”“永不禁賭”等碑文見證了宗族制度。在古代,該村盛產“菠蘿茶”,村民們身體健康,長壽,因此被稱為“長壽古力”。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樣壹個偏遠的山村裏,居然有壹個“四世醫生”的家,這表明婺源書香的“十戶人家的村莊,沒有浪費閱讀”真的是當之無愧的!

靜宜堂

靜宜堂,又名白竹祠、古潭鄉黃村祠,建於清康熙年間。宗祠為磚木結構,由庭院、門樓、正廳、後廳和後寢組成,面積1200平方米。前行至九嶺之巔,五鳳樓式門樓。正堂中央有清代文華堂大學士張玉書題寫的“靜宜堂”匾額,遒勁有力。大梁上有“鰲魚吐雲”“龍鳳祥瑞”等精美木雕,四塊石基上深深地裝飾著“白鷺戲蓮”“鳳凰戲牡丹”“仙鶴攀雲”“喜鵲含梅”等圖案。作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該寺照片曾於1982年在法國巴黎展出,現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

這個公園以其美麗和幽靜而聞名。分為靈巖洞群、石城古樹群、石林奇觀三個群落。1993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靈巖洞群由36個洞穴組成,包括青雲、蓮花、韓旭、徐靈、翠嶺和瓊芝。大洞穴宏偉壯觀,小洞穴精致美麗。洞內有名人題字千余處,如“嶽飛來訪”和“武”等。現在,在韓旭和蓮花二有8個洞穴已經開發和開放。

江灣

江灣始建於唐朝初年,姓滕、姓葉、姓包、姓戴的家族居住在江灣轉彎處,逐漸形成了壹個頗具規模的村落。元豐二年,北宋神宗(1079),小江的第八位祖先江仇遷居江灣,其子孫成為豪門。自唐代以來,江灣壹直是婺源通往皖浙贛三省的水陸交通要塞,成為婺源的東大門。它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文學繁榮。綠茶和雪梨壹直享有盛譽。清代儒學家、音韻學家蔣勇,明代隆慶戶部侍郎蔣伊琳,晚清著名教育家、佛學家蔣謙等也是這裏的名人。村人種類多達88種,七品以上官員25人,是婺源“書鄉”當之無愧的代表。至今,村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築有三聖堂、敦崇堂、唐培新等,還有東河門、壩井等公共建築,極具歷史和觀賞價值。江灣是婺源文化生態旅遊區的壹顆璀璨明珠。

“小江大宗祠”是小江氏族的發源地?d?d .江灣前坑人建造的祠堂。它是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它不僅規模巨大(占地2400平方米),建築宏偉,雕刻精美,而且人文底蘊深厚,歷史悠久...不愧為“江南第壹寺”。

蕭氏是帝王將相的後裔,起源於蕭,成書於漢,成於梁,盛於唐,被稱為“文武之家”。

民俗展示館

婺源民俗,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成為眾多地域文化中的壹朵靚麗之花。

婺源古民俗展示館以“貓眼”視角生動、典型地展示了婺源明清時期的手工藝品和藝術品,具有地方傳統文化風貌和藝術風格。其中,木雕、竹編、銀器、刺繡等許多品種都是精品,制作工藝巧妙、生動逼真,作品創意新穎、雅俗共賞、寓意深刻。

該館共展出18個品種500多件作品,精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它們是壹個時期婺源人高雅情趣和藝術追求的記錄寫照,也是不可估量的精神食糧和教材展示。或許這就是主辦方十幾年如壹日的癡迷和執著,不惜重金推出這個展廳的全部用心。希望通過展出的作品,讓大家了解婺源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燦爛文明。

開放時間:上午8: 30至下午10。

地址:婺源縣文博路金牛賓館前300米(華龍木雕和青蓮茶莊旁)

陽春古戲臺

鎮頭鎮陽春村的古戲臺建於明代。它前面與方嘉宗祠相連,有壹個可容納400至500名觀眾的露天大廳。戲臺的上院是壹座大型木質榫卯組合建築。十六個飛檐左右對稱,嫩上翹;梁架為金魚藻鬥拱,尖藻圓頂,層層疊疊,外形美觀,結構牢固。舞臺高約1.7米,前後舞臺面積約50平方米,高40英尺(柱)。根據傳奇劇的要求,前臺有八個門供演員同時進出。背景比前臺略小,左右各有壹個鼓石。